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伏蒙陛下亲洒宸翰,铺述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赐臣。”————————【御书屯田三事跋】

曹操与刘备二人羽翼未丰,对朝廷的态度还算恭顺克制,是故皇帝也没有将其视为死敌,而是看做是可以拉拢、收编的对象。在此之前,皇帝已经见了不少如司马懿、周瑜、法正等历史上的名人,对于曹操、刘备这两人,皇帝心里一直都是很想见上一面的。

他曾想过,若是有朝一日能见到这两人同时站在自己面前,顺便算上孙权,对自己俯首称臣的样子,那一定会让自己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至于如何在朝堂驾驭这两人,皇帝对自己很有信心,也将其当做一个挑战。

既然在此刻的环境下二者尚未真正养成野望,还有一颗算是为国为民的心,那么皇帝也不该恶意的敌对。尤其是刘备,且不论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至少在此时,皇帝出于各种政治、利益上的考虑,以及各类事件的发展趋势,他也要对其示以优容。

“如今朝廷振作,想必以后不会再有宵小敢行此违逆之事。”说着,皇帝的笑容有些讥讽,这话连他自己也不太信,他复又说道:“刘备本是齐相,因缘际会,复为徐州牧陶谦署任沛相。如今青州丧乱,路途多险阻、盗贼,再使其返程,也难济其急难。何况乎有吕布在彼?”

赵温与荀攸微微低下了头,静待皇帝的部署。

“即刻颁诏,念刘备劳有前勋,敬守忠义,转沛国相。”皇帝略一思忖,继而说道:“听闻他还是我汉家宗亲,那便再封其为宜城亭侯,朝廷给了他如此优待,且看他要用什么来回报朝廷!”

这似乎有要与曹操彼此既合作、又牵制的意思了,荀攸心中一动,忽然联想到了某个名望卓着的宗亲、以及刘备与大儒郑玄、孔融等人交好的传言,或许……皇帝要在刘备身上预埋暗棋了。

“臣谨诺。”赵温毫不含糊的答应道:“刘备此人声名不显,臣也未闻其有何忠君之事,但观其乃宗亲远支,得朝廷优渥如此,理应竭力尽命,报效于陛下。”

话很熨帖,皇帝也深以为然,想了想说:“还有吕布,他在北海相任上做的不错,又是剿平盗贼、又是安抚百姓、还发现了辽东太守公孙度侵犯他郡、私设州官等不法情事。种种勋劳,朝廷理当旌表,彼让魏续暂代东莱太守的表奏数月前便呈上来了,这会子将其诏准。至于吕布本人,则改拜为安东将军,督青州军事,领北海相如故。”

吕布本来是安汉将军,如今转拜为安东将军,说起来除了有督青州军事的权力以外,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因为在汉代,四征、四镇等将军还未正式形成体制,四安将军还是魏初才开始兴起的,此皆位于杂号将军之列、居于卫将军之下。

荀攸知道皇帝有意拔高吕布在青州的地位,使其能更好的与袁谭抗衡,最好是能与田楷等人达成三方平衡,不使一家做大。作为朝廷布置在青州,防止袁绍将势力往南延伸的棋子,仅给个督青州军事的权力,将军职的杂号改成另一个杂号,似乎还不够。

此外,荀攸知道皇帝早有创新制度的想法,正好借此试一下水。

果然,当荀攸将想法告诉了皇帝之后,皇帝当即拊掌说道:“荀君倒是提醒了我,我汉家肇基以来,唯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才称尊贵。余者杂号将军皆主征伐,事讫则罢,然未有定规,今日正好趁着此事,将其职权详加甄别,以规定制。”

荀攸与赵温闻言,皆侧耳旁听。

“前后左右将军之下,设‘征、镇、平、安’四方将军,取‘真正平安’之意,彼等将军各司其职,其‘征’字将军专以征伐外寇异族为主;‘镇’字将军则以镇守、防患新辟、大乱初定之地为主;‘平’、‘安’则以平息州郡内乱为主,视战事大小,而设将军或中郎将。四方将军以下,便是各杂号将军,战事遣将,依军职分上下。”皇帝轻声说道。

依据不同的战争功能与烈度来划分四方将军的职能,类似于后世的某方向军区司令或者集团军司令,在皇帝的设想中,像是中原这些腹地若是承平、归化已久,境内无事,就不需要设置四方将军。而若是像扬州、荆州这样多生民乱的边地,就需要根据上述规定的条件安排不同的将军守备。

对待域外的土地也是一样,一开始用‘征’字将军承担方面军总领的权责,待土地归我版图之后,再改设‘镇’字将军于当地镇守反叛余孽,随后根据其地的归化程度逐渐削减四方将军的等级,这也是一种将异域变为殖民地、再变为中华固土的过程。

前后左右将军及以上诸将负责屯兵京师,警戒四方;而四方将军及以下各将就负责为朝廷开疆辟土,剿平内乱,当然,这些将军都是权时之制,皆不常设。

荀攸略微思索后,道:“陛下此举确能划清职司,也有循序而渐进之意,只是现有镇南将军刘表,镇北将军公孙瓒二人是否也照如此办理?”

“彼等名号不变,其职权则以我方才所言,依此办理。”皇帝沉吟道。

一句说完,荀攸紧接着又是一句,像是在挑刺,又像是真的在为皇帝仔细斟酌这次不大不小的军职改制:“陛下适才所言,若是新辟之地,则设之以‘镇’,其后该地渐次归化,则降为‘平’、‘安’。愚臣浅见,镇将之权,尤胜于平、安,若有如董卓等逆臣,擅居兵权,不服诏令。假称其地仍有寇乱,不肯降秩又如何?”

“带兵打仗,是为将者之责,至于可否领兵征伐,则以朝廷调派羽檄、符节等信物为凭,此乃调兵与统兵,二者不得叠加。另,粮秣军需等物,皆有朝廷拨付,将校不得擅专越权,足以防范将校豢养私兵。此外将校统兵几何,练兵几何,皆由朝廷从他地调拨,不许自行招募。”皇帝从固定兵额、后勤统管、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等角度防微杜渐,让荀攸安心稍许。

其实皇帝还有别的法子未有讲到,譬如从禁军调派骨干组成边军,用禁军与边军按批次及一定数量进行轮戍,在军中设置‘夜校’加强忠君爱国思想,利用御前郎卫提拔、笼络年轻优秀将领以掌握军队,以及在保障将领及士兵素质的前提下,施行将兵分离。其中有许多是借鉴后世的军事制度,也有些是皇帝自己摸索创新的产物。

虽然施行起来肯定还会出现许多未曾想到的问题,但皇帝想来,到最后真正用得上这些将军的也只有漠北与西域这两块地方,手下兵马最多不超过五万,再多就得由朝廷另外派前后左右等将军领兵了,朝廷内部的将军,忠诚度至少要比边将要高。何况只要朝廷威严仍在,保证中央集权,内部实力不被削弱,边将就不会生出异心。

赵温对军事一途并无造诣,乐得在一旁偷闲藏拙,见皇帝与荀攸商议讨论得差不多了,他才徐徐进言,将话题又拉了回去:“青州一地,非是袁、吕二家,公孙瓒手下田楷虽弱,但也不可小觑。朝廷既已笼络吕布,许之以督青州军事,则无论是扶立田楷,以成三家并立、抑或是示好公孙瓒,皆为即兴之计。”

皇帝对田楷这个人毫无印象,只是对他手下的田豫挺感兴趣,却不知他这个幽州渔阳人,与自己麾下的越骑校尉、幽州右北平人田畴有没有宗族关系。

如是想着,看在有田豫这个能人辅佐田楷的份上,皇帝就当是下步闲棋,无可无不可的说道:“我正有此意,公孙瓒不是表奏他为青州刺史么?朝廷给他个正式的名分,他身边那个叫田豫的,正好接替刘备,担任齐国相。”

皇帝虽然将政事托付给了马日磾等一干大臣,但对于军事部署以及战争谋划,皇帝从未大张旗鼓的召马日磾等人一同商榷,而是只和荀攸、贾诩、王斌等几个人私下里商议出具体的战略,然后再付之承明殿走个流程。马日磾等人知道皇帝对军权、兵事无比看重,也知道再跟皇帝挣这点外行的权力只会有弊无利,所以除了董承有些不乐意以外,其余的皆默然视之了。

赵温是朝中少有的能与皇帝参与谋划战略的臣子之一,熟知皇帝对关东的总体布局,若是袁氏兄弟迫于朝廷的压力,摒弃前嫌,团结对外,那么最首要的就是阻拦彼二人合流一处,再各个击破。前次属意孙策预伏江东,已为重创袁术留下一步暗棋,这一次若是说和了曹操、陶谦,稳住了田楷、吕布,再加上一半在手的豫州,那么朝廷就能建立一道由兖豫青徐等州郡组成的战线,以阻绝袁氏兄弟合兵的道路。

他在心里想了想,暗暗觉得这道战线的关键就在于豫州,毕竟豫州才是朝廷在关东的最前沿:“豫州今有兵马万余,其中有田校尉麾下越骑营三千五百人,余者乃地方郡国之兵、或都尉李通、许褚等人部曲私兵。朝廷眼下若要制衡关东,除了示以怀柔,还要施以威力。”

“汝南等将,皆各守县邑,不求进取,保境安民足矣。为今之计,还是要集合兵马,预备来年的伐蜀之役。”对于赵温再次派兵进驻关东以威慑诸侯的建议,荀攸有不同的看法,淡淡说道。

起先派兵前往河南,一是为了调走樊稠,好腾出手来收拾王方这些非嫡系的驻京部队;二也是为了让田畴、刘艾等人在关东掺沙子,防止朱儁一家独大。如今皇帝已经没有这个考虑,对荀攸轻轻颔首,表示赞同:“今年伐蜀是重中之重,务要集结兵力,毕其功于一役,关东有前将军、越骑营,又有郭嘉、李通等人,足以应付不测。”

“谨诺。”赵温也不见惭,坦然应道。

“不过你说道豫州,倒是提醒了我一桩案子。”皇帝忽然抬了抬眉,目光看向荀攸,缓缓说道:“那个典农校尉张超,是怎么回事?他在汝南因轻敌而遭人突袭,弃军而走,刘艾将其扣下是罪有应得。为何押往河南之后,前将军却还要为其说情?”

荀攸知道皇帝看他的意思,主动解释道:“张超乃河间鄚人,是留侯张良之后,有文采,颇善书,曾为前将军麾下司马,征讨黄巾有功。前将军此次念其战时疏忽,虽为大罪,但还请陛下能网开一面,念在其往昔平乱之功、及留侯遗泽的份上,饶其一命,废为庶人。”

“留侯后人?”皇帝笑了,张良的后人经过数百年的繁衍,早不知有多少,他隐约记得蜀汉的一个将军张翼也是留侯张良的后人。荀攸提出这一点来,多半是暗示皇帝像追尊傅燮、段颎等先烈功臣一样,对张超这个英烈后人网开一面。

这个不是没有先例,在以往也常有汉初开国功臣之后犯法,遭皇帝特设的故事。可皇帝偏就不为所动,哪怕荀攸在话里又投其所好,提及了张超在书法辞赋上的造诣,皇帝也不打算就此而宽贷他,更是直接说道:“他在狱中的自辩奏疏,我也看了,字写得确实好,留侯后人也确实该有所恩泽,但罪无可绾,朝廷不能因为这些就赦免于他。”

“谨诺。”荀攸轻声答道,语气毫无任何的情绪波动,像是这件事只是举手之劳,与己无关。

皇帝看着荀攸淡然自若的脸色,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你说他是河间鄚人?”

荀攸抬眼看了过来,虽不明其意,但还是如实说道:“正是。”

“河间张氏……”皇帝喃喃自语道,他想起了三国有个名将,籍贯好像也是河间鄚县。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曹贼休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永恒家园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大乾六皇子公子无期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是袁蜜水开封府胥吏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女帝太监最柔情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