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年十月上旬,本是历史上红溪惨案发生的时间节点,巴达维亚却呈现出别样的惨状——大批土着被捕杀,血流成河,反观当地华人几乎未受波及。
养心殿内,气氛凝重中带着一丝庆幸。当国安局密探呈上南洋的消息,弘历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眼中多日的忧虑也有所缓和。
弘历心中思量,看来大清进驻苏禄与水师巡航之举,终是震慑到了荷兰人。
“虽说当下平安无事,可荷兰人贪婪成性,贼心不死,未来局势仍难以预料。”弘历转身,锐利的目光投向殿下跪着的国安局南洋分局局长陈恪。
“传朕旨意,国安局要继续在南洋各地团结壮大华人力量,务必让我朝子民在当地拥有自保之力。”
陈恪叩首领命:“臣遵旨!”
随着南洋华人危机解除,弘历旋即将目光放在吴进义呈递来的《清苏贸易协定》上。
此前,大清第三集团军第15师进驻苏禄沙巴港后,苏禄国王阿兹姆·乌德为借助大清之力扫清地方割据势力,许下贸易零关税、开放全境港口的承诺。
大清凭借强大实力顺利助其平定国内叛军,苏禄国王也信守承诺,贸易协定如约而至。
只见协定写着,给予大清商品贸易零关税待遇,对大清商民开放苏禄所有港口,还允许来苏禄的大清商民在苏禄暂住三个月。
弘历的目光如隼,紧锁在《清苏贸易协定》中“暂住三个月”的字样上,眉头微蹙。
在弘历心中,苏禄作为大清藩属国,本就与大清领土无异,竟还对大清商民设限,实在不合情理。
沉思片刻,弘历伸手取过朱笔,腕间运力,“唰”地一下,将“暂住三个月”彻底划去,笔锋游走,“永久居留”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纸上。
为安抚苏禄的不安情绪,弘历略作思索,再度挥笔批示:给予苏禄商民贸易零关税待遇,准许其在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四大通商口岸永久居留优待,并承诺为苏禄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弘历心满意足地审视着修改后的《清苏贸易协定》,抬眸看向跪在殿下的陈恪,沉声道:“陈恪,此密函关系重大,你务必以最快速度将其送到苏禄吴进义手中。”
陈恪重重叩首,双手接过密函,语气坚定:“臣定不负圣恩!以最短的时间将其安全送达吴将军手中。”
1740年十月底,驻扎在苏禄沙巴军港的吴进义收到国安局密探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函。
知晓陛下旨意后,吴进义立即命人准备妥当,快马加鞭赶往苏禄王宫求见苏禄国王阿兹姆·乌德。
苏禄王宫内,吴进义将修订后的贸易协定文稿呈递到阿兹姆·乌德手中,乌德展开文书逐字逐句地阅读。
阅毕,乌德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决定召集贵族议会成员共同商议此事。
不久,苏禄国世袭酋长、王族、王储等一众权贵齐聚大殿。
掌管政务的首相迅速浏览协定,眼中放光,拱手向乌德国王建言:“陛下,大清协助我们平定内乱,如今协定不仅给予我国商品贸易零关税优待,还准许我国商民在其四大口岸永久居留,更重要的是天朝承诺对我国提供安全保障。这既能让我国珍珠、燕窝等特产打开销路,充盈国库,又能借大清之力抵御西洋人,一举多得,臣以为应当答应。”
海军统帅眉头紧皱,手按剑柄进谏:“陛下,大清商民若永久居留,恐怕会干涉我国内政。我军实力远不及大清,一旦起冲突,苏禄难以抗衡,此事还需斟酌。”
王族代表捻着胡须,缓缓说道:“与大清贸易让咱们获利不少,这次确实是个机会。”
掌管伊斯兰教法的官员双手合十,神情庄重:“只要协定不违背教法,合作或许能促进文化交流 。”
阿兹姆·乌德静静听完,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视一圈,心中权衡利弊。大清国力强盛,苏禄难以抗衡,与其防备,倒不如积极合作。
思索已定,阿兹姆·乌德抬起头,目光坚定:“诸位所言都有道理。本王认为此协定带来的机遇远超风险,大清以仁义治国,此次诚意十足,本王决定接受协定,与大清携手共进。”
首相立刻拱手附和:“陛下圣明!这是苏禄之福,定能开启两国友好新局面。”
海军统帅虽心有担忧,见乌德主意已定,也只得点头默许。
阿兹姆·乌德看向吴进义,微笑道:“吴将军,请转告大清中华皇帝,苏禄愿缔结协定,共筑南洋太平,盼两国友谊世代相传。”
吴进义抱拳行礼,大声回应:“陛下深明大义,我定如实转达。愿两国友谊长存,共御外敌!”
1740年十一月下旬,《清苏贸易协定》顺利签署的消息传回京城。
《中华日报》率先刊发号外,头版头条以醒目的标题《清苏携手,商贸新篇!贸易协定重磅出炉》,对协定进行全方位报道。
报道一经刊出,京城瞬间沸腾,苏禄热潮席卷大街小巷。
书铺里,《苏禄风物志》供不应求,茶馆酒肆中,说书人绘声绘色讲述“苏禄寻宝记”,听众如痴如醉。
商人们更是争分夺秒,核算赴苏禄贸易的成本与收益,忙着联络伙伴、筹备商船。
清苏签约的消息,借助商船、商队也在大清藩属国间传开。
养心殿内,弘历凝视着舆图,脑海里构建起一幅宗主国与藩属国自由贸易区的宏伟蓝图。
思索良久,弘历传谕礼部尚书杨名时选派干练使臣,前往朝鲜、琉球、安南、南掌等藩属国,传达清苏零关税合作成果,表明大清愿与诸国实施对等关税优惠、开展系列合作的意愿。
就在大清使臣筹备出访之际,琉球和南掌率先行动,主动遣使抵达大清。
琉球使臣呈上琉球国王的亲笔书信,字里行间满是殷切之意。信中不仅表明琉球愿对大清商品施行零关税政策,热忱欢迎大清商民永久居留,还言辞恳切地请求大清在军事防御方面给予指导,助力琉球抵御外敌。
南掌使臣同样诚意十足,带来了琳琅满目的特产,郑重表达合作意愿,主动提出零关税开放全境市场,毫无保留地接纳大清商民优待政策,期望凭借大清的威望与实力,扞卫南掌的主权独立。
反观朝鲜和安南,态度则谨慎许多,当大清使臣抵达朝鲜王宫,详细阐述贸易协定能给朝鲜带来的巨大商机时,朝鲜君臣顾虑重重,担心大清商民大量涌入会冲击本土经济与社会秩序,仅同意降低部分关税。
在安南朝堂,使臣虽费尽口舌,但安南方面因对地缘政治局势存疑,同样只愿意降低部分关税,以试探大清的后续举措。
弘历得知各方反馈后,心中明白自由贸易区建设不能操之过急。
琉球和南掌的积极响应,已然为合作开了个好头,朝鲜和安南虽态度保守,但关税的降低也是重要进展。
于是,弘历指示礼部、兵部,对琉球和南掌的合作予以积极回应,与朝鲜、安南保持密切沟通,同时责令户部和工部,加快四大通商口岸的建设进度,为即将到来的贸易高潮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