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坤宁宫里,张皇后和朱由校两人相对而坐,中间摆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是几个菜,一壶酒。

并没有多么大的场面,只是寻常的家常菜。

朱由校端起酒壶倒了一杯酒,又给张皇后倒了一杯说道:“陪朕喝一杯。”

“好,陛下。”张皇后笑逐颜开。

夫妻二人对视着,一起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夫妻这么多年了,张皇后很了解朱由校,也知道陛下这几天的心情非常不好。

要知道,平常的晚上,陛下基本不喝酒。

今天晚上的酒也不是什么好酒,只是普通百姓的寻常家酒。桌子上的菜也不是什么好菜,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是寻常百姓家的普通饭菜,尤其是在一旁的碗里,居然还有一个啃了一半的咸菜。

张皇后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把这颗咸菜放在这,但是她知道这里面必有深意。

最近老大臣死得实在是太多了,别说是陛下了,即便是张皇后也是有些消沉,朝堂之上都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气氛。

“知道为什么朕拿一个咸菜出来吗?”朱由校拿起咸菜咬了一口。然后端起了酒杯抿了一口酒,脸上的表情顿时精彩极了。

所有的五官都仿佛聚在了一起,随后舒服的舒了一口气。

“妾身不知道。”张皇后笑着说道:“陛下可以和妾身说说。”

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是朕第一次见张冲。可能在朕的这些官员里面,每个人都很突出,名扬天下的人也不少,但是让朕印象深刻的就是张冲。”

“那个时候,他只是户部的一个管库,每天领着微薄的俸禄,过着贫苦的日子。即便是那样,他也没有贪污户部一分钱粮。”

“而朕和他交上朋友之后,他请朕喝了一次酒。那一顿酒,两道菜,一道是眼前的这种咸菜,另外一道便是这个,煮鸡蛋。”

“当时朕还笑着问他,你这么请人吃饭,难道不觉得没面子吗?”

“当时张冲和我说,我做的是大明的官,领的是皇帝的俸禄,一丝一毫皆是民脂民膏。我现在能吃饱穿暖,已经好过天下的百姓了。偶尔还能喝顿酒,这已经是超过很多人的享受了。喝穷酒也别有一番滋味,想当年我喝不上酒的时候,只能看着别人喝。现在每日浊酒一杯,我知足了。”

“这么多年了,朕一直记得他说的话、他喝酒的样子。”

看着眼圈有些发红的朱由校,张皇后沉默了。

张冲这个人,张皇后知道,前几天过去的。

章冲家里面人口不多,官做的也不大,到死了也只不过是百工院的一个总管,管着百工院的材料。

“这个咸菜是朕从张冲家要来的。他的儿子说,他现在也还是那么喝酒,一个咸菜,一颗煮鸡蛋。每次他都很高兴,不像以前一样。”

“张冲的儿子说父亲以前喝的是闷酒,现在每次喝的都是喜酒。”

“虽然他的俸禄多,日子好过了,可是这个习惯他一直没扔。用他的话说,现在大明好了,日子好过了,他高兴,所以每顿都是喜酒。”

“张冲的儿子说父亲经常提起当年他请陛下喝酒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两个下酒菜。”

看着语气平和、眼圈发红的朱由校,张皇后伸出手直接握住了朱由校的手。

她能够感觉到陛下的手在颤抖,甚至身体都在颤抖。

“当年跟着朕出来的人还有不少,这些人没有高官厚禄,一直勤俭节约,甚至很刻薄。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大明才有今天。现在,他们都离朕而去了……”

“陛下,妾身在、大明在,心怀天下、心怀陛下、心怀大明的臣子们也都在,大明会越来越好,天下百姓也会过得越来越好。”张皇后拉着朱由校轻声安慰道。

“朕想建一个陵园。”朱由校看着张皇后轻声说道。

“陛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张皇后看着朱由校,笑着说道:“无论陛下做什么,妾身都支持陛下。”

“朕想为这些人建造一座陵园,把他们埋进去,就建在朕的皇陵旁边。等到朕百年以后,和他们睡在一起。”

听了这话之后,张皇后笑着说道:“好啊!”

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朕要命人刻碑,把他们的事迹都刻下来;还要找人修书,写一本《中兴臣子传》,为他们着书,让他们流芳百世。”

“好好!”张皇后拍着朱由校的手笑着说道。

事实上,夫妻这么多年了,张皇后还是第一次见到陛下的情绪如此激动。

张皇后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她知道陛下一直以来都很累。

朝堂上臣子们的老去、不断过世,实在是让陛下的压力有些大了。

这顿饭吃了很久,朱由校喝了两壶酒,吃光了那一个咸菜、两个煮鸡蛋。最后,朱由校被张皇后搀扶到了床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起了一个大早。

昨天晚上虽然喝了酒,但是睡得并不算晚。今天还有事情,所以朱由校起得很早,在张皇后的伺候下换了衣服。

他穿得很正式,甚至穿上了冕服。

因为今天早上,朱由校要上早朝了。

对于大明朝的皇帝和臣子们来说,皇帝上早朝本来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当今的皇帝却不是这样的,刚登基的几年还上过几次,后来就越来越少了。最近几年基本已经不上早朝了,早朝制度名存实亡。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皇帝居然突然要上早朝了?

这原本应该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可是在大明朝的这个时候却成了盛大的事情。

没有人敢怠慢,谁也不知道皇帝上朝要说什么。

一时之间,百官也紧张了起来。

换好衣服之后,朱由校没有在坤宁宫过多的停留,直接朝着前边去了。

整个人都显得很精神,为了搭配,腰间还压着一把长剑。

等到朱由校来到前边的时候,臣子们早就已经等在这里了。

每个人的表情都很严肃,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没有人说话。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驾临,等待着皇帝宣布重要的事情。

朱由校一步一步走上台阶,最后坐在龙椅上。

所有臣子们一起跪下大礼参拜,同时口中高呼:“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诸位爱卿免礼。”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站到了一边。

今天早上的早朝他们都参加了,却没有人准备题本,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讨人嫌。

皇帝这么久不上早朝,突然上了早朝,肯定是有事情要宣布,而且肯定是大事。

在这个时候,没有眼力劲的去上奏,这得是多么不会做人的官才能干得出来的事?

这么干了的话,估计这官恐怕也当不久了。

目光扫过所有人,朱由校缓缓的说道:“自朕登基以来,已有十一年了。朝堂之上,臣子兢兢业业,朕与诸位爱卿相处也颇为相得。如今大明北扫蛮夷、内安社稷,实乃诸位爱卿之功劳。”

“很多臣子陪朕一路走过来,风风雨雨、尽心尽力。这半年以来,朝堂上的臣子离朕而去的离朕而去,回乡养老的回乡养老,朕的心里面深感痛心。”

所有人听着,脸上的表情松懈了不少。

显然,皇帝说这些,就不是有什么事情要惩罚大家。

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不过很多人还是心有戚戚焉。毕竟朝堂上站着的人,很多都已经老了。

朱由校的目光扫过所有人,继续说道:“你们为大明做的事情,朕都记着。今日朕要宣布一件事。韩爌,这一次的圣旨由你来宣读。”

这句话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包括韩爌自己。

显然这一份圣旨肯定有不同寻常的地方,不然不会让他来宣读。

他在朝堂之上兢兢业业了这么多年,这是陛下在酬劳他。

“是,陛下!”韩爌答应了一声,连忙从旁边的陈洪手里面把圣旨接了过来。

把圣旨展开,韩爌清了清嗓子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三皇治世、五帝分伦,帝者以牧养生民为社稷,当上体上天好生之德,循加万物,君明则臣举,朝野同心矣。”

“逖观历代之治,无右本朝之隆,充塞乎协气之流,洋溢乎颂声之作。朕无一日不举皇纲,无一事不亲圣览,宵衣旰食,焦思劳神。禹迹混同,方致太平之运;尧心未倦,俄兴不豫之灾。”

这下面的臣子脸色都有一些怪异。

这是一份什么圣旨?

前面说得都是挺好的,这后面怎么就话锋一转吹捧起自己来了?

现在谁都知道大明是中兴盛世,当今陛下是中兴圣主。这事早有定论。

平常大家拍皇帝马屁的时候也都这么说,比这恶心的话都说得出来。可是谁能想到皇帝自己说?

你说纵观历史,无右本朝之隆,这没人反驳。

当今大明之兴盛,百姓之富足,纵观历史,的确是没有。在这方面吹捧一下自己,也算得上是理所当然,不算什么太过分的事。

可是你看看,你后面说的是什么?

宵衣旰食、交思劳神,这话谁信呢?

可是没办法,皇帝这么说,那你就只能这么听着。

众人都面容严肃的低着头,甚至有人还开始点头了,一副“就是如此”的模样。

朱由校看到大臣们的反应,脸上的表情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他就是故意这么说的。这些日子,他的情绪很不好,朝堂上的情绪就更不好了。

甚至很多老臣子都已经萌生退意了,不想死在任上,准备回老家去颐养天年,休养一番,含饴弄孙,多活两年。

比如孙承宗和徐光启,这两人居然都上了题本。真不知道他们两人是怎么想的?

于是朱由校才想出了这样的办法,一方面修陵园安人心,另外一方面得鼓吹一下他们的功绩,到时候为他们写书立传,让他们名留青史。

死了的人自然是荣耀一番,活着的人难道不想把你自己的功绩写得漂亮一点吗?

这是对他们的勾引。

既然要吹捧臣子,那肯定就要把自己这个朝代吹捧得无人能及。

这些都是和李世民学的,论修改史书、贬低前辈,唐朝绝对榜上有名。

李世民贬低他爹、贬低他哥,抬高自己;武则天贬低李世民、贬低李治,抬高自己,篡改史书,看着那就一个丧心病狂。

到了清朝也一样,按照他们的想法编写。

朱由校都不知道那些史料里究竟有没有三成是真的?

估计三成都不上。

自己现在就吹捧一下自己,又能怎么样呢?

还没说自己是十全老人呢。

在这种怪异的气氛当中,韩爌的话锋一转,从吹捧皇帝和朝廷转为吹捧臣子了。

一句话,大明有这样的功德,超越了所有的王朝。除了朕英明神武之外,也是离不开你们这些人的辅佐。

你们都是超越历代千古名臣的存在!

朕要为死去的大臣修一个陵园,放在朕的皇陵旁边,让他们享受后世的纪念。

同时还要着书立书,弄一本《中兴名臣传》,把你们弄上去,让你们名留青史,让后世人瞻仰你们的功绩。

随后就是话题一转,为了效仿唐太宗凌烟阁十八名臣的旧事,这中兴名臣传的第一批也只有十八个人,大家可以相互推举。

这是朱由校给他们找的事,免得朝堂上整天死气沉沉的。

死了那些人,自己也很不高兴很不高兴,自己可以独自悲伤,但朝堂上绝对不能有这种气愤。

朝堂整体上还是要积极向上的,大家要乐观开朗,好好的工作、好好的干活,这样才可以。

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哪有时间能留给你们悲伤?

于是朱由校才抛出了这个计划。

看着下面那一张张兴奋的脸,朱由校知道计划成功了。

孙承宗和徐光启也不会走,看这两人的样子就知道了,即便是要走也要等书修完。

这个书要编撰起来,那恐怕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干完了。在这方面,朱由校有绝对的信心。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明天下历史追光者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战国帝业我的帝国无双隆万盛世寸寸山河寸寸血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1840印第安重生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帝凰之神医弃妃无限之应聘者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剑道乾坤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红楼之万人之上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亡命之徒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锦衣御明重生于康熙末年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红色莫斯科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