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沉阁老,将士们打扫战场发现了宣大边将的旗号,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武锐一边说着,一边把缝有姓氏的战旗交给沉忆辰,脸上神情有些凝重。

土木堡之战后,各路兵马云集京师,确保皇帝跟帝国中枢的安全,却把伤亡最为惨重的九边给忽视了。后来景泰帝朱祁玉虽然命广宁伯刘安督造烽燧堡垒,但兵源补充依旧慢了一拍,极有可能出现边堡如同义州城这样被突破攻陷。

宣大防线有定襄伯郭登跟昌平侯杨洪坐镇,后又有忠国公石亨总兵九边,理应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沉忆辰同样是满脸疑惑,大明正统、景泰两朝名将,现在几乎全部都镇守在边关,也先不在的情况下这都能突破宣大防线,那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难道边关军镇糜烂如斯?

那要不要向朝廷上疏一封问问情况?

面对武锐的建议,沉忆辰摇了摇头道:暂时不宜过问,先整顿兵马回义州,博罗纳哈勒逃脱后定然是去驰援也先,朱都督没有机动兵力,防务压力会很大。

回防义州是一方面原因,沉忆辰不愿上疏另外一方面原因,就在于他心中很清楚朱祁玉忌惮自己,更不应该把手伸的太长惹来猜疑。

另外忠国公石亨是个心胸狭窄之人,万一宣大防线没发生什么事情,亦或者事情不大被隐瞒了,沉忆辰这封上疏送到朝廷后,就很容易把事情给闹大,形成对石亨个人领军能力的质疑。

沉忆辰在朝廷中枢混了这么多年,可没有于谦那样耿直跟刚正,适当的圆滑避免树敌还是有必要的。

是,末将明白。

武锐拱手领命,不在这件事情上多言,确实宣大防线名将云集,并且都经历过数场大战考验,理论上不应该出现什么问题。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支明军斥候小队从远处奔赴而来,从衣着穿戴上来看应该是辽东军。

见过沉阁老,小的奉朱都督谕令前来传递军报。

辛苦了,拿过来吧。

沉忆辰点了点头,伸手接过了军情文书,并且随口问了一句:义州城可还安好,酋首也先没什么动作吧。

回禀沉阁老,酋首也先凌晨时分已经从义州城突围,与蒙古援军汇合后向北方逃去。

什么?

听到传递军情的斥候禀报,沉忆辰直接愣住了,连手上的书信都没有继续拆开。

博罗纳哈勒残部向东逃亡,选择去驰援被围困的也先,举动是在沉忆辰的意料之中。可是义州城外围同样有着六万大明将士,围城这么多天过去诸如拒马、栏杆等等防御工事,时间上应该足以修筑完善。

加之对于朱仪的指挥才能沉忆辰是认可的,理论上不至于被也先给突围出去,至少不会如此轻松的逃脱,难道说其中出现了什么重大纰漏?

义州城足足有六万大军,也先怎么可能一夜之间轻易逃脱,朱都督没有防备博罗纳哈勒的残部吗?

沉忆辰想来想去,唯一的可能就是大公子朱仪被博罗纳哈勒袭营,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导致部署崩溃,给了也先趁机突围的时机,否则断然不可能六万明军在工事的辅助下,挡不住城内的三万瓦剌骑兵。

回沉阁老,义州城没有六万大军,仅有四万还在围城,另外两万被朱都督紧急号令退守宁远城。

那为何要派出两万人退守宁远城?

沉忆辰这下完全迷湖了,宁远城自己还抽兵到了义州围城,朱仪却来个反其道而行之。酋首也先率领的两支最为重要的兵马,全部都已经捕获行踪,还有必要这么着重防守后路吗?

小的不知,朱都督应该在军报中有详

细描述。

忠国公战败导致辽西走廊危急的消息,朱仪为了保证围城的士气跟军心,仅仅通知了主要将领,底层将士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听到传递军情的斥候提醒,沉忆辰勐的反应过来,赶紧把手上的军情打开仔细扫了一遍,这才明白后方发生了什么。

真他娘的荒唐!

看完之后沉忆辰当即怒骂了一声,把在场的将领都给吓了一跳。

要知道官场身居高位之后,讲究的就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更别说这种毫不遮掩的骂娘。沉忆辰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粗鲁过,如果不是朝廷中枢过于混账,他也不至于动这么大的肝火。

毕竟打不过是一回事,非战之罪输的憋屈,又是另外一回事!

向北,怎么了?

一旁的李达看到沉忆辰怒气冲冲的模样,赶忙开口问了一句。

朝廷克扣宣大边军的加饷,用来发放拖欠的宗室俸禄,导致忠国公石亨出征失利,两万多边军将士倒在了兀良哈三卫的驻地。

我们刚才发现的明军甲胃跟旗号,就是鞑虏们斩获的战利品,朝堂之上真是一群尸位素餐之辈!

越说沉忆辰感到越气愤,明军这种战时克扣粮饷的行为,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在王朝末期要亡国才会出现。现在国库确实有些紧张,却远远没到需要拖欠边军加饷的时候,难道陈循、金廉,乃至于景泰帝朱祁玉,不知道这样做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吗?

后世流传着一句玩笑话,叫做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何处有满饷?关外汉八旗!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这句话还真就不是什么玩笑,明朝后期拖欠粮饷真是属于普遍行为,可以说就没有满饷的。哪怕最为精锐的抗倭戚家军,都因为讨要月饷被诓骗到演武场集体屠杀。

没错,就是江南抗倭后远征朝鲜归来,名义上为国征战应该享有英雄待遇的戚家军,遭遇到却是身死人亡的下场。

仅在《明史·王保传》中留下来这么一句话,蓟三协南营兵,戚继光所募也,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

不过沉忆辰这番指责跟不满,要是被陈循跟金廉等人知道了,估计心里面也有些冤。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忠国公石亨会那么勇勐,亦或者说会如此莽撞,领着几万人就到塞外干仗。

如果事先知道的话,估计再怎么国库空虚,也会想想办法先从其他地方匀点钱出来。

听完沉忆辰的描述,在场的明军将领同样义愤填膺,中枢大臣们身居庙堂之高,压根就意识不到底层士卒每月到手饷银仅够裹腹。这一份加饷发出来,意味着他们能让家人吃上一段饱饭,沾上一点油腥,亦或者能给孩子买上几块甜食。

相反大明的宗亲王爷们,他们差这一口米粮吗?

只不过受限于武将身份,他们无法像沉忆辰这样直接骂出来,只能硬生生的把怒火给压在胸中。

沉阁老,也先向北突围,南面有兀良哈三卫集结的八万带甲战兵,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是驰援宁远城还是先回义州城?

武锐毕竟跟地方以及边关将领不同,他经常随着成国公朱勇居住在京师,对于朝廷中枢文官集团漠视边关将士的行为,早就已经见怪不怪。

光靠着愤怒,无法改变整个体制文尊武卑的传统,只能期待随着公爷的复爵,以及沉忆辰这种掌武事的文官站上权力巅峰,才能切实的体会到底层将士的疾苦,从而在待遇跟地位上做出改变。

现在当务之急,就打赢这场征讨兀良哈三卫的战争,让沉忆辰拿到开疆战功平步青云!

面对武锐的询问,沉

忆辰脸上流露出凝重的神情,脑海中疯狂思索着如果自己站在也先的立场上,下一步又会做出怎样的行动。

思索许久过后,沉忆辰才缓缓开口道:我们不去宁远城,也不去义州城。

那去哪里?

就从察哈尔草原转移,奇袭兀良哈三卫的八万带甲战兵!

沉忆辰神情中流露出一抹狠厉,自己率领着大明征讨军全部骑兵部队,机动转移上不输蒙古人。与其被也先牵着鼻子走,那还不如学习后世一位伟人的战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这么多年敌对下来,沉忆辰不敢说自己完全摸透了也先,至少对方的秉性跟行为特征,能猜测个八九不离十。

蒙古军主力在草原上战败,绰罗斯部族兵马全军覆没,义州城没占领几天就被明军给夺回去。可以说除了击败忠国公石亨的宣大边军,捡了一个意外便宜,也先谋划切断辽西走廊,占领辽东都司的战略目标,一个都没有达到。

就这么灰熘熘的结束战争返回草原,绝对不符合也先这种枭雄的性格,他必然要想办法找回场子。往北走而不是西逃,就是他准备卷土重来的最好证明。

女真三部这些年在明朝扶植跟脱脱不花驯化下,已经从最初的野人模样,逐渐有了社会骨干结构,完全能想办法拉出几万青壮补充兵源。

沉阁老,咱们是要继续未完成的兀良哈三卫征讨吗?

韩斌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眼神中闪现出嗜血的光芒,开疆拓土乃是武将的至高梦想,谁不想封狼居胥,饮马瀚海,最终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xbyuan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杀戮与征服,才是历史永远的主旋律!

当然,兀良哈三卫有不臣之心,必须征讨以儆效尤,让藩邦诸国看看背叛大明的下场。

沉忆辰的话语冰冷无比,他从来不相信什么王道教化,更相信大明虎贲手中的刀剑。

可我们南下征讨兀良哈三卫,朱都督就要单独面对也先兵马,会不会有问题?

冯正毕竟是都司级别官员,考虑问题更多从大局出发,没有了骑兵这类机动部队的存在,朱仪率领的兵马只剩下被动防守,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被也先给逐个击破。

听到冯正的话语,沉忆辰嘴角露出一抹澹澹笑容,然后意味深长的说道:你小看朱都督了,他在短时间内就学会大规模运用海船调兵,部署能力不在本官之下。

更何况朱都督手上还有着五万兵马,就算也先得到了女真三部的增援,人数上依旧没有多大的劣势。如果在对等的情况下加上城池地利还守不住,他如何能继承公爷的衣钵,成为大明国公!

沉忆辰小看过许多人,其中甚至包括景泰帝朱祁玉,却唯独没有轻视过自己这个血缘上的兄长朱仪。

辽东都司掌控在朱仪手中,不敢说什么固若金汤,至少不用担心丢城失地。某种意义上来说,沉忆辰敢冒险不回防,直接南下突袭兀良哈三卫,就在于后背足够稳固!

没错,大公子是真正的将门虎子,冯都司不用担心。

李达帮沉忆辰附和了一句,毕竟是应天府外院家塾一同长大的,对于朱仪的才华跟能力体会颇深,同样有着十足的信心。

是,末将明白。

沉忆辰跟李达都这么说了,冯正自然不会再去质疑,抱拳后就退到一旁。

望着属下提出各种疑问,却唯独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没说,沉忆辰于是用着玩味话语问道:怎么,你们难

道就不关心下,本官现在仅剩下三万兵马,却要迎战兀良哈三卫八万带甲战兵,能不能打得过吗?

沉忆辰这个问题抛出来,左右两边众人皆是愣了几秒,确实兵力差距悬殊,加之宣大边军遭遇惨败无法增援,意味着征讨军将士得以一敌三。

曾说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西汉名将陈汤,还说一句名言,叫做胡人兵刃朴钝,弓弩不利,前者五人方当汉兵一人。今闻颇得汉之工巧,然犹三而当一。

这便是着名的一汉当五胡!

可那毕竟是千年以前的事情了,经历过宋元后游牧民族兵器甲胃,其实并不输于汉军,某些时刻还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这种愣神仅仅转瞬间就反应过来,李达满脸不屑道:兀良哈三卫不过一群猪羊尔,三万敌八万,何足惧哉!

随着李达的话语一出,冯正、韩斌等明军将领,脸上俱是浮现出轻蔑的笑容。连站在更远处的大明士卒,也在随意的把玩着手中的钢刀,他们没有说一句话,可是神情举止却表达了一切!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曹贼休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永恒家园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大乾六皇子公子无期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是袁蜜水开封府胥吏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女帝太监最柔情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