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其实郾夫人的意思,是怕旁人说她占了梁太后的位置,身在永安宫,至少在心理上舒坦点。

刘志哪里会去想这么多弯弯绕绕,天子生母,放在哪朝哪代,也是正经的皇朝太后,谁敢反对?

晚间回北宫的时候,刚准备上车,邓猛忽然“哎哟”一声,停下了脚步,旁边的宫人吓了一跳,急忙抢过去搀扶。

“怎么啦?可是有什么不适?”

刘志也关心地问道,这时候医疗水平低下,女人怀孕生子全凭运气,有点什么情况就会危险重重。

“没有,只是这孩子淘气,踢了我两脚。”

邓猛的表情很是温柔,带着些初为人母的慈爱之情。

“咦?才多大,就会动了吗?”刘志有些惊奇。

“快六个月了呢,力气还挺大的。”

邓猛满心期望腹中是个健康强壮的儿子,刘志也知道,身为古代帝王,必须尽早有个合法的继承者,以安民心。

不过,生男生女这也没法子自己决定,印象中历史上的汉桓帝似乎只有一个儿子,还中途夭折了,到最后才会立了汉灵帝刘宏。

穿越至今,他已经改变了很多既定的历史轨迹,相信这一点也会有所不同了吧。

建和三年的元日庆典,是他亲政以来第一次大朝贺,于刘志而言,意义非凡。

天色未明,刘志便已起床开始准备,至夜漏未尽七刻,新年的钟声响起,皇帝仪仗在一片肃穆的氛围中,缓缓入朝。

大朝贺与平时朝会不同,凡是在京师的公、卿、王侯等,以及京师所有二千石、千石、六百石,四百石官员皆须入宫。

各郡国在京师的计掾吏,所有在京的外邦使臣和质子,同样要入朝为贺。

不过,只有二千石以上官员和王侯,方有资格上殿,其余人等皆在殿外列队而立。

“万岁!万岁!万岁!”

如雷的呼声响起,刘志高居御坐上,看着眼前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使命感。

这里是他的宫殿,他的朝臣,外面广袤无垠的大地,是他的国家和土地。

穿越至今,他一直在为了生存而努力,从未停下来想一想,上天安排他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

在他的身上,是否又赋予了什么特殊的使命?

这一刻,他忽然有些恍惚,这里真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晚期吗?会不会只是个平行世界?

初升的阳光透过琉璃瓦折射进大殿,正落在御座之前,刘志深吸一口气,缓缓举起手中的酒觞。

清澈的酒液在阳光中晃动成无数碎金,亦真亦幻。此时礼乐响起,将他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司空袁汤款步上殿,为皇帝奉上一盆羹汤,新任大司农冯绲奉上一碗饭,乐师奏食举之乐。

仪式完成,标志着宴席正式开始,礼乐大作,一队舞姬踩着曲拍轻歌曼舞,让所有刚举起酒杯的大臣们,惊得差点掉了下巴。

歌舞是宴会的标配,自然没什么稀奇的,大朝贺这般的庄重场合,也多以典雅舒缓的歌舞为主。

但今日的舞蹈,却着实新颖了些,无论是洒脚皱纱长裤,还是紧贴胳膊的窄袖,都从未有过,舞姬们欢快的舞步也让人耳目一新。

不过说实话,虽然怪异了点,还挺养眼的,这般装束更显得腰肢婀娜,做起动作来也更加的无拘无束。

大约又是从西域传过来的新鲜玩意儿吧,众臣很快收敛了心神,淡定自若地开始恭祝陛下。

其实这套服饰刘志是参照的现代仿古舞蹈敦煌,圆领束腰,胳膊和大腿都比较修身,到手腕和脚腕处呈喇叭状。

搭配上头顶的飞仙髻,婀娜多姿中透出股飘飘仙气,随着节奏明快的飞旋舞步,真是赏心悦目。

他一直在留意臣子们的反应,见众人并无嫌弃不悦的神态,心里便已经有了数。

要说大汉帝国有什么是他最看不惯的,那肯定非服装莫属了。

东汉晚期,传承数百年的曲裾深衣,已经渐渐地退出了时尚舞台,只有正式场合才会穿戴。

如今都是流行着直裾深衣,女子也有少数着襦裙,不变的却是里面的胫衣,也就是无裆裤,实际上就是两条裤管直接套在腿上,然后用丝带系紧。

所以汉代男子宽袍大袖,儒雅风流,女子长裙曳地,看起来仙气十足,里面却是光溜溜的,是不是很煞风景?

刘志对这种陋习很看不惯,他本人自亲政以后,一直都让少府制作麻布内裤穿着。

因为没有松紧带,裤腰便穿了丝带打结,裤裆处按照现代的做法加了一块横裆。

虽然没有现代内裤的舒适贴身,但总比光着屁股好吧。

梁猛在他的带动下,也改穿了新式内裤,为了保暖,还在长裙里面套了有裆的长裤。

刘志甚至把扣子这一完全新颖的东西引进了过来,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始推广。

估计很多人以为汉代没有合裆裤,其实是有的,那就是犊鼻裈,非常类似于现代的五分休闲大裤衩,据说穿着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但在汉代,这可是下等人和平民百姓的标配,只有农夫、仆役和军士才会穿着,为的是干活方便。

当年司马相如带卓文君私奔,在成都开酒肆,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就穿着犊鼻裈和仆人一起洗酒具,如此有辱斯文,把老丈人卓王孙气得个半死。

所以说,在礼制极严格的东汉时期推广内裤和长裤,难度系数很大,弄不好会引起一场道德礼教方面的大争议。

但刘志当了三年多的皇帝,早就摸索出一些诀窍。

上有所好则下必甚焉,楚灵王好细腰,而宫中多饿死,据说当时饿死的可不止求宠的宫女,许多大臣都饿得两眼发昏,就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苗条。

帝王的喜好,在很大程度上能带动潮流风尚,所以,他打算身体力行,亲自担当长裤的代言人。

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大汉贵族的行为习惯。

当然,改变穿着习惯是小事,但有很多时候,一些不经意的小细节,却能够不动声色地改变社会观念。

所以,他打算从饮食习惯,穿戴习惯等等小事情上全面入手,一点点改变大汉人的思想。

建和三年的刘志,一改从前的小心隐忍,开始雄心勃勃的加快了改革步伐。

大朝贺结束之后,他将太尉等重要公卿留了下来。

“朕前日与太尉商议过了,趁着元日准备下诏书,将大考制度固定下来。

一年县试,二年州试,三年殿试,凡县试名额无需推荐,皆可报名应试。”

黄琼一愣,这事他之前确实与皇帝商议过,但当时并没有确定下来,怎么突然之间就要下诏书了呢?

按照此次大考的结果,推荐制度的确已经有些多余,何况陛下还保留了特殊人才的举荐制。

而且到目前为止,皇帝也没有动过官员举察制度,那才是利益攸关的大事。

尚书令袁盱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此次大考录取的人才,都有真材实料,效果非凡,臣以为此举可行。”

“臣以为大考制度尚有弊端,自古举才以德行为主,如此一路考试,若其人有才而无德,岂不是贻害无穷?”

司徒尹勋提出的疑问也很实际,代表了部分大臣的意见。

这问题他早就考虑好了,自然难不倒他,刘志稳如泰山,淡定地回答。

“这个好办,县试报名时,凡有特别恶行者,将不予录取,殿试后吏曹和龙麟卫对所有考生进行品德复察,发现问题将予以除名。

同样的,如有人举报恶意为难考生,查明属实者,严惩不贷。”

由于大考将分为三年完成,不像这次过于匆忙,各种考核复查都时间充裕,所以这些建议实施起来都不是很难。

“至于大考的细节,待会儿太尉自会向你们解释,诸位协作商议,拟个章程出来,交付尚书台下发。”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以为这道命令是与太尉共同制定的,也没怎么反对,很自然地接受了。

只有黄琼一人深知根底,当日就取消推荐这一关,两人相持不下,到最后也没能达成共识。

但刘志却单方面决定下诏书,而且时间还如此紧迫,这不是逼着他同意吗?

改革考核制度,最开始就是他提出来的,也是他多年的心愿,当年在汉顺帝时虽然多少有了些进步,但后来梁冀掌权,一切都被推翻了。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个愿意全盘改革的皇帝,甚至做得比他想象中更好,如果因为自己此时反对,会不会一切努力又将化为乌有?

他年事已高,再也没时间等待了,错过了这次,恐怕此生再无希望。

黄琼一生行事决绝果断,此时却陷入了犹豫间,还没等他理清思绪,刘志便以晚上宗室家宴为名,直接走人了。

得,也别想了,发就发吧,陛下不是也退了一步,将所有的细节决定权,都交给了自己吗。

“太尉,您与陛下那日是怎么商量的,先报出来,我等一条条仔细斟酌。”

袁盱一边往外走,一边问道,将黄琼的思绪拉了回来,赶紧答应着,“好好好,等下与诸位一起商议。”

众人径直去了太尉府,听黄琼详细阐述制度详情。

“我和陛下都认为,应该取消明经科和茂才科之类的限制,为减少县试压力,可先经过童试,取得资格称为童生,方可参加县试。

县试每年秋季进行,通过后便可称之为茂才,享有免力役和兵役的特权。”

茂才就等于其他时代的秀才,当初西汉时也称为秀才,意为才之秀者,光武帝时因避讳刘秀的名字,才改作此名的。

做为光武帝的子孙,自然不可能再改回来。

这新加的童试算是解决了县试的压力,比较合情合理,众人都点头赞成。

“县试后,第二年春举行州试,凡录取者,称之为举子,在茂才基础上,享有免三十亩田赋的特权。

至第三年仲秋八月京试之时,凡录取者称之为进士。”

果然已经很详尽了,袁汤想了想问道,“陛下可有说取消征辟制?”

黄琼摇摇头,“那倒不曾,陛下从未说过要取消征辟制。”

经此改革,推荐制已经彻底消失,而大汉的另一个重要的举才通道,征辟制,在传统文士中仍然影响深远。

许多朝廷重臣都是通过征辟制度走上仕途的,像房植、李固和李膺等等,皆是如此。

大汉的征辟制很严格,正常情况下,所征辟上来的都是享誉一方的名士,无论才学还是德行都出类拔萃。

因此大汉历史上,许多名臣都是靠此进入的仕途。

“关于科举制度,哦,陛下是这么命名的,诸位还有什么意见?”

这可是自己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大事,黄琼自然想早点确定下来,免得节外生枝。

“我还有个疑问,去年州试后,是由朝廷统一安排进京的,以后是以此为旧例,还是有所不同?”

这些事情都在尚书台的职责范畴之内,他自然要问清楚了。

“这个陛下倒没提,诸位有什么看法?”

黄琼负手问道。

“我认为应取消此例,去年系事出有因,然长期为此劳民伤财,甚至占用军用物资,朝廷恐怕难以负担。”

大司农冯绲立刻提出反对意见,他是掌管朝廷财政支出的官员,此次大考花费甚巨,令得本就状况不佳的朝廷财政,雪上加霜。

他的话的确有道理,但少府房植却忧心忡忡,“可若朝廷撒手不管,那些寒门子弟要如何上京赴考?总不能让他们走过来吧,山长水远的,也容易出意外啊。”

两边都有道理,也都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袁盱皱了皱眉头。

“不若这样吧,只要能证明确实家贫难以筹措路费的,县衙开个文书,先垫付资费,查明属实者,予以返还。”

考生中大多数都是世家子弟,少部分也是家境富裕,唯有极少数家境贫寒。

袁盱这个主意算是完美地解决了两难之境,既不会过于加重朝廷负担,又不会让考生因为家贫而放弃。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曹贼休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永恒家园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大乾六皇子公子无期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是袁蜜水开封府胥吏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女帝太监最柔情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