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改元建制,扬帆东渡,这些标志性的举动背后,却是加倍的繁忙。

内政事务虽然上了轨道,但远还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候,就算不考虑那些新制度,单是消化、适应王羽搞出来的诸多新生事物和新思想,就足够将军府的幕僚们忙上几年了。

再考虑到东渡计划一旦像王羽所预计的那样展开,内政官员们只觉未来一片黑暗。可也没办法,谁让他们摊上了一个喜欢当甩手掌柜,偏偏又有很多奇思妙想的主公,以及一位以勤勉和耿直而着称的丞相了呢?

名义上,田丰只是冀州刺史兼将军府长史,可改元的事情确定之后,将军府上下无不将这位政务工作的首脑当做了未来的执宰。时代的习气和惯性毕竟是强大的,就算王羽说了不称帝,但人们还是不自觉的用从前的模式来代入。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那位诸葛小哥不挑毛病了,让内政官们长长的松了口气。

提前找到漏洞虽然是好事,但所有漏洞不分先后的暴露出来,一转眼事务就堆积如山的感觉实在太恐怖了。

这种感觉几乎横亘了初平三年的下半年,哪怕是过了新年,偶尔回想起来,依然让人不寒而栗。没了这位小爷找茬,大伙儿不仅仅是松了口气的问题,能因此多活个一年半载的都说不定。

诸葛亮消停,当然不是因为找不到毛病了。挑毛病本来就比建设容易得多,青州内政本就是在摸索中前进的,他的思维又非常缜密。想挑毛病还不简单?一挑一大把。

之所以消停下来,是因为他的兴趣开始转移了。诸葛亮的注意力转向了青州的军略。

其实,青州的重心也在向军略方面转移。

内政的框架已经搭起来了。不足和缺陷,都只能等到日后慢慢磨合,是个水磨工夫。另一方面,树欲静而风不止,王羽虽然有意止息干戈,但其他人却不会坐以待毙,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着,为天下带来新一轮的动荡。

面对新的变化,青州当然不能固步自封。满足于目前为止的强势,积极应对才是王羽的风格。从成山回来后,王羽连续召开多次军议,议题就是如何面对目前的变化。

这种会议,当然就不会和内政一样,随便的昭示于众了,可靠性不足的人,是不可能参加的。

泰山书院的军事学院虽然也会讨论时事,拿到机密资料。,不过他们拿到的机密资料,往往都是时效性比较差的。

比如虎牢关之战、阳人之战,亦或曹操与徐荣的成皋之战。孙坚与徐荣的梁东之战,内容都很详尽。从战前的态势,到双方战前的部署。再到交战后战术、运筹,对地势的利用等等。应有尽有。

当时的青州军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就算解密的详细些。也不会有泄漏机密之虞。而且徐荣当时的运筹,他的亲兵都很清楚,资料确实也比较确切。

在那之后的战役,泰山书院拿到的资料,和其他诸侯所知的就没多大不同了。从河北大战开始,骠骑六军就已经成型,每一场战斗,都是对战术思想的完善,如果随便就解密当时的运筹情况,很容易被高人看破虚实,加以针对。

王羽是不会轻视那些虎视眈眈的敌手的曹操、孙策、郭嘉、周瑜……哪个不是足以搅动天下风云的俊杰?

当然,诸葛亮虽然可靠性存疑,但王羽对他的看重毋庸置疑,只要他有这个愿望,并且愿意付出一些代价比如签订保密条款,保证五年之内不离开青州什么的,想列席倒也问题不大。

除了诸葛亮之外,新来不久的庞统、魏延都得以列席,再加上贾诩、黄忠、赵云,以及王羽特意从魏郡召回来的徐庶、鲁肃等人,军议的规模和档次,顿时大大的提高了一个台阶。

唯一的遗憾就是,太多未成年了。

除了贾诩和黄忠之外,年龄最大的就是刚刚二十二虚岁的徐庶和鲁肃,其次是十八岁的魏延,十七岁的赵云、潘璋、马忠,十五岁的庞统,再有就是十三岁的诸葛亮……

用贾诩私下里的吐槽来说,这哪是军议么,根本就是托儿所么这也是青州新兴的机构之一,职责介乎于后世的小学和幼儿园之间。

吐槽归吐槽,其实贾诩对这个阵容还是相当满意的,特别是对能极大的分担他的工作的几个人,他更是报以了极大的友善和热情。

其中他最看重的反倒不是得意弟子庞统,亦或机变百出的徐庶,而是诸葛亮。

贾诩认为,以诸葛亮现在表现出来的特质,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位比田丰还要勤勉的幕僚,而他在军略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同样比田丰高。有了这么个助手,他今后还用担心工作繁重的问题吗?

因此,贾诩现在最热切的就是盼望诸葛亮长大,只要十八……不,十五岁就足够了!

王羽对此既惊讶又好笑,笑的当然是胖子的惫懒,惊讶的则是贾诩的看人眼光。三国时代,诸葛亮是不是智谋第一,后世可能还有争议,但无可争议的是,他的勤勉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要知道,这位可是事无巨细,必躬亲之,最后活活累死的!

贾诩憧憬于美好的未来,王羽陶醉于群英荟萃的现状,多少有些心不在焉,而在场的一众年轻人无一不是当世俊彦,才智高绝之辈,对王羽固然是敬佩有加的,但彼此之间多少会有些不大服气。

这不,王羽走了会儿神,这边就吵起来了。

“兵者,诡道也,吕布攻兖州。是受了陈宫的教唆,他的本意是洛阳和兖州兼得。趁势攻灭曹操。结果陈宫算筹不如郭嘉,棋差一招。功亏一篑,虽然取了东郡,但却丢了洛阳,一进一出,看似脱出了牢笼,实际上却是实力大损!”

魏延黑着脸,瞪着诸葛亮,大声道:“敌疲我打,有何不妥?羽林、泰山二军陈兵边境。成钳制之态势,数万将士枕戈以待,吕布先损兵力,又折士气,此时不攻,难道一定要等到他恢复元气,反而来图谋我青州才能反击吗?”

“魏将军差矣。”诸葛亮手里没有扇子,但在王羽眼中,少年悠然自若的神态。和小说里的那个头戴纶巾,羽扇轻摇的诸葛孔明似乎是重叠的。

他向王羽拱拱手,淡然说道:“明公百战百胜,威名播于天下。此乃天时;攻灭袁绍,占据河北,则是地利;推行新政。施惠于民,青州军民皆有效死之心。即便是东渡出海这样九死一生之事,明公一声令下。依然应者云集,是为人和也……”

“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而明公三者皆得,所差者,不过时机而已。乘虚攻灭吕布未必很难,但若妄动兵锋,激起各路诸侯的敌忾之心,到时大战连绵而起,岂不有违初衷?”

魏延满面讥嘲,冷哼道:“照你这么说,就等着敌人自行溃灭,又或纳头而拜不成?”

诸葛亮毫不示弱,反唇相讥道:“青州席卷天下之势渐成,此时正当厚积薄发,魏将军只求一味攻伐,智者不取也。”

魏延大怒:“笑话,自古争天下,谁不是寸土必争?难道讲究些虚头巴脑的天时地利,就能慑服群雄不成?你这小子先前就一味找茬挑刺,莫不是刺探军情的奸细么!须知,主公宽仁,不与你计较,某眼里却是揉不得沙子的!”

说着,他撸起了袖子,亮出了拳头。

诸葛亮怡然不惧,冷哼道:“哼,说不出道理,就要动粗么?”

“好了,好了,文长不要焦躁,孔明也少说几句,就事论事,心平气和就好,一家子,干吗搞得这么剑拔弩张的?”徐庶出来做和事老了。

他本来也有心发表一下意见,可还没说几句,这二位就吵起来了。眼见王羽神游天外似的不说话,贾诩笑眯眯的不知道想些什么,黄忠一副眼观鼻,口观心的模样,没奈何,在其余人当中年纪最大,资历也是最深的徐庶就只能出来打圆场了。

“谁跟这个奸细小子是一家人?明公?教了你这么久,好歹也得叫声师尊吧!”魏延不依不饶。

“明公自己都认可,先前是与亮平辈论道,怎地到了你嘴里,就说得如此不堪?奸细?从荆州来青州当奸细?世上岂有这种道理?”诸葛亮也很火大。

“越是深谋远虑,就越是其心可诛!”

“少拿你那没根据的阴谋论往我身上套,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徐庶只有一个人一张嘴,劝住了一个,劝不住另一个,一时间也是头大如斗,心里纳闷:从前在鹿门山的时候,孔明那叫一个老成,十岁的孩子,搞得跟二十岁的青年似的,别说吵架了,连脸都没跟人红过,怎么一遇见文长,就变成斗鸡了呢?

文长也是奇怪,他性子虽然有些偏激,但也并非不识进退之人,平时与人相处,都算和善,怎么就总是针对孔明呢?

两人一见面就吵架,几乎都快变成规律了……最要命的是,主公为啥也不管管呢?

一边劝架,徐庶一边将求助的目光投向王羽,一看王羽表情,心中更是哀叹不已:主公岂止是不管啊,他压根就是看得有趣,兴致勃勃哇!

回顾同僚,徐庶也只有叹息的份儿。

潘璋、鲁肃正跟着起哄呢,潘璋站在魏延一边,鲁肃站在诸葛亮一边,吵得不亦乐乎;赵云和马忠倒是没起哄,但冷不丁也会吐几句槽,每每都切中要点,不过没有止息干戈的作用,反而使得双方争吵的jiliè程度不断升级。

也就是庞统老实厚道,一脸焦急的帮着自己劝架,怎奈他不善言辞,口舌笨拙,往往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劝了半天,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明白,急得满脸通红。

徐庶一看,得,他也不劝了,先安慰安慰庞统再说。赵云被太史慈带坏了,指望不上了,庞统已经是硕果仅存的厚道人了,可不能再被这些不靠谱的家伙给影响了。

众英杰吵得热火朝天,搞得门外的侍卫都忍不住交头接耳的议论,探头探脑的张望。高踞帅位的王羽却不动如山,一脸的泰然自若。

眼见着一波高峰过去,他侧侧脸,一脸得意的向贾诩问道:“文和,我军的后起之秀如何?”

贾诩一脸郑重的回答:“英才济济,和衷一堂,诩为主公贺!”

王羽哈哈大笑,另一边的黄忠终于拿不住架子了,吹吹胡子,翻了个白眼:上梁不正下梁歪,搞半天,根子在这儿呢!(未完待续……)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极品小侯爷明天下历史追光者秦皇纪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二十七载李辰安钟离若水大唐:开局成皇子,被李二曝光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我的帝国无双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1840印第安重生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无限之应聘者刀笔吏寒门枭士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红楼之万人之上大唐第一少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亡命之徒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重生之宋武大帝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逆天换明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重生于康熙末年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