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吕布的信,太史慈笑了笑便不以为意,只当是在赌气,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看着眼前的蒙面人,也就是科举第二的李文忧,太史慈想起了其呈上的策论:先夺青州、南下徐州、向西联合曹操、迎皇帝、北平袁绍最后向南向西一统天下。具体的策略也有,比如打袁绍时利用海军优势跨海北夺辽东让其南北不能兼顾。
太史慈说道:“青州虽如秦、晋、齐、楚一般无后顾之忧,可现在东莱只有一郡之地过于弱小,等夺下青州之时,如曹操、袁绍等辈早已坐拥数州之地,仅凭青州而与天下诸侯争锋,打得过吗?而且必然导致更多百姓死亡,值得吗?”
李文忧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之色,答道:“就看主公志向如何,如今东莱被主公经营的如铁桶一般,兵精粮足,文臣武将尽皆是一时之选,自有资格争上一争。而若主公只是安心困于一隅,那当吾没说便可。”
太史慈问道:“看汝策论,好像你很希望让我逐鹿天下?为什么?”
李文忧点头答道:“主公慧眼,一来,谁都想更进一步,主公如此,臣子亦是如此。二来,吾相信若天下行东莱之法才能惠及天下百姓,让百姓吃饱穿暖有书读,寒门更能一展所长,不至于让世族一手遮天。”
太史慈盯着李文忧问道:“汝见识不浅,非一般人能及,可人无信不立,汝说得好听却为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吾查了很久,司隶左冯翊合阳并无你这号人物,你到底是谁?如何让我相信你?”
李文忧沉默,用沙哑的嗓音说道:“原来主公已经发现了,只是吾不以真名示人有吾的苦衷。”
太史慈问道:“逃犯还是声名狼藉之辈?汝想取信于人,不透露真实身份谁能信你?”
“也罢。”李文忧叹息一声道:“吾本来就是要死之人,没什么好怕的。吾确实声名狼藉,吾真名李儒,字文忧,乃是董卓的女婿,便是吾毒杀的少帝,迁洛阳百姓于长安,可谓恶贯满盈,要杀要刮悉听尊便吧。”
太史慈一惊,没想到这人这么有来头,不禁问道:“你没死?”
李儒点点头道:“自然,当日吾家仆送出的只是吾的替身。”
太史慈又问道:“为何来投奔我?”
李儒道:“因为汝也是寒门,也要对付世族门阀,汝的学说和新政让吾看到了希望。世家垄断官场,吾寒门永无出头之日。吾也是寒门,但投效无门,只能追随同为寒门的董卓。当年董卓冒出头与世族争锋,结果董卓却被洛阳的繁华腐化失了锐气死于非命,吾寒门再次被打压。现今诸侯除了吕布、马腾是寒门,曹操算半个寒门外,就只有主公了,而吕布、马腾只是一勇之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绝非明主,曹操所行所为虽也重用寒门但与其他诸侯并无本质不同,只有主公新政让人眼前一亮,故而,吾厚颜拖着这残破之躯想为主公尽一份力。”
太史慈突然笑了笑,问道:“汝口口声声说的为的都是自己,可曾想过百姓?若吾也加入这个游戏,固然可能位登九五,可百姓又要多受几年战乱之苦也不知会死多少人,为了个人的野心而让很多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值得吗?”
李儒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答道:“若大人无意争夺天下,那请当吾都是妄言好了,吾自会请辞,便是将吾法办也由着大人,只是儒有一言:大人新政早已得罪死了世族,世族断不会让大人活着,更不会让大人的新政延续下去,大人已经站在了世族的对立面,便是求饶也不可能,还请大人细细斟酌。”
“哈哈,文忧所言吾岂能不知。”太史慈笑道:“只是吾与文忧不同,便是要达成目标并不是一定要自己做天下之主才行,吾一生只求国泰民安,而你求得只是能够一展所长,而这些真的只能通过打天下自己做皇帝才能实现吗?在我看来非也。”
李儒有些不解的问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太史慈长叹一声道:“要想达成你我的目标,不是必须要打下天下做皇帝才行,多个人争夺天下只会让百姓多受几年战乱之苦,说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实际做的都是害民之事,那我即便是夺了江山与其他诸侯又有何区别?吾曾经也想着称王做祖打下一片江山,可又一想,便是真做了皇帝又如何?真能国泰民安吗?世人皆只看到了皇帝风光的一面,却都看不到皇帝身不由己的一面,有利必有弊,享受了皇帝的好处就必然要承受相应的风险,而那些好处于我来说有意义吗?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一言而决、言出法随的权利?可这些对别人来说是诱人的好处,可对我来说并无太多意义,若非为了扫平乱世吾更愿意隐居田园自得其乐。因此,吾更愿意辅佐一明主,那些官场上的蝇营狗苟就交给喜欢这些的人去做,吾只要天下太平便好。”
李儒拜道:“大人高风亮节,儒佩服,大人目标远大乃是成圣称子而非凡俗的君王,君王不知凡几,而成圣称子者寥寥,在大人面前儒颇有些小家子气了。只是大人,现今可有人选?”
太史慈摇摇头道:“并无,如今看符和一点的只有曹操,只是若吾归附,那人必须行东莱新政,若无人选,实在不行吾只能亲自上了。”说着太史慈突然自嘲一笑道:“也不知为何要跟你说这么多。”
李儒突然下拜道:“吾愿追随主公左右,还请主公接纳。”
太史慈上前将人扶起道:“吾要成事自然同伴越多越好,汝当年也算心狠手辣,光是迁洛阳百姓至长安就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往事已矣,从今天起汝不是李儒,而是李文忧,今后多做些为国为民的好事吧。”
李文忧抱拳道:“谢主公。”
……
数天后,郡守府大堂,文臣武将们济济一堂,李文忧与徐庶因为表现良好也破格参加了此次会议。
太史慈坐在上首说道:“前些时日北海发来求援信,此时袁谭攻北海已近三月,孔融困守剧县一月有余,我北海如何自处?”
太史颂俊上前道:“主公,我东莱与北海唇齿相依若是北海被灭下一个便是东莱,因此我认为应当前去支援。”其他人也点头称是,太史颂俊的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黄忠问道:“支援北海是应当的,但吾东莱出兵出力北海以何物相酬?总不能白白帮忙吧?”
郑益道:“现在北海已经只剩个空架子,哪有什么东西能付酬劳?”
管亥快人快语的道:“那我们去支援他有什么用?以我东莱的军力,就算与袁谭正面放对也不惧他。”几人的话让大伙一阵沉寂。
这时徐庶出列道:“主公,东莱休养生息数年到了展示锋芒的时候了,不若暂且答应北海,到时将其一口吞下,进而与袁谭争夺整个青州,青州五郡连年战火早已民生凋敝,未必能比得了吾东莱。我东莱新政也到了惠及全青州百姓的时候了。”
郑益质疑道:“可吾以支援之名行鸠占鹊巢之实恐让人诟病。”
李文忧沙哑着嗓子说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北海又不是孔融私有的,这些年文治武功也无甚功绩,德不配位吾取之又何妨?”
管亥也道:“文忧所言即是,而且早年孔融有负于我等,到了他还债的时候了。”其他将官也纷纷同意。
太史慈一拍桌子喝道:“那好,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了,众将听令!”
众将齐声吼道:“末将在!”
太史慈严肃的说道:“此乃吾东莱对外最重要一战,望大家齐心协力扬我东莱威名。周仓、何曼听令!”
二人上前道:“末将在!”
太史慈道:“周仓、何曼率一千亲卫、一千轻骑先行随吾直奔剧县。”
“喏!”二人齐齐抱拳应是。
“黄忠、徐晃、裴元绍听令!”
“末将在!”
“命徐晃率本部五千人马、黄忠率本部五千人马、裴元绍暂领五千郡兵以徐晃为主将从卢乡向西过下密、都昌前往剧县。”
“喏!”
“管亥听令!”
“末将在!”
“命汝率五千本部人从姑幕马北上过安丘、朱虚抵达剧县。”
“喏!”
“何仪听令!”
“末将在!”
“命汝率本部驻防姑幕、平昌一代,严防琅琊方向的敌人。”
“喏!”
“李文忧、徐庶听令!”
二人互视一眼上前道:“臣在!”
太史慈道:“命你二人暂为参军随军出征。”
二人脸上一喜,大声应诺。
“太史颂文听令!”
“臣在!”
“命汝准备好粮草供给不得懈怠。”
“喏!”
“太史颂俊听令!”
“末将在!”
“东莱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主公放心!”
下完命令,太史慈道:“吾东莱几乎是全军出动,二万多人可不只是为了一个北海,而是要将北海和袁谭的大军全都吞下进而拿下整个青州,明白了吗?”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