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今世之官,自九卿、百执事,外至一郡县吏,非无贵官大职可以行其道也。”————————

大朝是皇帝先入殿等候群臣,常朝则是群臣先入殿等候皇帝。

三声钟响过后,路寝殿里便传出皇帝升座奏乐的声音,然后再是一声高声叫喊:“吉时到,陛下临朝。”

像是得到了信号一般,众人依次步入路寝殿,却发现皇帝已然在里面等着了。虽然有两名谒者早已放下帘子用来遮挡御容,但还是依稀可见皇帝样貌,他头戴通天冠,身穿上玄下纁的朝服,外罩绛纱袍,内着皂缘中衣,上衣以象天,下裳以象地。虽然身子单薄,但他正襟端坐在御榻之上,剑眉上扬,凤目微张,隐隐然透出一丝君王气象。

五个常侍谒者分别站在两旁及御前,负责监察朝会礼仪,他们齐声传道:“趋!”

这时侯官员们无论大小,都将两手下垂合拢,配合着旁边乐府官员敲击的音乐,低着头小跑至皇帝面前,然后依次下跪稽首,将冠冕靠在手掌上保持一会时间后,缓缓起身。谒者依次从大到小向皇帝高唱百官的名爵,比如‘司徒、录尚书事王允、太尉马日磾、司空淳于嘉叩见天子。’

这种朝觐礼节叫做赞拜宣名,皇帝坐在上面看着朝臣伏身稽首,声势恢弘,让皇帝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豪气,为君者,便当如是!

趁着谒者赞礼的功夫,皇帝尽量把朝臣的名爵和样貌统统记在脑海里,以备问询。

在乐府和谒者的引导下,百官再次稽首伏地,一齐发出声如山呼般的唱颂作为朝会行礼的尾声:‘某官臣某叩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苗祀此时已走到皇帝身侧,见不是穆顺,皇帝略有惊异,知道出了事故,但他不能为了一个宦官而扰『乱』常朝秩序,于是冲中间一名常侍谒者点了点头,那谒者便向前高声宣道;“制曰:起!”

这一声犹如洪钟大吕,响彻路寝殿,就连刚才五个谒者齐呼都未必有他一个人的大。别说底下的官员们,就连皇帝都为之动容,这一嗓子都快比上后世的高音喇叭了。

谒者本是国君左右掌传达政令的近侍,有奉使出行、监视等责。历来选拔谒者时除了品德学识以外,还要求个人仪容端正,说白了就是只有既长得帅同时又是学霸的人才能当谒者。

是故当那名谒者传旨完毕,转身稽首时,皇帝眼前顿时一亮。这人不仅声音清越,身材更是高大,而且形貌昳丽,实在是一个邹忌那样的美男子。

“他是谁?”看着那名谒者转身走回了官员队伍,皇帝对苗祀悄悄问道。

“这是征西将军的从子,常侍谒者皇甫郦。”苗祀小声提醒道。

皇甫嵩的侄子?皇帝点点头,默默将此人记了在心里。

稽首宣名之后,百官谢恩,按官职高低依次就坐于席上。最前面是三公的座席,太尉马日磾、司徒王允与司空淳于嘉并列而坐,王允肩负录尚书事、总朝政等实权,故坐于中间,坐席略微靠前。而在三公之后,九卿之前,则另有一排单独的座席。

汉时朝会,百官都是接席而坐,唯有尚书令、司隶校尉和御史中丞三人在朝会上享有单独的座席,号称‘三独坐’。不仅显示皇帝对他们的特殊礼遇,更是有在朝会时监察臣子、凌驾九卿百僚之上的权力。

此时尚书令由士孙瑞坐于中间,席上御史中丞桓典和司隶校尉黄琬对坐。余者九卿及下属臣僚、议郎、博士等官都列坐在后。

就如同后世开会一样,甫一开始,皇帝得先讲几句场面话:“昨夜不慎着凉,今天早上头脑昏沉,故请太医令前来诊断,耽误了常朝的时辰,让诸卿久等了。”

众人皆告罪不敢。

趁着底下臣子谦让的功夫,皇帝又道:“以往听近侍说起民生如何多艰,黔首饱受饥馑,常常易子而食,苟全『性』命于『乱』世而不可得。我还以为是夸大,直到近来看了奏疏,又召臣子问询,才知道果真如此。如今国事蜩螗,区区不贤之躯,难以济天下,还望诸卿勠力同心,矢志辅佐,兴祖业,除弊事,还百姓太平。”

这话说的冠冕堂皇,让人挑不出错来,皇帝把拿回批奏权的目的解释成了体察民生,要致天下太平。有些本不坚定的臣子顿时就动摇了,如果皇帝夺回批奏权是为了一己私欲,那誓死也要一争,可若是为了治理天下?

难道臣子还想拦着皇帝治国不成?

‘不贤之躯’什么的都是谦辞,因为这场面话放在以前,任何一个中人之资的皇帝都说得出来。但其可贵之处就在于这番话出自一个长于深宫之中,登基不过三年,无人教导学识和治国方略的小皇帝。小小年纪能有这种过人的见识,实在是让人惊叹。就连司空淳于嘉都不由的暗自点头,看来内朝官从宫里传出来的流言是确有其事,当今皇帝不仅聪慧早熟,还怜悯苍生疾苦。

有了皇帝这句话,再加上马日磾奉表称颂以示拥戴、王允暂且退让,批阅奏疏干预朝政的事很快便让大多数朝臣无话可说。

这时张喜出声道:“禀陛下,卫尉臣喜昧死进言。”

皇帝面『色』不变,微微颔首。苗祀会意,代为说道:“制曰:可。”

“陛下欲兴祖业,臣虽愚钝,亦知忠君为国。但陛下虽才智过人,却未曾理政,甫自批奏,难免有所缺漏。且臣民奏疏之中,涉及广博,如某地布施教化如何、每年岁收如何、山川形势如何、奏中用典及措辞又是如何,便是能臣也需积年方才熟稔,况乎陛下耶?”这话带着说教的意味,像是长辈劝导后辈一样。当然,在张喜眼中,皇帝就是个不谙政事的孩子。

一旁侍中杨琦几乎是下意识的出言反驳道:“照卫尉所说,陛下就只能垂手而立,看着臣子如何施政,如何批奏了?”

“不敢,批奏之权本是至尊所有,臣下万死不敢僭越。”听了皇帝起初的开场话,张喜已经不再抱有重夺批奏权的念头了,他曾与王允私下商量,既然批奏之权被皇帝收去已成既定事实,倒不如退求其次:“只是臣敢请陛下在批阅奏疏时,常询近侍,或选拔大臣教习辅弼。如此,陛下方能渐渐熟知政事,振兴祖业。”

一旁尚书右丞赵戬、侍中刘艾、城门校尉崔烈等人纷纷附和:“是矣!自董卓伏诛以来,关中太平,百姓安乐,全赖司徒匡扶社稷之功……”

马日磾凛然,立即反应过来,这是群臣借机推举王允,想让王允当摄政大臣!他两手握住笏板,准备等这些人说完再马上代皇帝表示反对。不料这些人说的用意虽与马日磾所想一样,但内容却大相径庭。

“如今陛下年已十二,正当延请大儒教授典籍,如孝元皇帝故事。”

听到这里,皇帝、王斌等人脸『色』刷地变了。孝元皇帝的老师是名臣萧望之,是孝宣皇帝驾崩前亲自指定的遗诏辅政大臣之一,王允做不了外戚,得不到遗诏,只能退而求其次,博得一个帝师的身份,以堂而皇之的辅政。只要做了皇帝的老师,不仅可以辅政,还可以站在老师的身份上对皇帝的所为大加批判,皇帝便是再反感,也要顾忌师生名义。

这就是王允与张喜等人暗地商议的定策,皇帝可以干预政事、批阅奏疏,但作为让步,王允需得到让自己真正总朝政的名义,从而改变如今这么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局面。只要有了帝师的名义,王允就可从容的号令群臣,真正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至于皇帝是否亲政,当初昭帝与宣帝都已成年,霍氏不照样辅政掌权,让皇帝在一边‘垂拱而已’?

“咳!”就在这时,王允开口了:“老夫学识浅薄,才德不堪,恐难教授陛下学问。”

“司徒过谦了,君世为州郡冠盖,经学传家,正是一时之选……”

起哄阿谀之声满溢朝堂,很快就将王允的自谦之辞给盖了下去,在这附和声中,王允表现得非常无奈,像是在『逼』他做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一样。

没有人在乎皇帝的想法,或许在有些人眼中,皇帝的想法根本不重要。

但皇帝哪能让朝会的节奏被王允把控,作为过来人,这段时日更是恶补汉代礼制典故,虽然王允等人所为出乎他的意料,但他还是想到了反击的法子:“卿等所言甚是,只是王司徒录尚书事,既要『操』心国事,又要教授学问,一心岂能二用?延请帝师一事,宜当慎之又慎,徒有一人恐难成事,诸卿熟悉名士,当纵其所言,各有举荐。”

士孙瑞为人机警,顿时明白了皇帝的意图,延请师傅跟皇帝亲临政务一样都是无可阻拦的事情,既然如此,与其让王允一人为师,倒不如多找几个德望才能都不逊于王允的人来分担影响。而且皇帝话里已经表示的很清楚了,当了帝师,就只能一心教授学问,而不能分作他用。

“臣昧死进言,太尉马日磾,少习明经,注释经典,为世所称,臣荐其为师,以教习陛下学问。”

皇帝对士孙瑞的提议表示认可,但他似嫌不够:“我前日听闻龙亢桓氏,以《欧阳尚书》传家,世习经学,桓荣祖孙三代皆为帝师。御史中丞桓典曾谋诛宦官,不惧权势,忠义炳着,正直清白,又有家学,亦可为师。”

这是临阵点兵,拿桓典来与王允顶缸了,王允有诛董之功,桓典也有与何进谋诛宦官之功,王允有才学,桓典更是经学传家,世代出帝师。再加上颇有德望的马日磾,王允在帝师的候选者中顿时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曹贼休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永恒家园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大乾六皇子公子无期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是袁蜜水开封府胥吏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女帝太监最柔情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