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立足于书架之前,李桓就见那一个个的木盒之上都贴着纸条,上面写着木盒内修行功法的名字。

“迎风扶柳剑”、“十八式劈风刀”、“杨氏枪法”、“十六字归元丹诀”、“五禽养生法”

一门门的功法名字映入眼帘,就算是李桓再怎么没见识,只看那名字就知道这些功法只怕功效很是一般。

目光在一个木盒之上停留了一下,那木盒上书“混元铁布衫”,这不正是陈一刀所修行的功法名字吗?

一时之间李桓不禁暗暗猜测,这一门混元铁布衫究竟是陈一刀留在这里的,还是本身这功法就是李家的秘藏,被李贤拿去给陈一刀修炼的。

书架上也不过只有十几个木盒,一个个扫视过去,只看名字的话,根本就没有一门看得上眼的,最后李桓的目光落在了一个明显不一样的木盒上面。

木盒显得很是古朴,只看那木盒的外表就知道,这怕是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而且木盒孤零零的放在一处,甚至都没有标注木盒内装着的功法的名字。

脑海之中突然浮现出一副画面,画面当中,李贤曾告诉他,这木盒内所存放的正是他们李家先祖传承下来的功法,乃是他们李氏立足的根本。

只不过当年李桓对于修行之道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趣,哪怕是当时被李贤告知时,他也就是瞥了一眼罢了,算是知道这木盒内装着的是他们李氏的传承功法,但是却从来没有打开过。

如今李桓站在木盒前,缓缓探手将木盒捧到面前,看得出木盒应该经常被擦拭,一丝灰尘都没有。

将木盒打开,看到里面的情形,李桓不禁微微一愣,其中赫然并排放着两册秘籍,一本字质发黄,甚至有磨损,看上去似乎稍稍用力就会碎成一片一片。至于另外一册反倒是用上好的绢纸装订而成,只看其成色,至多也就只有一二十年的时光。

两本册子上都书写着功法的名字,明显古老泛黄的那本虽然说字迹都有些模糊了,但是却给人一种遒劲有力,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另外一册字迹只能说工整,却是少了几分气势。

“十三太保横炼神功”

看到那名字,李桓差点一口血喷出来,这……这名字和混元铁布衫那滥俗的名字有什么区别吗?

在李桓的认知当中,铁布衫、金钟罩、十三太保横炼,这就是江湖之中最底层的江湖三流乃至不入流的人所修行的标配功法。

可是现在这门功法就摆在他的面前,最重要的是,这竟然就是他们李氏嫡传的功法。

将册子缓缓翻开,他倒是要看看,被陈一刀称赞不俗的李氏根本传承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开篇处竟然不是什么修炼之法,反倒是对这一门功法的介绍。

十三太保闻名天下自李存孝,正所谓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所指的就是历代武将之骁勇者,以李存孝为首。

李存孝生来不凡,可谓是天赋异禀,更难得的是一位武道奇才,糅合了当时将门传承的诸多外炼之法,愣是开创出一门外炼神功出来,正是他仗之横行天下的“十三太保横炼神功”。

唐末五代第一猛将之名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就连当时号称天下第二的铁枪王彦章在其手下都走不过几个回合,在诸多野史演义之中,李存孝那更是媲美西府赵王李元霸的猛人。

李存孝被判车裂,在李存孝不做丝毫抵抗的情况下,五马之力竟无法撼动其分毫,最终还是李存孝心死,自言若要将其车裂,必要先挑断其四肢筋脉,然后敲碎其膝盖肘骨,如此方可坏其不破金身。

随着李存孝身死,“十三太保横炼神功”之名随之名动天下,为人窥伺,不知多少人争夺这一门外炼神功,结果就是这一门神功散落天下七零八落,演化出了一门门的横炼功法。

就好比天下武功出少林一般,至少天下间近乎一半的横炼功夫都有着这一门神功的影子。

在书册序言结语处,李桓总算是明白过来,为什么他们李氏竟然有这么一册完整版的“十三太保横炼神功”了。

原来李家祖上竟然是李存孝诸多义子当中最得其信任的一位,当时李存孝心生死志,便以传音之术将这一门神功传于对方命其牢记于心,而明面上则是亲自录下神功呈于晋王李克用借之吸引天下人目光。

而有鉴于李存孝的遭遇,哪怕是李氏有“十三太保横炼神功”这一门顶尖的神功却一直保持着低调,不显山不露水,否则也不会守着一个小小的百户官过自家的小日子。

弄明白了这一门神功的来历,心生感慨的同时,李桓神色之间已然带着几分郑重之色。

他又不是傻子,不管是历史还是演义又或者是传记当中,李存孝那都是以武力着称,天下无敌的存在,而在这一方明显不是正常历史时空的世界当中,李存孝的武力之恐怖也就可想而知,不用说他所传承下来的神功必然是当今天下最顶尖的存在了。

定了定心神,李桓终于翻开下一页,顿时“十三太保横炼神功”的内容出现在李桓的视线当中。

一字一句,李桓仔细默诵将之牢记于心间,虽然说其中不少的术语他根本就看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却并不妨碍李桓将之记下。

反正有陈一刀这位修炼横炼功夫的高手在,李桓倒是不担心无处请教。

不知不觉之间,李桓便将这一篇功法给记下,缓缓合上秘籍,秘籍的内容清晰无差的自脑海之中浮现,甚至包括其中修炼所附带辅助修行的几组药方,那也是记得分毫无差。

虽然说李桓早就察觉到同前身相融之后,他整个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这变化涉及方方面面,真注意不到的时候还真察觉不到。

身体素质的提升也就罢了,这堪称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却是让他深有体会,一篇功法加上那几组药方,加起来足足不下数千字,他也不过是仔细翻看了一遍罢了,却是不曾想只那一遍就让他一字不差的记在了心间。

将手中的秘籍放入木盒之中,至于说边上那发黄的秘籍李桓也没有去动,方才他已经知晓,那一册其实也非是秘籍原本,不过是曾祖传下来的罢了。

李家之主,每过几十年都会将秘籍誊抄一册替换另外一册,以防止秘籍疏于保管而出现破损。

方才那一册秘籍便是十几年前父亲李贤从祖父手中接过李家之后誊抄过的,十几年的时间而已,自然是不用担心秘籍会发霉、破损之类。

小心的将木盒合上,李桓将之放归原处,脸上带着几分复杂的神色。

难怪李家有这么一门厉害的功夫,结果李贤却被人轻松伏击而死,根本就是李贤没有修炼过这一门功夫。

不是李贤不愿意,毕竟有厉害的功夫谁会去选择不入流的功法啊,但是“十三太保横炼神功”根本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够修炼的,准确的说,这就是给那种无比罕见的天赋异禀之辈准备的。

至于说普通人,若是想要强炼,只怕还没有炼出什么效果,自己都被炼死了。

“我能修炼吗?”

李桓不禁扪心自问起来。

若然是前身,就如陈一刀所说的那样,前身资质很是一般,甚至李贤夫妇二人都没有强迫李桓修习其他的功夫,由此可见李桓的天资真的不怎么样。

但是前身是前身啊,李桓对眼下他这一具身体的资质倒是颇有几分好奇与期待。虽说是同一具身体,可李桓融合前身记忆,对比之下,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一具身体到底发生了何等天翻地覆的变化。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明天下历史追光者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我的帝国无双隆万盛世寸寸山河寸寸血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1840印第安重生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帝凰之神医弃妃无限之应聘者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红楼之万人之上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亡命之徒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醉枕江山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锦衣御明重生于康熙末年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红色莫斯科皇宋锦绣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