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老夫人唠叨不停,祝朝奉听得心烦:“这是打仗!你以为是太平时节呢?!”
话是这么说,祝朝奉还是无奈招来栾廷玉、祝龙、祝虎,商议用抓获的梁山贼寇换回祝彪。
祝家庄派人去和梁山谈判,得到换俘消息的宋江、吴用大喜。
吴用趁机狮子大张口,换人可以,但是得把被祝家庄擒获的六位头领都放回来,不然死活都不会放祝彪回去。
消息传回祝家庄,栾廷玉觉得不合算,可以再谈谈。
祝老夫人无论如何,坚持要换祝彪回来。
祝朝奉也心疼幼子,纠结半天,最终还是决定换人。
祝家庄和梁山几番商讨,最终双方一致决定,用祝彪换取王矮虎、秦明、邓飞、杨林、黄信、时迁。
宋江听说能够换回六人,不由大喜:“军师真乃是宋江的福星,军师一来,就好事不断,哈哈哈哈!”
吴用扇了扇手中的鹅毛扇,问道:“公明哥哥可曾想过利用这次换俘,杀祝家庄一个措手不及?”
宋江听了一愣:“祝家庄不会不做防备吧?军师若有妙计,快快说来!”
吴用摆了摆手:“妙计谈不上!小弟是在犹豫,究竟是利用这次换俘好,还是等待孙提辖里应外合好。“
“毕竟换俘虽然可以趁机杀一波,但是正如公明哥哥所说,祝家庄不可能不做防备,想趁机攻破祝家庄还是比较困难,最多也就是可以将祝彪重新抓回来,但是也会让祝家庄更加谨慎。”
宋江回想了前两次与祝家庄作战的经历,不由心生畏惧。
现在有了更好的里应外合之策,宋江不想再去祝家庄打营寨了。
于是宋江干脆说道:“既如此,那就老老实实换俘就好。毕竟一个祝彪能换回梁山六位好汉,还是咱们赚了大便宜。”
吴用听宋江如此说,也就不再坚持:“公明哥哥说得有理。只是也不能不提防对方耍诈。”
接下来就是换俘细节。
最终双方约定,在后日下午申时二刻时分,祝家庄后门护城河两边交换战俘。
换俘双方,祝家庄一方,兵马不许出城;梁山一方,兵马不许接近护城河二十丈内。
河两边各自放置一个空空的小船。
双方同时派一名士兵在河边释放俘虏,让俘虏自行过河。
其中梁山六名俘虏,只有一名俘虏可以解开手脚摇船,载着其余五名被五花大绑的俘虏过河。
最后双方各自回营。
换俘就算结束。
第三日。
双方换俘的日子。
全军用过午饭,宋江点了四千大军,以及林冲、花荣、穆弘、李逵、杨雄、石秀、李俊、张横、张顺几位头领,押着祝彪,浩浩荡荡来到祝家庄后门。
留下吴用、马麟、欧鹏、戴宗、白胜,以及新入伙的孙立、解珍、解宝、邹渊、邹润、孙新、顾大嫂、乐和等人,带领剩下的喽啰留守营寨。
宋江大军浩浩荡荡来到祝家庄后门,见城墙上祝朝奉、栾廷玉、祝龙、祝虎已经在等待。
祝家庄的庄客押着五花大绑的王矮虎、秦明、邓飞、杨林、黄信、时迁六人。
见到宋江大军到了,栾廷玉也不废话,直接让宋江大军退到护城河往外二十丈的地方。
宋江见护城河上自己一方有一艘小船,对岸也有一艘小船。
两船分别在城门的左右两侧,相距三十丈开外,显然是防备两船中途相遇,出现不可预测之事。
宋江命令将五花大绑的祝彪押到阵前。
过不多时,远远望见对面城门打开,有一名庄兵押送着五花大绑的王矮虎、秦明、邓飞、杨林、黄信、时迁出了城。
宋江也命令一名喽啰押送着祝彪朝着护城河边走去。
梁山众头领望向对岸,只见对岸一名庄兵押着王矮虎、秦明、邓飞、杨林、黄信、时迁来到河边,站住等待。
花荣暗中准备好弓箭。
这边祝彪也来到河边站住等待。
见两方俘虏都已经准备好,祝家庄城头向宋江一方挥了一下旗帜。
宋江见了,也让手下挥旗回应。
挥旗完毕,各自命令手下士兵将捆绑俘虏的绳索割断。
宋江一方的喽啰割断了祝彪身上的绳子。
祝彪连忙爬上小船,拼命向对岸划去。
祝家庄这边,庄兵割断了最矮小的时迁的绳子,同时转身就往吊桥另一侧跑。
一来是去那边儿接应祝彪,二来也担心时迁抢了刀子,放开其他俘虏,反攻祝家庄。
王矮虎、秦明、邓飞、杨林和黄信跳上小船。
由于被五花大绑,掌握不好平衡,摔倒在小船内。
时迁也不管他们几个了,只是拼命摇着船桨向对岸划去。
毕竟现在还在对方弓箭的射程内,若是祝彪提前跑回来了,栾廷玉可不会手下留情。
这个档口被对方弓箭射死可就得不偿失了。
好在时迁虽然瘦小,划船却并不比祝彪慢多少。
在祝彪划到对岸的时候,时迁也划到了对岸。
时迁帮着王矮虎、秦明、邓飞、杨林和黄信下了船,六人一起拼命向宋江大军跑去。
栾廷玉和花荣二人手在弓箭上按了好久,终于还是没有出手。
双方最终平安换俘成功,各自回营。
当晚,祝家庄和梁山营寨都大摆宴席。
祝老夫人高兴除夕夜前换回了自己的心肝宝贝彪儿,宋公明高兴换回了自己所有的兄弟。
各自欢喜。
从换俘这天起,一连多日,双方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
虽然吴用为了迷惑祝家庄,隔三岔五就派人前去挑战。
但是都已经提前吩咐好,让领军的头领装装样子即可,千万不可被对方擒去。
祝家庄这边,由于上次祝彪被擒去,导致所有战果尽失,一时之间也不敢出城浪战。
双方进入了对峙时期。
---------------------
除夕。
宋江和吴用正在商量晚上的宴席。
手下来跟宋江和吴用报告,官军制服和旗帜等物都已准备好。
宋江听了大喜,连忙命人将孙立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