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沉宫保,你打算实施阶梯税制?”

听着沉忆辰谈及阶梯税制的原理,年富脸上震惊神色更甚了,他都不知道对方年纪轻轻,怎么会知道如此多的税制银钱方面学识。

莫非沉忆辰师从诸子百家里面的“杂家”,所以才会对工商方面的事务如此熟悉精通?可问题是别忘了此子乃大明的三元及第,六元魁首,论儒家科举成就无出其右。

难道说天才,真就是这么无所不能吗?

“暂时不打算,阶梯税制没实行的条件基础,先行把一条鞭法跟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给落实,就足以让绝大多数底层百姓受益。”

沉忆辰还没有被目前获得的一系列成就给冲昏头脑,明白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的道理。

“确实如此,阶梯税制是条良策,用之不当就会引发天下反噬,实施必须得慎之又慎。”

从震惊之中缓过神来的年富,也清晰意识到阶梯税制会引发多么大的反对浪潮。这年头士大夫读书说好听点以天下为己任,说难听点就是为了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已经称得上从他们身上割肉,如果再实行阶梯税制,那沉忆辰的“贪婪”就简直连骨头不放过,士大夫阶层不选择玩命才怪。

况且细究起来还不仅仅是士大夫阶层,皇亲国戚的庄田要不要统一标准,勋戚武将又岂能置身事外。这道政令要是做不到绝对的掌控朝堂,恐怕连沉忆辰的基本盘勋戚集团都有可能不稳。

不管年富是不是完全赞同沉忆辰的想法,但至少有一点他目前非常笃信,那就是在沉忆辰执掌下的大明,正一步步朝着民富国强的方向行进。

满朝文武,找不出第二个沉忆辰!

“大司徒,阶梯税制暂且放在一边,目前最紧要的事情是户部要兑现承诺,把清丈隐匿田亩的一百多万两赏银下发到账。”

“人无信不立,对于官员朝堂同样如此,该给的赏银哪怕一分一厘都不能少。”

沉忆辰早前去翰林院求助掌院倪谦帮助的时候,就放出过话只要外派京官每多统计出一百亩田地,就将得到一两银钱的分成奖励,上不封顶。

现如今外派言官清流,足足统计出藏匿田亩超过亿亩,那么这笔分成奖励银就高达百万两。

这笔钱如果是放在正统朝末期,亦或者是景泰朝初期,那恐怕就是要了皇帝的老命,估计一时半会都凑不出来。但是经过沉忆辰这些年执政开源节流,以及对于百姓各种休养生息政策实施,就已然算不得什么。

之所以沉忆辰着重向年富强调,就是担心对方穷怕了抱着抠抠搜搜的想法,对于分成奖励银下发磨磨唧唧。这点算得上是明朝官场的传统,特别是封赏战功银的下发,从来就没有过一笔爽快钱。

言官清流团体心中有家国天下,这点沉忆辰毫不怀疑,但口号不能当饭吃,只有实实在在把银子下发到他们手中,才能彻底激励他们的干劲跟斗志。

要知道清丈全国田亩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难点在于怎么从士绅阶层手中把税给收上来,历史已经证明靠着地方官府是办不到,言官清流这群京官就是沉忆辰的杀手锏。

所以功绩、官衔、封赏,必须通通到位!

“沉宫保放心,下官绝对不会差了分毫。”

听着年富的保证,沉忆辰点了点头,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于是开口问道:“大司徒你乃官场前辈,何需在本阁部面前自称下官?”

要知道六部尚书里面除了吏部尚书李贤,以及工部尚书徐有贞两人自认沉学门人,加之没有一品的“三少”、“三孤”这种荣誉加衔,才会自称下官。

其他四部尚书面对沉忆辰,必须保持着部堂官员的地位跟独立性,一概自称本官。结果年富这突然一声声“下官”,反倒是让沉忆辰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面对沉忆辰的疑问,年富嘴角露出一抹澹澹笑容道:“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陛下年幼无法亲政,朝堂需要首辅真正的去宰执天下。”

“内阁为尊,八部执行,百官从之,这才是合理的体系!”

共事几年下来,年富心中已经彻底了放弃了阁部之争,认同六部或者说八部,应该屈居在内阁之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各执己见,全面的提升朝廷行政效率,还能预防党争内耗的场景发生。

上下尊卑的划分不仅仅是靠心里认同,还得有着明确的言语动作区分,“下官”自称就是最好跟最简洁的方式。当朝堂八部中有五部在沉忆辰面前“臣服”,那么礼部、兵部、刑部的低头就只剩下时间问题。

对于年富说出这句话,沉忆辰没有谦虚客气,内阁为决策中枢的朝廷体系,就是他一直秉持的目标。只不过碍于威望资历的限制,以及不想过于紧逼文官集团,沉忆辰更多是顺应大势,把自己人一步步扶植上位。

现在户部尚书年富既然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穿了,倒省去了沉忆辰去解释跟阐述自己理念,同时距离心中目标更近了一步。

随着清丈全国田亩的初步数据统计出来,以及户部高调拿出百万赏银去奖励外派言官清流,这两桩消息瞬间就引爆了整个京师官场。

其中有震惊的,毕竟过亿亩隐匿田产这个数据,着实有点让人瞠目结舌。要不是沉忆辰主导这次清丈田亩,估计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朝文武,都想不到原来大明耕地面积突破了九亿亩大关。

还有就是羡慕嫉妒恨结合的,要知道留守在京师的官员们,大多数都是对外派举动采取鄙夷态度,认为这是沉忆辰用名利收买的手段,按照朝廷以往的尿性,封赏实际到手起码打个对折。

结果这笔银子分文不少的发放到外派京官手中,平均下来每个人领到的赏银高达数千两之多,这笔钱放在明良朝时期绝对称得上巨款,足以保障正常五口之家百年衣食无忧。

更为离谱的是,这仅仅“利”的赏赐,“名”方面沉忆辰还没有出手。按照最初的承诺,这批言官清流回京之后吏部考核会有优待,并且将得到重用。

实打实的名利赏赐,远比自命清高的酸楚要诱人的多,这下很多意志坚定的保守派理学家,都不由动了投靠沉忆辰的心思,毕竟混官场的怎么也得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道理。

不过伴随清丈全国田亩动作到尾声,加之一条鞭法折银纳税的实行,朝中还是有些士大夫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危机感,看这架势沉忆辰该出下一招了。

果不其然,明良三年九月初六,就在大明秋收在即的时候,沉忆辰宣布了今年秋税纳粮,各地州府不再按照人头税征收,而是摊丁入亩并且更进一步优化,按照田产税的方式征收。

全国田亩分为垦地跟荒地,根据肥沃程度的不同,每亩税收比例定在收成百分之十上下。正常情况下明朝一亩地能收获两石左右的粮食,按照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的计算方式,百分之十就是每亩收田赋两斗。

《明史》里面记载,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赋,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

用最简单的方式翻译过来,就是明朝官方田赋是每亩五升粮食,仅为沉忆辰标定的四分之一。

单从账面数字上来看,大明还真称得上是轻徭薄赋,休生养息。可为什么看似极低的赋税,明朝百姓却活的如此艰难,以至于中后期基本上处于一种民不聊生的境地中呢?

原因就在于规定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明朝官方只规定了正税,可百姓们的负担大头从来都不是正税。除了田赋外,底层农民还得承担地租、徭役,然后还有各路官员往来的摊派,再加上“火耗”,盐税,三饷等等。

实际上大明百姓的税率高达百分之五十,明末江南一代赋税最重时期,单单每亩交给官府的田赋摊派下来就要八斗,足足是沉忆辰规定的四倍!

这种惊人的苛税,如果再算上地租的话,哪怕风调雨顺大丰收,八成以上的产粮都得交出去。要是稍微碰到一点旱涝不均的灾年,恐怕还得倒欠官府的税收跟地主的田租。

明朝末年西北很多地方,就出现过田税欠到几十年后的场景,直到大明亡了这个税都还没还清……

沉忆辰制定的一条鞭法,就是把这些乱七八糟的税收给统一下来,每亩田地只需要缴纳两斗田赋即可。并且以后任何官方徭役,不仅不能从百姓这里收钱,还得给征调出工的百姓发钱!

这点执行上面沉忆辰不太担心,毕竟工部尚书徐有贞是沉党中人,他当初外派治水就参考了自己早年的山东发钱模式。这才效率非凡用数年时间,修好了河南到山东的接近千里河堤。

但是朝堂上终究只有一个徐有贞,沉党门生弟子也远远没有占据官场主流。当摊丁入亩的政策发布之后,天下士绅阶层终于看明白沉忆辰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目标,那就是从自己等人身上征粮纳税!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获取一个功名成为人上人,享受士大夫阶层的特权。结果现在沉忆辰一朝废除,读书人跟贩夫走卒是一样的待遇,这如何能忍?

田产税发布短短数日,朝中官员跟地方豪门望族群情激愤,各种舆论风潮直指沉忆辰独断专行,妄图破坏千百年来的规矩传统。

只不过碍于之前礼部尚书何文渊败的太惨,这次文官集团学聪明了,明白沉忆辰大权独揽加之皇帝在他掌控之中,颇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架势。

再加之朝中沉党风行,八部尚书中有五部旗帜鲜明的支持沉忆辰,单单靠着弹劾很难成事,那么就干脆从地方入手。

毕竟皇权都不下县,各州府全部由当地的豪门望族掌控,你沉忆辰靠着一群只会纸上谈兵的言官清流,以及一个死板迂腐着称的内阁特使杨鸿泽,能挡得住天下悠悠众口?

于是乎沉忆辰推行田产税的重要试点,也就是内阁特使杨鸿泽驻扎的河南布政司率先起事。当地的士绅望族派出一批读书人,利用明朝百姓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的短板,把田产税给描述成皇帝为西征加收战争税,派出京官来搜刮民脂民膏!

沉忆辰之前在京师几次政治斗争中,就非常善于利用“势”的力量,换作杨鸿泽这种传统士大夫主导政令实施,很明显身份尊卑这套思维带来的隔阂,让他们很难去深入百姓,别说抢占什么“舆论阵地”。

这种堪称漏洞百出的谣言传播,杨鸿泽跟外派言官清流们得知后不以为意,更不会学习沉忆辰那样深入田间地头解释宣传。结果在有心人的扇动之下愈演愈烈,以至于出现数千百姓围堵杨鸿泽驻扎的布政司衙门,抗议朝廷颁布的田产税并要求废除。

此起彼伏的抗议声穿过府衙,传到了杨鸿泽的耳中,他此刻脸色铁青无比,完全没有想到一项利国利民的良政实施,为何会出现这种场景。

坐在杨鸿泽下方两人,分别是河南布政使钱凡江,以及河南按察使黄伦。

这两人看着杨鸿泽那张阴沉到能滴出水的脸庞,表面上流露出来是一副凝重紧张的神情,实则心里面却在冷笑不已。毕竟身为河南三司的两位最大主官,自然拥有着数量庞大的田庄地亩。

田产税的颁布实施,他们这类地头蛇就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之所以会出现百姓围堵布政司衙门的场景,背后就是地方官员的放纵跟推波助澜。

当然,阴谋不能展露的太过于明显,现在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布政使钱凡江跟按察使黄伦,打算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白脸,好好演绎一出双黄让杨鸿泽知难而退!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曹贼休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永恒家园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大乾六皇子公子无期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是袁蜜水开封府胥吏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女帝太监最柔情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