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英皇乔治二世陆续安排大清百名学子入读英国顶尖学府,如牛津、剑桥和爱丁堡等大学。
派遣官员陪同庄亲王一行人深入考察英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成果。
首站便是高等学院,庄亲王等大臣们怀着好奇与期待踏入校园。
只见校园里,年轻学子们捧着书籍匆匆而过,三两成群热烈讨论着学术问题,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知识的渴望。
教学楼里,传出教授授课的声音,新奇的学术词汇和独特的理论观点不断飘出。
实验室中,各种精密仪器整齐摆放,学生们专注操作,记录数据,探索未知。
庄亲王看着这一幕幕,感慨万千,对身旁的礼部侍郎顾廷仪说道:“这里的学术氛围如此浓厚,希望咱们的学子能在这里学有所成,将来为大清带来新的变化。”
在爱丁堡大学,庄亲王一行人还意外见到了英国着名哲学家大卫·休谟 ,一番交谈下来,他们新颖的学术观点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让庄亲王等人深受触动。
众人来到工业区,巨大的厂房内,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蒸汽动力推动着各类机械高效运转。
纺织工厂里,纺织机飞速穿梭,一匹匹精美的布匹快速成型,钢铁工厂中,通红的铁水在模具中翻滚,瞬间凝固成各种规格的钢材。
庄亲王眉头紧锁,对兵部尚书魏廷珍低声说:“英国的工业实力远超我们,我们再不奋起直追,差距只怕会越来越大。”
接着,庄亲王等人观摩了英国军队的火炮演练。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火炮齐鸣,炮弹精准击中目标,巨大的爆炸声让人心惊。
英国军官介绍,这些火炮采用先进膛线技术,射程远、精度高。
庄亲王想起大清火炮的落后,心中满是忧虑。
最后,众人来到造船业基地,码头上,巨大的战舰和商船正在建造。
英国官员自豪介绍,这些船只采用新型船体结构和动力系统,性能卓越。
庄亲王等人惊叹不已。
伦敦唐宁街附近,经过两个多月紧锣密鼓的修建,大清公使官邸终于落成。
这座融合了中式建筑风格与当地特色的建筑,在一众欧式建筑中显得别具一格。
朱红色的大门庄重而典雅,门前的石狮子威风凛凛,飞檐斗拱下悬挂着的琉璃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独属于东方的韵味。
使馆周围,是欧洲其他国家的公使官邸,这些建筑各具特色,哥特式的尖顶、巴洛克风格的雕花,展现着欧洲不同国家的建筑艺术。
大清公使官邸与它们相邻而立,仿佛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的一次奇妙碰撞与交融。
庄亲王一行人踏入这座崭新的公使官邸,庭院内的中式园林布局令人眼前一亮。
假山、池塘、翠竹,错落有致,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屋内的装饰也尽显东方风情,精美的刺绣屏风、古朴的木质家具,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大清的文化底蕴。
礼部侍郎顾廷仪眼中满是欣赏,他轻抚着屋内精美的屏风,对庄亲王说道:“王爷,这公使官邸完美融合我朝特色,往后在这举办外交典礼、文化交流,定能让洋人领略我大清礼仪文化的精妙。”
他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在这接待外宾、举办茶会的场景,届时定要让对方见识到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的风范。
户部侍郎蒋廷锡细细打量着官邸的布局与装饰,心里默默估算着耗费,不禁咋舌:“这修建花费可不少,不过作为我大清对外的门面,倒也值得。
日后与各国通商往来,这里便是重要的接洽之地,关乎贸易协定、关税商定,可得好好利用。”
兵部官员仔细检查着官邸的安保设施,又观察了周边地形,对庄亲王拱手道:“王爷,此地位置关键,周边公使官邸众多,便于互通消息。
只是安保还需加强,关乎我朝外交人员安危与国家机密,不可有丝毫懈怠。”
庄亲王点头同意,神色凝重地说道:“卿所言极是。此地关系重大,安保之事不容有失。传本王命令,留下一百精兵,日夜轮值,务必确保使馆人员安全无虞。此外,需增设岗哨,加强巡逻,严防任何可疑之人靠近。”
兵部官员恭敬领命,道:“王爷深谋远虑,臣即刻安排,绝不负王爷重托。”
数日后,庄亲王将众人召集在公使官邸,神情肃穆且坚定地说:“这三个月,咱们亲眼见识了英国的方方面面,该了解的也都了解得差不多了。
是时候回去向皇上复命,让朝廷知晓海外的局势。”
众人纷纷颔首,眼中既有即将归国的急切,又夹杂着对这段不凡经历的万千感慨。
庄亲王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留下在访问期间表现极为突出的礼部侍郎担任驻留公使。
庄亲王紧紧握住顾廷仪的手,满怀期许地叮嘱道:“顾卿,你责任重大,这公使官邸日后就靠你主持。
一定要全力维护好两国的友好关系,积极推动文化、商贸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保护好我大清学子,要是碰上棘手的难题,即刻与朝廷取得联系。”
顾廷仪神情庄重,跪地叩谢,目光中满是坚毅:“王爷请放心,卑职必定倾尽全力,绝不负朝廷的信任与重托。”
之后,庄亲王一行人前往皇宫向英皇乔治二世辞行。
英皇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说道:“庄亲王,这段时间的交流让两国增进了了解,期待未来我们能开展更紧密的合作。
对于联姻一事,朕仍满怀期待,希望公主能前往大清,促进两国情谊。”
英皇言辞恳切,态度极为坚定,多次提及联姻对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在其强烈要求下,庄亲王思量再三,最终无奈应允,同意带着英国公主一同返回大清。
临行前,庄亲王安排众人收集了英国各行各业的书籍,足足数千本。
这些书籍涵盖工业制造、商业贸易、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等诸多领域。船舱里,整齐堆放着这些承载着知识与希望的书籍,它们宛如一座移动的知识宝库。
1736年八月初,庄亲王与朝廷一众官员、百名精锐士兵以及陪同来华的传教士登上了回国的船只。
随着船只缓缓驶离港口,众人望着逐渐远去的英国海岸线,心中百感交集。
同行的英国公主站在甲板上,眼神中既有对未知远方的好奇,又有背井离乡的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