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初刘志之所以进行官制改革,主要还是因为彼时的大汉朝廷制度混乱,政令不通。

是一个从奴隶社会过渡而来,不完全的封建社会。

所以当初他改革的方向,也是朝着后世唐宋明等盛世制度靠拢,里面捎带了一些现代理念。

可以说是个以封建制度为主体的大杂烩。

但封建君主制度有个最大的漏洞,一个国家的好坏,完全系于皇帝一身。

遇到励精图治的明君,便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可一旦遇到个残暴不仁的昏君,便将生灵涂炭,国破家亡。

制度定得再完美,又有什么用,只要皇帝金口一开,说推翻就能推翻。

可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就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哪怕自己费尽心机,教育好了儿子,可孙子辈呢?

其中只要出一次差错,或者一次意外,就会前功尽弃。

在他穿越之初,绝对不是个会为国为民考虑的好皇帝,他当时的想法也很单纯。

就是要摆脱傀儡的身份,摆脱笼罩在头上的死亡阴影,能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之中。

好不容易扳倒了面前的几座大山,亲政之后却发现国家积贫积弱,岌岌可危。

再加上他知道历史走向,东汉王朝已经穷途末路,很快就会彻底结束。

如果连国家都不存在了,那他这个皇帝又会是个什么下场,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他一直非常有危机感,十分迫切地想要改变国家现状。

以他当时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底蕴,眼界绝对算不上有多开阔,何况当时来自朝廷内部的阻力太大,只能一点点地去改变。

最开始,他几乎就是直接剽窃后世的做法,完全照本宣科,非常生硬的照搬过来。

例如科举制度,例如吏治改革等,但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这些制度与东汉之间,水土不服。

从此后,他便走上了抄作业,然后进行本土化的道路,如后来的土地改革,官制改革等等,都是典型。

这二十年来,他不断地去完善这种制度,使得国家的运转越来越顺畅。

国家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在他生病之前,他甚至有些志得意满,觉得自己虽然比不上唐宗宋祖,但也超过文景之帝了。

可自从病危之后,他痛定思痛,忽然就觉得,大汉的繁荣就仿佛浮沙聚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轰然倒塌。

眼前的一切成就,都是如此的脆弱,只要一场意外,庞大的国家就可能变得四分五裂。

二十三年来的皇帝生涯,让他的眼界和思想境界,都得到了无限提高。

现在的他看问题,不再是那个初登基之时的普通人了。

对于这个国家的走向,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时候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明明带着后世的新思想新观念,为何就会成了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呢?

封建制度的优点与弊端,早已一目了然。

他一个穿越者,最大的优势不就是拥有超越时代的大量资讯吗,为什么一定要局限于哪一种特定的制度呢。

被他改造了这么多年,大汉人的思维方式早就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今虽然还是以孔孟之道为主,却已经参杂糅合了许多思想,成了一个大杂烩。

尤其是那些还在学校里的少年人,思想观念比上一代激进了很多,特别是格致学的兴起,让很多年轻人开始追捧无神论。

说起无神论这个东西,并不是他来了之后才有的,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时代便已经萌芽。

荀子,韩非等等都是无神论思想的先驱,到了秦汉时期,无神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中几个主要的代表人物,为司马迁、扬雄、桓谭、张衡等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特别是东汉的王充,在继承和发扬了前人反神学斗争的思想之后,总结出元气本原论和万物自然生成论,这两个基础理论。

肯定了天道无为,对以董仲舒为代表的谶纬神学目的论,展开了全面批判。

从而真正意义上建立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理论体系。

王充的思想在其着作《论衡》中得到充分表述。

王充以天道自然无为否定天道有为,论证了天为物质实体,否定天居有自己的意志。

又以万物自生的自然论,否定“天故生人与物”的目的论。

在此基础上批判符命、天人感应与谴告说,用自然命定论批判神学天命论与报应论。

他的思想在当时来说十分大胆,也非常叛逆,但不得不承认,也影响了一些具有批判精神的文人。

毕竟此时离诸子百家的时代还不算太远,许多思想流派都在世间流行。

这种思想,和主流的天人感应学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对封建君主制度,君权神授的理论,发起了冲击。

所以在后来遭到了统治阶级的严厉打击,甚至是赶尽杀绝。

刘志登基以后,表面上还是尊崇了董仲舒那一套,只因为当时的情况下,君权旁落,世家阶层大有凌驾之势。

因此他必须尽快确立起皇帝的绝对权威,而最快的捷径,就是利用神学。

那时他将天师道立为国教,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服务。随着天师道的迅速传播,他也将之利用到了极致。

但现在,他准备亲手推翻这一切。

随着格致学的普及,也引发了文人们对于天道本源的思索。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神鬼之说产生了疑问。

可刘志觉得,就像后世网络之上所调侃的一样,神学的尽头是科学,而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所以,神学与科学,原本就可以在某种层面上融洽相处,关键是要调整目前神学的教义,使两种思想观念不再严重冲突。

如果新的观念能够兴起,对以后的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也大有裨益。

但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针对社会制度来说的,既然感觉到封建制度不可靠,就没必要死守着。

可要如何改革,才能最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保存自己宗族的利益,使之长治久安呢?

刘志翻来覆去思考了很久,无论是后来的君主立宪制,还是资本主义制度,或者是社会主义制度……

没有一个能够完美契合目前的社会。

从封建制度突然跨越到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中间的跨度实在太大。

别说贵族阶层无法接受,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也跟不上,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跟不上节奏。

按理说过渡性的君主立宪制,应该是最符合发展规律的,但他思来想去,仍然觉得不妥。

君主立宪制,等同于将权力直接奉送给内阁,架空了皇帝。

如果内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都能达到那种高度也罢了,如今的内阁大臣中,还有相当多的老思想。

一旦皇帝沦为摆设,别说社会进步了,搞不好他们立刻就会陷入争权夺利,整个制度倒退回东汉前期。

按理说,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应该是共和制,后世的社会主义也是共和制的一种。

此时的古罗马,就是古典民主共和制国家,出现了高度的繁荣和发达。

在古典共和国里,人民能够得到自由,贵族和平民的利益能够得到平衡。

但如果社会不是按部就班地发展,而是一步到位,思想观念无法配套的话。

这种自由就会被得到滥用,变成目无法度的混乱,就像古罗马即将到来的内乱一样。

那么,能不能有一种制度,将君主制和共和制统一起,形成一种平衡呢?

这让刘志不禁想到了二元君主制,与其他制度相比,它似乎已经是最接近目前社会发展的制度了。

严格来说,二元君主制其实也属于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共同组成。

但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在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中,虽然还保留着君主,实际上只具有个象征意义,没有了任何实权。

而二元君主制却不同,世袭君主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拥有实权,由君王任命内阁成员,政府对君主负责,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

也就是说,君王依旧是国家的主宰,但内阁和议会又会对其形成制衡,两边相辅相成,都不能为所欲为。

按照后世的理论,二元君主制是封建国家在效仿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中,形成的过渡性政体形式。

也是资产阶级与帝国统治者妥协的结果。

可现在,资产阶级完全没有成长起来,甚至还是在萌芽状态,更谈不上妥协了。

但大汉迅猛发展的工商业,几乎都掌握在世家阶层和新兴的商人手中。

这两个阶层,都在拼命通过科举制度,想跻身官场,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但由于世家根深蒂固,新兴阶层哪怕发展迅速,仍然难以与之抗衡。

所以他此时进行二元君主制改革的话,其阻力可想而知。

那么要消除这种巨大的矛盾,就只有在制度上进行改变,不能生搬硬套,照抄后世的制度。

为此,刘志觉得应该先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听取多方意见之后再说,此事绝对不能操之过急。

等到荀爽从扬州回来,已经到十月了,那边目前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秩序。

虽然在这场双重灾难中,损失了不少人口,但并没有对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加上近年来底子比较雄厚,因此重建起来十分迅速,和二十年前的那场灾难相比,在应变能力上已经有天壤之别。

接下来扬州的压力仍然不小,抓紧秋播,巩固被损坏的水利工程,重开漕运和集市。

从前扬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但长达半年的灾难,使得如今的船只,都绕过了扬州,直接进了北方港口。

所以,对于扬州来说,不仅仅是恢复正常生产那么简单,还必须要抢回丢失的商业中心地位。

刘志下诏书对此次救灾的有功之臣,都进行了表彰,岑晊这次表现积极,应对及时,被记功一次。

这对他以后的升迁大有好处,岑晊意气风发,有心在扬州牧这个位置上大干一场,将来也要成为像荀爽和陈寔一样的肱骨之臣。

刚回到京师的荀爽,就去中德殿向皇帝复命。

刘志仔细听取了他的工作汇报,也很肯定他们的成就,平心而论,这次救灾工作,他们完成得十分完美。

在现有的水平和制度下,这已经是最佳结果了。

“慈明,我有件事情,一直都在考虑中,上次病危之际,朕忽然间发现。

国家的安危完全系于帝王一身,实在是一连十分危险的事情,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荀爽是个不世出的天才,而且他思想活跃贯通古今,在一众大臣之中谢俞金靖派与保守派之间。

因此刘志才会首先询问他的意见,如果连荀爽这样的人,都不能接受改变的话,那么他的计划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这个问题可以说十分的敏感,换成任何一个老奸巨猾的臣子来说,都会想办法打个哈哈,绕过这个话题。

但荀爽不同,他很快就意识到,陛下是真心问及,并没有任何试探他的意思。

低头想了想,荀爽有些迷茫的摇摇头,“之前臣也曾经考虑过,但总是想不出一条合理的解决之道。”

“我倒是有个想法,能否启动外庭的紧急会议制度,当皇帝无法签署命令之时,就自动由外庭议会接管。”

刘志的说法让荀爽一愣,其实这就是日后议会制的雏形,但此时听来,未免有些惊世骇俗。

尤其是说这话的还是皇帝本人,更让人有种荒诞不经的感觉。

“外庭紧急会议制度?”

荀爽有些目瞪口呆,难道陛下不担心被外庭架空自己的权利吗?

这个紧急会议制度听起来似乎对皇帝本人很不利,一旦被外庭滥用的话,甚至可以干涉皇帝的命令。

“当然,这个紧急会议制度,还需要进行规范和限制,不管他们得出什么样的结果,皇帝都具有最终的否决权。”

这么听起来还稍微靠谱了点,但荀爽依然觉得有很多地方不明白。

“臣想请问陛下,紧急会议制度触发的条件是什么,又由谁来进行监管?”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曹贼休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永恒家园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大乾六皇子公子无期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是袁蜜水开封府胥吏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女帝太监最柔情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