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作为皇帝来到西京长安,首当其冲任务的当然是要去宗庙祭拜了。

因为大汉宗庙在南郊,侥幸没有受到当年的战火波及,保存完好。

以当时的唯心主义言论来说,这也是大汉能够国祚不断,再续山河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汉顺帝后来又在洛阳城郊修建了宗庙,但长安的宗庙毕竟是当年高帝所修筑。

乃是刘氏祖庙,具有无可辩驳的正统性。

皇帝祭祀是非常庄严肃穆的事情,按照传统和礼制,一年四季都有祭祀活动。

今年的夏祭,就选在长安了。

祭祀之前,皇帝必须沐浴斋戒三天,以示对祖宗和昊天的尊重。

这是刘志登基以来,第一次到长安祭祀宗庙和十一陵,自然十分郑重其事。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虽然也是高祖子孙,但毕竟不是直接嫡系传承,多少有些差强人意。

所以建国之初,刘秀便大举祭祀祖陵,借以宣示自己的正统性,安定民心。

在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帝在戎马倥偬之际,下诏有关部门会同长安官府修复被赤眉农民起义军毁坏的西京园陵,恢复封土,重建寝殿庙宇,栽种树木。

同年夏四月丙子,幸长安,始谒高庙,遂有事十一陵。

到了建武十八年,光武帝再次西巡长安,谒陵祭祖仪式与以前相同。

第二年,光武帝专门派遣官员前往西京长安,追尊汉宣帝为中宗,始祠昭帝、元帝于太庙,成帝、哀帝、平帝于长安。

建武二十二年的时候,光武帝又一次来到长安,祠高庙,事十一陵。

中元元年,时年已61岁的光武帝最后一次行幸长安,拜谒高祖长陵,并于此年追封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为高皇后,配祀高祖庙。

并将吕后的牌位也迁回了墓园,保留四季祭祀。

从此后,接连几代帝王登基之后,都会先来长安祭祀高庙和十一陵。

到了刘志继位,因为开始几年一直动荡不安,一直没有机会来谒陵。

后来虽然亲政了,可惜却政权不稳,根本没有条件来长安,好不容易掌握了军权,又忙于发展国家经济。

最近几年来,已经有好几位重臣上书,催促他前来祭祀。

汉代以孝治天下,刘志迟迟不来祭祀高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这次他终于决定来长安,朝廷上下都是欢欣鼓舞。

随同前来祭祀的官员,除了无此相关的宗正和太常寺卿以外,还有翰林院掌院大学士,太史令,太仆寺卿等等。

武职中京畿卫大将军,羽林军卫将军都随驾前来,刘志甚至提前传书,将离长安不远的镇西将军和镇北将军等人也召了过来。

其他诸如中常侍,卫尉等等,甚至还有两名尚书陪同。

长安京兆尹直接赶到扶风郡接驾,可见这次祭祀活动有多么的隆重。

汉朝的祭祀仪式有着完善的程序,并成为一种国家祭祀制度,一直到清朝灭亡时,郊祀活动基本上仍延用汉制。

祭祀所用牺牲,一般为牛、羊、猪,唯有在祭祀蚩尤时往往只用猪、羊。

先秦时期常用的人牲,在汉朝是不用的,除非遇到特别的祭祀活动,如战争,才会用俘虏来祭祀战死的英灵。

祭祀当日由太仆亲自为皇帝驾车,京畿卫大将军陪乘,名曰大驾。

其后分别为司马车乘,辟恶车乘,记道车乘,靖室令车乘,都为四马驾御的规格。

然后是象车、鼓吹乐队十三人,演奏规定的“祭祀歌”,如《安世房中歌》、《郊祀歌》等。

《郊祭歌》为汉武帝时期所创作的宫廷乐歌,刘彻命令才子司马相如作词、李延年配乐。

再往后是式道侯二人,长安都尉四人,长安亭长十人驾车,长安令,京兆掾史等等。

随同的各部属官,随从,掾吏等等浩浩荡荡,再加上护驾御史,谒者仆射等等,一眼望去,如一条长龙一般。

各种礼仪车乘如武刚车、九车、云罕车、皮轩车、闟戟车、鸾旗车、建华车,看得人眼花缭乱。

在此之后,是长安当地的名门世家代表,他们有幸被选中,随同皇帝祭祀,这自然是无上的荣耀。

因此个个都表现得庄严肃穆,尽管天气已经开始炎热,却全副厚重的礼服,无一人懈怠。

最后是一队队的罼?旗,御马队,十六副符节,华盖若干,刚鼓,金根车等等列满道路。

场面之宏大,让长安百姓们大开眼界,这样的事情,可是已经有二十好几年不见了。

如今长安城里的年轻人,根本没机会见识到,而那些曾经见过汉顺帝祭祖的中老年人,也一样感慨万千。

“先帝时可没这么大的排场,还是当今陛下有气势啊。”

这次祭祖的确规模宏大,花费也惊人,要不是这两年国家强盛了,还真负担不起,只能降低规格了。

说起各种祭祀仪式,在汉代那可是名目繁多,时祭、月祭、年祭,四季祭祀等等。

什么祭昊天,祭后土,祭太一、祭黄帝、祭蚩尤、祭祖,播种、秋收,节日,祈祷风调雨顺之类的。

规定必须举行的祭祀活动,一年之中就有二十五次之多。

其余因为特殊情况举行的临时祭祀活动,更是数不胜数。

汉朝皇帝大多数都热衷于祭祀,其中最夸张的便是汉哀帝了,据说他生病时,一年祭祀达到三万七千次,平均每天一百多次。

这数字足够让人瞠目结舌,当然这些祭祀活动并不是他亲自举行的,西汉时流行巫祝。

到了东汉禁止使用巫术,祭祀改为由正规的礼官举行,何况东汉本身也没有西汉那么热衷于祭祀。

刘志即位以后,由于并不敬畏鬼神之说,因此除了规定的礼仪活动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废除了。

不过祭祖活动毕竟与其他的不同,对于大汉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尤其是刘志是以藩王之身继位,更需要这种仪式来奠定自己的正统地位。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一生之中除了祭祖之外,还有一个意义非凡的祭祀。

那就是岱宗的封禅大典。

泰山封禅,源于古代帝王封禅祭祀,是古已有之的礼仪。

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史上第一位封禅的皇帝,便是秦始皇,他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东巡郡县。

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下,商议封禅的典礼,以表明自己是受命于天的皇帝。

儒生们的议论各不相同,难于施行。于是他绌退所有的儒生,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礼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此后第二位便是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元封元年三月,武帝率群臣东巡,至泰山。

派人在岱顶立石,之后,东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禅礼仪。

此后,汉武帝又曾五次来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但史记对此却语焉不详,司马迁父子二人因为各种原因,都未能随行,这是他作为太史官的终生遗憾。

临终前其父司马谈“执迁手泣”,悲叹,“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边夫”(《太史公自序》)。

武帝之后,汉朝皇帝只有光武帝封禅,他于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率群臣至奉高。

遣派役夫一千五百余人整修山道,驺骑三千余人在登封台上垒方石。

二十五日禅梁父山,改年号为建武中元。

封禅大典,于帝王来说到底有何意义?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封禅可说是最盛大,但也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

民初疑古派的史家甚至认为,这纯粹是战国至秦汉间,齐儒凭空杜撰,并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

实际上封禅的目的,在于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祷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更要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

其实质则为巩固皇权,粉饰太平,带有一种君权神授的意味。

这种明显带有夸耀自身政绩的行为,可不是任何帝王都有资格举行的。

史上可以明确考证,真正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中国皇帝,一共只有六位:

秦始皇帝赵政、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唐高宗孝皇帝李治、唐玄宗明皇帝李隆基和宋真宗元孝皇帝赵恒。

除了没有自知之明的宋真宗,其余五位皇帝,要么就是有开疆扩土之功,要么就是有拨乱反正之绩。

如果仅仅从开拓疆土这一点上来说,刘志自认为也有资格举行封禅大典了。

不过他觉得作为穿越者,连自己本身对国家的期望都还远远没有达到,现在就去封禅的话,只能说也是个好大喜功之辈了。

所以说,这一点他目前还从未考虑过。

至于以后会不会去,那就要看将来他能将大汉建设成什么样子了。

祭祀活动举行了三天,方才结束,从上到下都折腾坏了。

刘志休息了两天才恢复过来,派人召来皇甫规、张奂和段颎三人入宫。

后世赫赫有名的“凉州三明”,终于聚齐了。

这三人中,张奂还是首次面圣,皇甫规早年间曾入京师洛阳觐见。

而段颎更不必说,是最早追随刘志的功臣之一,权臣梁冀就是他亲手处决的。

因了这层关系,他与刘志之间的关系也最亲近,多年以来,二人除了公务之外,一直都有私下信件往来。

刘志对皇甫规这样的儒将,亦是十分欣赏,他是边疆诸位将领之中,杀伐最轻的一位,向来主张恩威并重。

所以刘志将他放在了北匈奴,就是希望能够促进民族融合,缓和两族之间的尖锐矛盾。

很显然,皇甫规也没有令他失望,这么多年来,他镇守北疆,成效斐然。

三人中,最没存在感的就是张奂了,其实此人精于兵法,擅长作战,只是大汉如今太平得太久了,令他没了用武之地。

此次皇帝在长安祭祖,忽然将他们三大将领召回来,在有心人看来,绝对是陛下要用兵的前兆。

只是大汉如今疆域广阔,又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朝中许多文臣的内心,都很反对出兵。

毕竟如今的情况与当初有了天壤之别,既没有人能够威胁到国家安危,也没有人必要再扩张土地。

不过皇帝并没有公开宣告有开战的意图,因此他们也暂时隐忍不发,拭目以待。

见到三位将军,刘志不疾不徐地与他们寒暄了几句,便直接开宗明义,指着地图说道。

“诸君请看,大汉的疆域图,看起来像什么形状?”

这话问得蹊跷,也问得大有玄机,三人中段颎性格最鲁直,说话也最没有忌讳。

“臣觉得……若除开南洋,看起来很像块马蹄铁。”

“哈哈……说得好!”

刘志拍案笑道:“就是像块马蹄铁,朕左看右看,都觉得有些碍眼,不知道三位将军有何感想?”

这话简直不要太明显了,皇帝陛下想打仗,对闲置已久的将军们来说,自然是个好消息。

“陛下的意思,是想攻打发羌和葱茈羌?”

段颎眼睛一亮,他是个地道的武人,这几年马放南山,早已闲的蛋疼。

葱茈羌与他镇守的西域相邻,若是皇帝有意讨伐,那么他肯定是当仁不让了。

所谓的发羌等地,就是如今的青藏高原以及川西和黔西北一带,那里占地广阔,却又地形复杂险恶。

长久以来,只有一些羌族部落零散地分布在那里,由于大多数都是崇山峻岭,攻打困难。

关键那里还是地广人稀的不毛之地,用兵代价极大,而收效甚微,根本不成正比。

因此自秦汉以来,从未有过对西南用兵的先例。

这个情况,刘志作为皇帝,不可能不清楚,既然他能提出来,自然就有必须要打的理由。

当然,这不是作为大汉将军该考虑的事情,他们只需要惟帝王马首是瞻,指哪打哪就行了。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曹贼休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永恒家园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大乾六皇子公子无期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是袁蜜水开封府胥吏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女帝太监最柔情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