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心照不宣地避开了关于进入太子府这件事情,仿佛它从未被提起过一样。他们只是像平常老友见面那样轻松地闲聊着,气氛融洽而和谐。
张玉兴致勃勃地讲述起自己小时候与唐家舅舅一同调皮捣蛋、嬉戏玩耍的有趣经历。那些回忆充满了童真和欢乐,让人不禁会心一笑。林国师平日里总是一脸严肃,但此刻他也难得地展露出温和的笑容,时不时附和着张玉说上一两句话,使得整个场景更显温馨。
杨若溪则静静地坐在一旁倾听着,她美丽的面庞上带着些许淡淡的愁绪。心中暗自叹息,如果当今圣上不曾心生猜忌,或许一切都会变得不同吧?如今这般局面,实在令人感到惋惜和无奈。
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暮色已经渐渐笼罩了大地。就在这时,只见陈管家迈着急匆匆的步伐走了过来。他来到众人面前后,先是恭敬地向林国师行了个礼:“老奴见过老爷,小姐,张大人。”然后便欲下跪行礼。
张大人见状,连忙起身扶住陈管家,并亲切地说道:“陈叔快快请起,切莫行此大礼。话说回来,我们入府也有好些时辰了,怎么直到这会儿才瞧见您呢?”
陈管家直起身子,微笑着回答道:“回张大人的话,老奴方才一直在忙着为小姐筹备嫁妆呢。”说话间,他将目光转向杨若溪,眼中流露出满满的慈爱之情,仿佛杨若溪就是他最珍视的宝贝一般。
杨若溪心中着实感到颇为惊讶,万万没有想到林国师父子竟会对自己如此热情周到。要知道在此之前,双方可是毫无任何交集可言啊!而今天这桩婚事能够如此迅速地促成,也完全是仰仗着张大人从中极力撮合而已。
此刻,林国师仿佛已然洞悉了杨若溪内心深处的那些顾虑一般,他微微一笑,缓声道:“此皆乃缘分使然呐!从今往后咱们便是一家人啦。即便只是冲着你那故去娘亲的情分,于情于理,我等也是应当为你精心准备一份丰厚的添妆礼才是呀。”
听闻此言,杨若溪赶忙盈盈下拜,柔声说道:“溪儿多谢义父厚爱,您的大恩大德,小女此生恐都无以为报了。”
林国师轻轻摆了摆手,笑道:“孩子,快快请起吧。时候也确实不早啦,义父这边呢,也就不便留你在府上留宿了。来,让我们一同送你前往太子府吧。”说罢,只见他率先站起身来,而后与张大人以及杨若溪一起走出竹林,朝着停放在门口的马车行去。
待到众人纷纷登上马车之后,车夫便挥动马鞭,驱赶着马匹缓缓前行起来。而在这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后方,则紧跟着一长列满载着各类珍贵物品的抬轿。这些嫁妆琳琅满目、堆积如山,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简直令人瞠目结舌!沿途围观的百姓们看到这般壮观的景象,一个个都惊得合不拢嘴,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对于这场突然的冲喜更是充满了羡慕与好奇之情。
太子府这边一大早就收到了消息,但此时正缠绵于病榻之上、身体虚弱不堪的尘太子,自是没有办法强撑着身子起来迎接这位不速之客。于是乎,代表太子府出面的,仅仅只剩下了掌管外院事务的范管家以及一名唤作南来的侍卫而已。
只见那范管家与南来侍卫缓缓踱步而出,两人脸上的神情看起来都颇为冷淡,丝毫不见半点热情之意。若是没有国师和张大人亲自陪同前来,恐怕就连他们俩都未必会愿意现身于此呢!毕竟,对于这样一位主动送上门来的贵妾,任谁都难以心生欢喜之情啊!更何况眼下正是太子府处于四面楚歌般艰难处境之时。
“见过杨姨娘,老奴乃是这府上的管家范明。如今天色已晚,请您跟随老奴前往后院先行安顿下来吧。”范管家微微躬身向杨若溪行了一礼后,甚至都未曾等待她开口说话,便自顾自地直起了身子。
杨若溪见状倒也并未计较什么,她同样礼数周到地向着范管家回了一礼,轻声说道:“那就有劳范管家费心了。”言罢,她又转过头去,与一同前来的林国师和张玉一一辞别。随后,她便领着早已等候在府门外多时的贴身丫鬟翠柳,还有那位名叫郭娇娇的女子,一步一步沉稳而坚定地踏进了太子府那深深的内院之中…………
范管家领着主仆三人,穿过曲折幽深的小径,来到了府里的东北角。这个院子位置较为偏远,但却别有一番清幽雅致之美。原本杨若溪心里还想着,如此偏僻之地,想必里头定然是破败不堪、杂草丛生的景象。然而,当他们逐渐靠近时,眼前所见却完全出乎了意料。
只见一群丫鬟婆子正低着头,专心致志地清扫着庭院内的落叶和尘埃。她们似乎并未察觉到有人到来,依旧忙碌于手头的工作。
“都停下!”范管家高声喊道,声音在这宁静的小院中显得格外响亮。听到呼喊声后,那些丫鬟婆子们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齐齐转过头来望向这边。
范管家紧接着说道:“快来拜见你们的主子,杨姨娘。”他的语气带着几分威严。
那群丫鬟婆子闻言,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放下手中的扫帚、簸箕等物,快步走到近前,然后整齐划一地屈膝跪地,齐声说道:“奴婢见过杨姨娘。”一时间,整个小院里只听得见那恭敬的问候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都起来吧!”杨若溪轻声说道,声音温柔而平静,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春日里最和煦的阳光,让人感到无比温暖和舒适。她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众人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