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施主尘缘未了,如何能出家?”只听得一声洪亮而庄严的佛号响起,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他们纷纷转头望向声源处,只见大殿内缓缓走出一位身着袈裟、面容慈祥且胡子花白的老人。这位老者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禅意与智慧。
当他一步步地走到杨若溪身旁时,略微停顿了一下,再次宣了一句“阿弥陀佛”,然后便继续朝着跪在地上的那个人走去。那低沉而温和的嗓音,犹如晨钟暮鼓一般,在整个庭院中回荡开来。
此时,地上跪着的男子抬起头来,眼神坚定地望着逐渐走近的老和尚,大声说道:“都说出家人慈悲为怀,师傅您说我尘缘未了,但我的尘缘恰恰就在这座寺庙之中啊!若想要真正了却这份尘缘,必要先遁入空门才行。”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充满了力量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这番话也引得周围的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杨若溪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突然间,她想起了昨日这个男子与家中长辈争吵的情景。那时的他也是如此倔强,丝毫不肯退让半步。没想到今日竟会来到这里,执意要出家为僧。
这时,地上的男子无意间瞥见了住持身后的杨若溪。只见她亭亭玉立,容颜绝美,宛如仙子下凡一般。男子不由得微微一愣,但很快就回过神来,随即更加用力地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撞击地面发出“砰砰砰”的声响。同时口中还高呼道:“求师傅成全,渡一渡我这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可怜之人吧!”其言辞恳切,令人心生怜悯之情。
周围那些原本只是抱着看热闹心态的人们,听到那名男子所说的话之后,现场的议论声变得愈发嘈杂和响亮起来。
“你们瞧啊,看这孩子的模样,年龄似乎并不大呢,但他周身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独特气质,可一点儿也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哟!起初还当他不过是在此地胡乱闹腾一番罢了,谁能想到这孩子竟然已经失去了双亲呐。如此说来,也就难怪他会一心一意想要出家啦,想必是因为突然间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庇护,实在难以承受这样巨大的打击,所以才选择来到此地寻求一份心灵上的慰藉吧。”人群中有一人这般感慨道。
这时,只见一位衣着打扮极为讲究、看上去颇为雍容华贵的老夫人开了口:“住持师傅呀,既然这孩子已然无父无母,如果任由他独自一人留在家中的话,恐怕也是不妥当的。依我之见,倒不如就将他收留在咱们这座寺庙之中,让他先当个俗家弟子也好哇。等到哪天他能够解开自己的心结,想通了所有事情之后,再放他下山去便是了。”
老夫人话音刚落,旁边围观的众人纷纷点头应和着表示赞同。
“可不是嘛!这孩子确实怪可怜的哟,想来应该是根本无法接受失去父母这么沉重的打击吧。”有人附和着叹息道。
就在此时,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住持终于缓缓开口说了一句话:“也罢,一切皆有其既定的命运安排。小施主,请随我来吧。”说完,便转过身朝着寺庙里面走去。而紧跟在其后的那名男子,则是满脸欢喜之色,迅速从地上爬起身来,乐颠颠地跟了上去。
然而,当他们两人走到杨若溪身旁的时候,却突然不约而同地停顿了一下脚步。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得杨若溪一时间感到有些茫然失措,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午后时分,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客房内。正当此时,前来送餐盒的明德缓缓步入房间,而跟在他身后的,则是那位令人瞩目的俊美男子。只见那男子已然剃去了满头青丝,原本就俊美的五官此刻更显精致立体,尤其是那双微微上挑的丹凤眼,流露出一种异样的邪魅气息。
“阿弥陀佛,老衲名叫报恩,从今日起便来侍奉施主左右,您亦可唤我作司徒震。”男子双手合十,似模似样地行了一个佛礼,但这动作却怎么看都有些不伦不类,反倒增添了几分诙谐之感。这番自我介绍刚结束,便引得杨若溪和她身旁的侍女忍不住掩口轻笑起来。就连站在一旁的明德也是被气得直跳脚:“师弟啊!你又出错啦!咱们既已遁入空门,就该自称‘小僧’才对呀!而且既然入了佛门,就得忘却前尘往事,怎能再提及从前的名字呢?”
面对明德的指责,报恩却是毫不在意,依旧笑嘻嘻地道:“哎呀,好师兄哟~师弟我这可是头一回当和尚嘛,业务难免生疏些,您大人有大量,就饶过小弟这一次吧。”说着,他竟还伸手摸了摸明德那颗光溜溜的脑袋,仿佛把对方当作了一个好玩的玩具一般。
这下可彻底激怒了明德,只见他猛地跺了一下脚,愤愤不平地丢下一句“真是冥顽不灵!”然后转身便如一阵风般跑开了,只留下报恩站在原地,脸上依然挂着那副玩世不恭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