为了让学子们能提早适应未来的远洋求学之旅,杨名时精心挑选合适的船只,安排经验丰富的船员,还为学子们准备了各类应对晕船不适的物品。
学子们登船后,起初因船只的颠簸出现各种不适反应,但在杨名时的悉心照料和引导下,逐渐适应了船上生活,开始满怀期待地憧憬着未来的远洋之行。
次日,紫禁城太和殿庄严肃穆,朝会如期举行。
满朝文武身着朝服,整齐排列,神色恭敬。
弘历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缓缓开口:“如今我大清与西洋各国往来愈发密切,西方诸国在诸多领域展现出先进之处。朕有意派遣使者出使英吉利,增进两国交流,深入了解其国情,学习对方长处,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正蓝旗的满族老臣索伦图,颤颤巍巍地站出来,双手颤抖着指着前方,情绪激动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让那些毛头小子去西洋就已经是大逆不道,如今还要派朝廷官员前往,这简直是败坏祖宗规矩!我大清乃天朝上国,向来是四方来朝,怎能屈尊向蛮夷之地学习?这不是丢祖宗的脸面吗!”
其他一些守旧大臣也跟着附和。
“索伦图大人所言极是,陛下,官员身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怎能轻易前往异国,沾染那些歪风邪气!”
“西洋之地,尽是些奇技淫巧,官员们去了必定会被迷惑,回来之后如何能专心为朝廷效力!”
就在守旧大臣们激烈反对之时,较为开明的果亲王允礼率先出列,神色认真地说道:“陛下圣明,如今世界局势日新月异,西洋诸国在诸多方面已走在我大清前列。
派遣官员出使西洋,是我大清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知识的绝佳机会,此乃富国强兵之道,怎能说是败坏祖宗规矩?依臣之见,此举势在必行!”
怡亲王允祥紧接着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赞同果亲王所言。我大清若想长久昌盛,就不能闭关自守。
与洋人交流学习,能让我们知晓自身不足,进而取长补短。
此次出使意义重大,望陛下莫要被守旧之见阻碍。”
鄂尔泰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新政推行以来,我大清已在诸多方面有所变革,成效显着。
学习西洋先进之处,正是顺应时代潮流。此次出使西洋,定能为新政注入新的活力,还请陛下放心推行。”
张廷玉也恭敬地说道:“陛下,臣认为此次出使西洋利大于弊。
若因循守旧,拒绝学习,我大清恐会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还望陛下三思。”
傅鼐也出列支持:“陛下,臣主管兵部事务,深知我大清在火器等军事技术上与西洋存在差距。
此次出使西洋,若能学习其先进的军事技术,对我大清国防意义非凡,恳请陛下准许。”
这些支持新政的重臣纷纷表态,他们的话语有理有据,让守旧大臣们一时间无言以对。
弘历看着诸位大臣,神色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朕意已决,此次出使英吉利之事就此定下。”
弘历又看向庄亲王允禄温和说道。
“庄亲王,朕听闻你对西方文化兴趣浓厚,常与京师的传教士往来,在数学、乐律方面也颇有造诣。
而且你为人沉稳,在皇室威望颇高,朕有意派你为特使前往英吉利,不知你意下如何?”
允禄心中一震,立刻跪地,坚定地回应:“陛下如此信任臣,委以重任,臣定不辱使命!愿为大清出使全力完成使命!
弘历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庄亲王肯担当此重任,朕深感欣慰。
朕会选派六部、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人随你一同前往,共同学习英吉利的先进经验。”
随后,弘历依次宣布六部、都察院随行人员。
庄亲王允禄,你带领众人务必做好准备,早日启程,朕期待你们带回有用的信息,助力大清发展。”
庄亲王允禄领命道:“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辜负陛下期望!”
朝会结束后,庄亲王允禄和随行大臣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出使准备工作中。
而那些正在适应船上生活的留学学子们,听闻将有亲王带队大臣出使西洋,激动万分。
紧接着,礼部左侍郎徐元梦出列,恭敬地向弘历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此次出使英吉利乃我大清与西洋邦交之大事。
不知此次出访,国书内容又当如何确定?”
弘历微微颔首,说道:“国书朕已提前拟好,待传教士翻译后,便送往英吉利。
另外,朕决意在英吉利设置公使,方便两国经贸文化交流合作。”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户部左侍郎蒋溥站出来说道:“陛下,设置公使一事关系重大。
公使肩负着沟通两国的重任,不知陛下打算如何挑选公使?”
弘历神色沉稳,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缓缓说道:“公使一职,在庄亲王出使期间暂且由他代理。
在庄亲王访英行程准备回国之前,便从随行表现优异的大臣中挑选几人常驻,正式担任公使。
如此安排,既不耽误行程,又能让这些大臣提前熟悉工作环境,顺利交接公使事务。”
庄亲王允禄立刻跪地谢恩,说道:“陛下圣明,委臣以如此重任,臣定当殚精竭虑,不辜负陛下期望。”
朝堂之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出使英吉利以及互设公使等诸多事宜展开了深入讨论。
在弘历的指导下,大臣们逐渐明晰了出使的任务和方向,也更加坚定了完成使命的决心。
讨论结束后,弘历看着众人,语重心长地说道:“此次出使西洋,意义重大。
朕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能不辱使命,为大清带回宝贵的经验和信息,让我大清在与西洋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壮大。”
庄亲王允禄带领众人跪地高呼:“臣等定不负陛下重托!”
随后,大臣们带着满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退下朝堂,开始紧锣密鼓地为出使英吉利王国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