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董卓斩杀袁氏一族之后,又有董卓军闯入司徒王允家中,强抢司徒王允的歌妓貂蝉。
你们可忍,老夫不可忍。
王允眼睁睁地看着他好不容易才找到的绝色美人就这样被西凉军带走,心中惆怅万分。
于是王允再度过寿了,只不过这回邀请的人少了许多,但却都是重量级人物,比如皇甫嵩、朱儁、杨彪、黄琬、郑泰等等十几人。
这回王允也不再说那么多的废话了,反正大家都知道他肯定不是真过寿的。
王允首先开口:“今董贼与袁本初大战于虎牢关,双方战局焦灼,一时间难分胜负。”
杨彪问道:“不知司徒有何见教?”
王允脸色郑重:“日前我收到本初来信,要我等伺机而动,待攻破洛阳之后,共同辅佐新帝,以定我大汉江山。”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明白过来,就是说攻破洛阳之后,袁绍也要来个废帝,不过这回废得乃是刘协,而他们这些人仍然可以保住官位,继续作威作福。
杨彪义愤填膺:“董贼欺压君王,淫乱宫廷,乱杀无辜,祸国殃民,神人所共愤,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谢天下。”
众臣皆点头称是,至于刘协会被废,关他们鸟事,反正换一个皇帝还是大汉的,只要大汉不倒,他们权势不失,那就没事。
就连皇甫嵩、朱儁都未做犹豫,作为大汉最后的忠臣,他们是忠于大汉的,又不是忠于哪个皇帝的。
黄琬问道:“那依太尉、司徒之意?”
杨彪说道:“以我之意,我等当联系旧部,同时召集家中兵将,在洛阳城中四处搞事,以乱董贼军心。”
皇甫嵩眉头一皱:“只怕这样一来,会引起董卓的强烈反弹。”
王允说道:“我司隶有人口三百多万,难道还怕一个董卓吗?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则董贼必死。”
朱儁内心叹了口气,这帮腐儒,真是废物,都他么的召集兵将了,不想着聚众起事,趁着董卓大军不在,夺取洛阳,反正搞些小动作,有个屁用。
郑泰在一旁说道:“诸位大人所言,皆是有理,只是如何做,还请明说。”
王允和杨彪对视一眼,显然二人之前已经有过接触。
王允说道:
“一者,可在洛阳传言董贼将败的消息,让洛阳中反对董贼的势力骚动起来。”
“二者,召集家中兵将伺机而动,或者烧毁粮仓,或者做出义军暴动的迹象,让董贼不能安心对阵。”
“三者,袁本初已经明言,会派一支军队沿黄河北上,绕过虎牢关,直奔洛阳,以乱董贼军心,若有机会,可配合他们打开洛阳城门。”
众大臣皆点头称是。
“既如此,大家便分头行事,待得本初大军逼近,再行商议。”
众人散去之后,王允才舒了口气,作为王氏家族的支柱,王允其实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不过好在他王家的根基是在并州太原郡,不在洛阳,让他有些安慰,至少出事之后不会连累全族。
这也是为何当年的晋阳王家支持刘备建军,吕布未曾处置的原因,朝中有大佬存在,不太好下手。
而晋阳王家还仅仅是王氏的一个支脉,如今的主家乃是祁县王氏,也就是王允所在的家族。
闲话少说,就说众大臣商议以后,纷纷开始执行计划,今天东城着火,明天西城骚动,总之没有一刻安定。
李傕坐镇洛阳,本就压力很大,如此一来,实在无法忍受,只好快马飞报虎牢。
李儒分析道:“岳父大人,此必是朝中有人蠢蠢欲动,欲趁火打劫。”
董卓痛心疾首:“我自认对他们足够仁慈,为何,为何总是想叛我。想汉灵帝在时,他们这些清流皆被弃之不用,是我赏识他们,才给了他们机会,真是一帮忘恩负义之徒,实在该杀。”
原来,董卓自进京之后,也确实是想把国事办好,为此也做了极大的努力。
比如为遭受“党锢之祸”的人平反,委以重用,这难道不是该被赞扬的好事吗?
他董卓的亲信将领,一个个鞍前马后,却没有一个得到提拔的,最大的也就是做到了中郎将的位置。
可那些所谓的“清流”,比如何顾、陈纪、韩融、韩馥、刘岱、郑泰、伍琼……
他董卓都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这些人几乎都是当初被汉灵帝压制而不得志之人,全是他董卓的提携,才有了做到刺史、太守的机会。
可结果呢,全他妈背叛了,此时的董卓无疑有些迷茫了,这人心究竟是咋回事呢。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恨死我。
我以赤城待人,却总是被人所害。你们这些士族不是最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士为知己者死等等这些吗?
为何老夫提拔了你们,可却没有一个向老夫效忠的?
思索万千,迷茫之中闪烁着一点光亮。
董卓似乎有些明白了为何汉灵帝会如此痛恨这些所谓的士族“清流”,宁可相信太监,也不愿意启用这些人。
只怕汉灵帝早就知道这些人都是什么德性,披着仁义外皮的饿狼,自私自利,还不要脸。
李儒沉默了一会。
“岳父大人,如今我们还是得想办法才是,我怀疑他们敢这么闹,必然是有外应才是。”
董卓一惊:“你是说袁绍派人绕过了虎牢关?”
李儒看着洛阳周边的地图,半晌之后,猛的一惊。
“岳父大人,我忽略了一点。”
说着手指在黄河上一指。
“如今我们将河内、河东交给了吕布,可吕布现在还没有去取河内。若是联军从河内悄然渡河,可直奔洛阳。”
董卓大惊,如此还真有可能。
“那,那该如何是好?”
李儒银牙一咬,终于下定决心。
“岳父大人,洛阳乃四战之地,需要防守的关口太多,稍不注意就会被人所趁。”
“不如迁都长安,长安有函谷关、潼关之险。只需守住二关,则可无忧矣。”
“昔者大秦,汉之高祖皆是因此而成就霸业,岳父何不效仿先贤,驻二关而雄视天下,待得天下有变,兵出函谷,逐步扫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