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且说西园之内,十几名主考官为了排名,口若悬河争论了半天,差点就要打起来了。

所有的文学作品中,最难评判高下的就是诗词。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心境和鉴赏水平,以及欣赏风格都有差异。

这也是刘志不赞成将诗词列入科举考试的根本原因,除了难以阅卷打分之外,也容易留下作弊的隐患。

目前这种形势反而更风雅,更容易让诗才出众的人,一举成名。

此时宫中的高层会议也已经差不多了,至于细节,自然是留待各部门自己去商议了。

散了会,刘志问左右伺候的人,这才知道原定两个时辰结束的诗词大会,到现在三个时辰了,还在争论不休。

看来他真是小看了这些文人的固执,于是立刻下了一道补充命令,考试名次不分先后,以姓氏笔画多寡为排序标准。

好与坏就留给世人自行去排吧,诗词的魅力本就在于顺应心境,打动人心,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所喜欢的诗词也一样会有区别,又何必生硬的非要分出个高下来呢?

几位主考官都快撸袖子打人了,幸亏刘志这道命令来得及时,不然今日还不知道怎么收场。

汉代的读书人和后世的文弱形象完全不同,君子六艺中就有骑射,那时代的文人喜欢仗剑游历天下。

豪侠之气甚浓,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时候也不少见。

考试虽然结束了,然而争论却并未停止,街头巷尾到处都议论纷纷,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第一。

可以说此次诗会,大大的提高了大汉人民对诗词的热情,虽然每次科举大考只有三十个名额,有点走偏门的意思。

但不管怎样,对于那些确实不擅长策论的人来说,至少还是多了一个机会。

很快,诗会的最终名额便送到了刘志的案头,连同那五十一首诗。

此刻他正在永安宫中,与郾太后同度中秋佳节。

于是宴会上便多了个谈资,一起欣赏点评这些佳作,至于那些朝堂纠纷,刘志从不会在母亲面前提起。

郾太后也基本不会询问朝政,更加不会横加干涉了,因此她在大汉臣民中的风评很好,是公认的贤德太后。

出席永安宫宴会的,都是自家人,后妃中只有皇后邓猛有资格出席,即便是宠冠后宫的新晋柔妃田觅,也无缘参加。

按照郾太后制定的宫规,举凡重大节日,春节、春分、中秋、重阳、冬至之类的节日,皇帝都必须陪着皇后。

这个制度主要是为了维护后宫之中的安定,彰显皇后作为正妻的地位和权威,也是封建社会阶级秩序的体现。

不过毕竟过节嘛,刘志也不会太小气,给后宫中所有的妃子都赏赐了礼物,就连太后和皇后也都有礼物赐下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对于感性娇弱的柔妃来说,再多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都比不上心爱之人的陪伴。

自从怀孕之后,越发变得多愁善感,常常临风流泪,对月伤怀,刘志也曾劝慰过几回。

只是他整日里忙于朝务,即便是心疼田觅,也没有时间经常陪伴,只能时不时的花点小心思给他送点自认为浪漫的小礼物。

另外一个怀孕的耿婕妤,刘志也没慢待,这女子性格落落大方,比较接近现代女性。

刘志对她更多的是欣赏,相处起来比较舒服,田觅虽然娇媚可爱,但总要他哄着宠着,久了也有点心累。

其余几个妃子他感觉一般,偶尔也会临幸,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传宗接代。

毕竟他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一个皇帝若是没有儿子,没有合法的帝国继承人。

对于自身和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当晚刘志陪着母亲放过许愿灯之后,这才与邓猛一起返回长秋宫。

长秋宫是规定的皇后宫殿,邓猛封后之后便搬了过来,刘志平时处理政务,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南宫中德殿,这样一来两人的距离反而更近了一些。

因为是中秋节,在东汉时期,原本叫做祭月节,晚上有祭拜月亮的传统活动。

帝后二人在院子里摆了香案,供了些菜蔬瓜果,然后对月祷告。

古代的节日气氛比较浓厚,仪式感强烈,刘志也认真地求了一回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类的。

反正,尽心了就好,作为现代灵魂,谁还真的指望一颗卫星会无所不能呢。

一回首,却见邓猛一袭紫衣,俏生生立于皎洁的月色下,双目紧闭,一脸的虔诚。

少顷,二人在院中赏月,刘志笑着问道,“你方才许了什么心愿?”

邓猛罕见地红了脸庞,“妾许愿想和陛下白头到老,不要像嫦娥一般中道分别。”

嫦娥奔月的故事,古已有之,西汉时便已经流传于世,所以邓猛才有此感叹。

朦胧如诗的月光下,刘志只觉得自己心中某处柔软的地方被击中了。

“你放心,我们是夫妻,定然会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

“携子之手,与之偕老……”

邓猛喃喃地念叨着这句诗,缓缓地靠在了他肩头,刘志伸手揽住她的肩,两人就这般默默无言地看着月亮。

一股温馨宁静的气氛,笼罩在两人之间,远远看去,感觉十分美好。

女官邓婉微笑看着这一切,偷偷打了个手势,让身边伺候的人离得远一点,给他们留下个安静的空间。

皇后的苦她都看在心里,难得今日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愿打扰了他们。

正在此时,外面有一名内侍匆匆而来。

“陛下,皇后,柔妃身体不适,突然晕过去了。”

两人皆是吃了一惊,无缘无故的,怎么就病了呢?

她怀着身孕,自然事关重大,刘志立刻和邓猛两人一起赶了过去。

长春殿中,已经有太医在仔细诊治,邓猛询问了一下,才知她是忧思过度,伤了胎气。

邓猛听了一阵无语,这女人已经分去了刘志一半的宠爱,却还不知足,偏偏整日愁眉不展的,也不知闹的哪样。

“还好情况不是很严重,吃上几服药,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应该就无恙了。

只是……”

太医欲言又止,小心翼翼地看了刘志一眼。

“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事关皇嗣,不可有任何隐瞒。”

邓猛见状皱眉道。

那太医得了此话,赶紧回道:“柔妃思虑太过,对养胎不利,若是长此以往,臣实在难以保证腹中胎儿的安全。”

若不把丑话说到前头,将来出了事,叫他如何承担得起责任。

他这么一说,邓猛倒不好说什么了,柔妃不过是希望能长得君王爱怜罢了。

这种心情她能理解,但……这是皇宫,面前这人是一国之君,不可能把满腔热忱只留给一个女人。

说来简单,可事到临头却难了,就是她自己,都是经历了许多之后,才渐渐想明白这些道理的。

刘志闻言皱了皱眉头,什么也没说,田觅的性格他了解,就是喜欢胡思乱想。

一时不禁有些头疼,这丫头,真是拿她没有办法,自己每天殚精竭虑,为了国事奔忙,现在还要为她担心,实在是有些心累。

邓猛聪明的没有吱声,这种事情她还真不好掺和,别到时候事情没有解决,反倒惹了一身腥。

“阿猛,对不住,要不你先回去吧,改日我再抽时间陪你。”

今日是中秋佳节,本应该陪在邓猛身边,但现在却要让她独守空闺,自然是有些愧疚。

早在听说柔妃病重时,邓猛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知道今日刘志无论如何也会留在长春殿了。

闻言大度地一笑,“陛下且放宽心,好好劝劝柔妃,妾那边不用记挂。”

说罢起身告辞而去,看着她在月光下冉冉而去的背影,刘志叹了口气。

三宫六院,也不是那么好享受的,他是不是为后宫操心太过了。

如此下去,若学别人有个千百名妃子,岂不是要累死?

一时柔妃服了药,缓缓醒来,看见身边的刘志,又不禁悲从心来,忍不住泪盈于睫。

刘志没办法,谁叫自己平时把她给宠坏了呢,如今真是自讨苦吃,只得又温言软语地又劝慰了一回。

好容易才让柔妃破涕为笑,一连几日刘志从中德殿回来之后,都停留在长春殿中。

直到她病情好转,心情也平复了许多,这才放心。

八月十六日,是举行殿试的日子,按照往年的规矩,大考甲等头十名,将在玉堂殿接受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从中挑选出前三名,作为本届大考的赢家。

今年的殿试题目和第一次相比,有了显着的变化,刘志考了他们对于移民边疆的看法。

考的是他们对于全国形式的大局观,对这次考试他寄予了很大希望,想从中发现能够独当一面的潜力人才。

最终,博陵刘佑以其出类拔萃的口才和政治观点,赢得了全场赞赏,拔得头筹,被钦定为魁首。

第二名,是渤海巴肃,此人亦是才能出众,探花照例是名容貌出众的青年俊杰,汝南郭亮。

此人是故太尉李固的学生,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忠肝义胆,当年李固被梁冀所害,暴尸夏门外。

郭亮当时还是个十九岁的少年,却领着一帮太学生,顶着斧头和血书到平城门外,向他和梁太后请命。

要不是半夜里刘志让人把他敲晕了给带走,这个性格倔强的少年恐怕性命难保。

事后,他赶赴李固的家乡,与其子一起,为恩师守灵三年,其忠烈之名早已传扬四海。

所以他参加本次科举考试之后,刘志一直很留意他的表现,见他成绩很不错,便在殿试时特意引导,给了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经过四年的沉淀,郭亮早已不复当日的鲁莽与冲动,变得沉稳了许多,深得刘志的赞赏,特意将他定为探花郎。

至此三甲出炉,紧接着便是宫中赐宴,打马插花游街,重演了一遍当年的风光热闹。

京师百姓,倾城而动,守得十年寒窗苦,一朝闻名天下知。

刘志要的就是这样的轰动效应,激励更多的读书人,前仆后继,大汉的基础教育虽然鼎盛,但却局限于世家阶层。

他要的是寒门崛起,是凡有井水处皆有人能够读书识字,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所以他大肆鼓励有教无类,鼓励各类特殊人才,都可以凭借本事上位,就是想打破儒家的垄断,重现百家争鸣的盛况。

当然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还是以儒家为主,若是允许其他思想哲学流派存在,就会难以统治,容易引起国家大乱。

现代人一提起儒家思想,就怒斥为封建糟粕,但在封建社会,儒家还是有着极其积极的思想意义的。

这一点无可置疑。

一番热闹过后,终归平静,中举的进士们便等待着吏部分配职务,由于早有准备,已经整理出全国上下许多空缺。

所以这一次分配非常顺利,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基本上全部搞定。

至于大考那天的突发事情,朝廷解释为是个意外事件,从舆论上把这件事情先平息下来。

毕竟那些背地里搞鬼的人,目的也就是为了敲山震虎,让刘志明白他们的能力和决心。

最好是皇帝能够知难而退,在土地政策和科举政策上进行调整让步,这样便皆大欢喜了。

只可惜从头到尾,刘志从未打算进行让步,反而偷偷的将禁军从边境调了回来。

年底之前,一场早在刘志和朝廷大佬预料之中的叛乱终于发生了。

之所以明知会有叛乱,而没有提前进行干预,其目的就是为了要这些人自己主动跳出来。

要么不动手,动手就是雷霆手段,这一次必须要让他们付出代价,否则始终都是隐患。

骚乱最开始从兖州城发生,那里的几大世家聚集了七八千名私兵,因为土地政策与当地的官府起了摩擦,最终发展成为有预谋的动乱。

就仿佛是一个信号,紧接着徐州和豫州,都有世家开始响应。

他们打着受压迫的旗号,攻击当地官府,要求皇帝重新调整土地政策,还他们一个公平。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抗日之兵魂传说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花豹突击队终极战争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陛下,臣妾要宫斗三国之九原虓虎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纵马西域总关情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大明权谋录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穿越宋末,海上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