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关于几个都护府的特殊移民政策,并没有在朝堂上激起任何水花。

自然也没有遇到任何的阻力,几乎只是走了个过场,便顺利地直接发放下去了。

这两年来,朝臣们受到的各种思想风暴,已经够多了,从震惊到麻木,再到有意识的思考,最后渐渐接受。

尽管各人对这些新思想的接受度都不同,但眼前这个政策只是对夏季移民政策的补充,且合情合理。

没有任何反对的余地和必要。

随着各州的长史与郡国相准时抵达京城,一年一度的帝国总结大会正式展开。

在刘志的心目中,今年的重头戏还是土地改革,战争只是顺便。

所以对于各州各郡的土地政策执行力度,十分看重。

由于各州的实际情况大不相同,执行成绩也参差不齐,交州地多,世家力量薄弱,是整个大汉帝国平民百姓最好过的地方。

何况那边气候温和,一年四季都可播种,产量本就是全国之冠。

凉州和并州、冀州之前是边境,因为战乱的缘故,土地抛荒严重,现在战争的威胁解除,土地富余,所以分配情况良好。

青州因为前年的匪患,人口锐减,许多土财主们被盗匪杀绝了户,因此在分配上也不成问题。

益州那边地势复杂,民族众多,执行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各郡各县的成绩都不尽相同。

徐州今年遭了灾,刘志网开一面,将政绩的评定规格改为救灾情况。

兖州、豫州、荆州和扬州,是大汉人口最密集的四个州,土地兼并也最严重,世家力量盘根错节,是刘志改革的重中之重。

荆州和扬州借着去年的水灾,强行重新丈量了土地面积,两州的州牧,董班和陈蕃都是刘志器重的人。

二人都是有气节有抱负的有志之士,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甚至是将生死置之度外。

幸好,他们遇到了刘志这个维护他们的皇帝,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发挥空间。

也时刻派人保护他们的安全。

所以,荆、扬二州,在想尽办法劝离了一批流民之后,也勉强完成了重新分配的任务。

农业生产也恢复得不错,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水利设施大部分都重新维修完成了。

明年只要能继续保持此力度的话,基本上就能走上正轨,只是水患问题要彻底解决,短期内基本上不可能。

只能慢慢计划了。

兖州和豫州才是情况最糟糕的地方,这两处有许多老牌世家,短则几十上百年,长则两三百年。

他们底蕴深厚,无论是权力还是财富体积都很庞大,而就目前来说,刘志的政策还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他们的利益。

所以,这两州的情况比之从前,虽然稍有好转,但改变得不多,只能说治标不治本。

刘志也深知此地的情况,但他暂时没打算动整个世家阶层,所以只能在移民上做文章。

而且两州人杰地灵,是冶铁和纺织业的基地,拥有大量的工匠。

刘志解除了工匠的户籍限制之后,许多人都拖家带口涌进了城市,成为专门的手艺人。

若不是因为这两点,两州的情况会更难破局,现在只能逐步缓解,没办法根除。

剩下的边疆地区,种暠的军户制度,刚好可以解决,司隶校尉部,也就是京畿道,由于在天子脚下,监督得最严格。

扶风郡有大汉马场,可以养活很多人,其他几郡的工匠与商人比较多,这些都单独入籍,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专门管理,其余的无地流民,被半强迫地移民辽东辽西等地。

天下十七州,如今的情况基本如此,总的来说,在朝好的一面发展,但却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刘志对现有的情况还是挺满意的,土地改革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他的宏观计划中,现在的土地政策就只是第一阶段,到时候视完成情况,才会展开第二阶段。

总结完毕,便是论功行赏,政绩突出的,刘志都给予了奖赏,除了物质上的,还在全国进行通报表扬,树立典型。

政绩平平的,无功无过,但会对他们进行培训,若是明年依然政绩平平,将按照下等计算。

对于那些政绩很差的,交由御史台和龙麟卫同时调查,如果确实情有可原,只是降级处理。

但如果是因为自己玩忽职守或者是能力不够,甚至有可能是因为以权谋私之类的原因。

这种人不但会罢免,还要按照各自的情况追究责任,该清退的清退,该关押的关押,该流放甚至杀头的也毫不手软。

一顿操作猛如虎,既震慑了那些混时度日的官员,也激励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再像以前那般尸位素餐,结局会很惨,这一次,刷下来一批能力平平之辈。

距离第一次科举,已经过去了两年,明年又是大比之年了,三年来,县试与州试都已经圆满完成,参加考试的人数比上次翻了两番。

刘志很期待,大汉历史上制度最完善的一次科举考试,能够为干涸的朝廷,补充大量的新鲜血液。

死气沉沉的东汉帝国,在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已经开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但这还远远不够,少年强,则中国强,大汉的形势还远没有到需要乐观的地步。

该赏的赏了,该罚的也罚过了,就等着安安静静地过个好年。

这一年的冬季来得比较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刚开始一个个都很开心。

瑞雪兆丰年,雪越大,明年的虫害也就越轻,可在京师一带连下了五天大雪之后,情况就逆转了。

冰冻三尺,积雪最深的地方连孩子都可以淹没,听说已经有许多乡村的茅草房被压塌了。

老人和体弱多病者,冻死了许多。

这时代没有天气预报,如此大型的寒流根本无法提前预知,更别提做预防准备了。

城市中这两年发展很快,修建了许多砖瓦房,再加上组织了大量人手清扫积雪,因此情况要好得多。

皇宫和富户烧炭和烧柴的用量,也在暴增,如果继续冷下去,恐怕很快也会不够用。

刘志在崇德殿召开了紧急朝会,商讨应对雪灾的问题。

大殿十分空阔,为了节省木炭,刘志没有烧炭火,又体恤许多臣子年老体弱,便吩咐不用脱外面的大毛衣裳。

环顾一圈,大多数人都穿着各种狐皮、貂皮、羊羔皮之类的外袍,即使滴水成冰,他们也不会很冻。

可他知道,城内的除了一部分贵族能穿上高档皮草,普通人只能穿羊皮袄、狗皮袄之类的衣服。

人数众多的平民能穿得起皮袄的,只是一部分,还有许多人,只能多穿几层厚实的葛布衣裳。

裹着灌了芦絮的被子,瑟瑟发抖,等他们积攒的那点儿柴火烧完,冰天雪地的,能不能熬过去都两说。

反而城外山中的村民,在雪灾面前,情况要稍微好点,因为他们至少柴火充实,可以烤火取暖。

大汉王朝真是多灾多难,本以为今年徐州的地震和海啸就是最严重的灾害了,谁知眼看着快过年了,却发生了如此大面积的暴风雪。

最关键的是,谁也不知道这场风雪还会持续多久,一旦时间长了,不说那些平民,就是贵族们都撑不住。

而且由于道路受阻,粮食和各种生活物资运不进来,就会造成严重短缺,物价也会跟着飙升。

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灾难来临,这司隶校尉部也不知道会冻死饿死多少人。

崇德殿外寒风凛冽,大雪一团团的在空中狂飞乱舞,冰冷的大殿中,气氛也同样降到了冰点。

轻如鹅毛的大雪,此时像铅块一样,沉甸甸的压在每一个人心头。

“诸位,假若这雪继续落下去,该如何防范?”

之前朝廷集思广益,编撰了一本防灾救灾指南,里面针对洪涝灾害,地震海啸,风灾蝗灾等常见自然灾害都有指导。

但偏偏遗漏了雪灾,只是一语带过。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最近一二十年来,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便下意识地疏忽了。

可偏偏在最没有提防的时候。暴风雪便不期而至,让整个朝廷猝不及防。

“陛下,臣以为需迅速组织人手清除道路积雪,打通运输粮食和物资的通道。”

中书省大学士袁盱进言,这也是雪灾的常规操作,但若风雪不停,清理起来也十分困难。

何况只要一夜之间,刚刚清理出来的地方,就会被重新覆盖。

所以前提必须是,雪很快就停。

但现在只能做最坏打算,一旦估计不足,后果很严重。

后面零零星星地有几名官员出声附和,也提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提议来,让刘志颇为失望。

抬眼望着窗外洁白无瑕的世界,恍惚间似乎看到了上辈子的自己,在大雪中与小伙伴们嬉戏追逐……

忽然,他眼睛一亮,怎么忘了雪橇呢,这东西简单容易操作,还可以用滑雪板,那个更机动灵活,但负重效果不好。

只要稍微培训一下,就能解决运输问题,也用不着清扫积雪了。

如果打通了运输道路,就可以保障城内的物资供应,还可以让寺庙和道观开放给流浪人口。

组织大户捐赠粮食和旧衣服,将那些乞丐和流浪者集中起来生火取暖,然后施粥保命。

只要能熬过这段时间,尽量少饿死几个人,就是胜利。

臣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半天,却发现他们的皇帝陛下在走神,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不由得面面相觑,都住了嘴,大殿中一时间无比安静,只余下外面呼啸的狂风暴雪。

刘志正在回忆滑雪板的详细制造工艺流程,忽然间发现气氛有异,蓦然回过神来。

却发现大家都在用颇为奇怪的表情看着他,不由得一愣,他的样子很特别吗?

轻咳一声,假装若无其事地接着说道:

“诸位臣子都说得很好,先罢朝吧,六部尚书和中书省大学士,秘书省大学士都留下来。

朕要与尔等再商议一下。”

这么冷的天,反正也商量不出什么结果,陛下既然体恤臣子,自然也没人会蠢到反对。

一时散了朝,外面的街道已经有城门校尉处的士兵,帮着清扫了一早上,这才能保证马车安全出行。

被点到名的臣子,随即跟随皇帝前往中德殿的书房。

里面早已燃起了炭火,不过刘志担心雪灾,已经吩咐将烧炭的数量减半,他年轻力壮的,又有皮裘保暖,即使硬扛也没事。

只是交代郾太后和贤妃两处不可俭省,必须保证供应,毕竟这两处一老一小,都是刘志最牵挂的人。

贤妃邓猛见刘志如此重视,便也在宫中组织捐赠旧衣服给民间,还特意禀告了郾太后,发动宗室和各世家大族一起参与。

此举立刻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称赞,许多王公大臣的夫人都踊跃参加,出钱出力。

就连郾太后也当面称赞她,不负贤妃之贤名。

同样的这一点也赢得了刘志的好感,最近两个月,他沉浸在田觅的温柔乡中,不能自拔。

甚至已经下诏将她由婕妤的位份,升至了修容,对待邓猛也比以前疏远多了。

要不是因为挂念着女儿刘华,恐怕去合欢殿的次数会更少。

这段时间邓猛也算比较低调了,除了处理后宫事务,侍奉郾太后和照顾女儿之外,便鲜少露面。

甚至也不在刘志面前晃荡,更没有任何刻意邀宠之举,与宠妃田觅之间,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往来。

既没有排斥打击她,也没有丝毫要拉拢的意思。

但现在雪灾严重,正在他忧心忡忡之时,邓猛却高调站出来募捐,为刘志分忧解难。

先不说效果如何,至少这态度就让刘志感动,心中顿时便涌起一股歉意。

说好的喜新不厌旧,雨露均沾,自己还是偏心了。

且说中德殿中,刘志当众宣布,有种从北匈奴的更北方,极寒地带传过来的雪橇和滑雪板,可以很好地解决运输和雪天出行问题。

这让众人立刻欢欣鼓舞,不用给道路铲雪,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出来,帮百姓们清理房顶的积雪,以免被大量压垮。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抗日之兵魂传说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花豹突击队终极战争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陛下,臣妾要宫斗三国之九原虓虎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纵马西域总关情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大明权谋录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穿越宋末,海上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