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嬷嬷也给这故事勾起了些兴趣。
“大和尚说:‘不若让贫僧背施主过河吧。’年轻女人点头道谢,过河后,大和尚放下了女子,女子感激离开。两个和尚继续赶路,可那小和尚一路上心事重重,欲言又止。大和尚就问了:‘你怎么了?’小和尚再也忍不住说:‘师兄,出家人怎可亲近女色,刚刚你怎么可以背人家姑娘过河呢?’大和尚一听,从容笑道:‘我早已经放下了,你怎么就还未放下呢?’明白我是什么意思了吧?”
何嬷嬷没想到,这故事听到最后,竟是这番深奥哲学。
她点点头。
“明白,娘娘是想说,唯有放下,才能轻松自在对吗?”
临夏笑了笑:“明白就好,有些事情,我都不在意,你何必耿耿于怀,弄的一身怨气,无法疏解呢?”
何嬷嬷惭愧,她比临夏多活了这么多年头,到头来,却是没有临夏活的通透。
入了夜,独孤煜依旧没来。
听说那凶手还是不肯能说杀人动机,大理寺的各种刑罚都在他身上走了一遍,饶是人蜕了几层皮,事情毫无进展。
不过因为这事,牵累的人不少。
膳房那,几乎是大换血。
一个凶手,弄的草木皆兵,实在有些大动干戈。
不过想想,膳房重地,把握着的是整个行宫所有人的性命,如此谨慎,倒也不难理解。
因为膳房人事变更,这一日吃的都潦草。
第二天,亦是如此。
临夏的手也好的七七八八了,那膳房也不陌生,于是第二天傍晚,就便只身去了膳房,想着自己动手,吃顿好的。
秋猎期间,最是不缺的便是野味了。
这几日虽然因为西关战报,北苑风波没人还有闲心或者这胆量进林狩猎,不过之前猎来,半死不活顽强挺住,让养起来的倒是随她挑选。
临夏在圈养区,正挑选心仪的食材。
一阵香气自膳房飘来,瞬是刺激了她厨师的敏感神经,循着这不凡的香味,进了膳房。
因着人手不够,这两日膳房颇忙。
进去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那些奴婢奴才要给她请安,她都抬手止了礼数,目光,直勾勾的看着那香气飘来之处,站着个男人。
自背影看,端的是颀长挺拔,气质不凡。
她问了边上一烧火太监:“那是谁?”
太监循着她的目光看去,恭顺道:“回娘娘的话,是莫正恒莫庖长,专是负责汤品的。”
说到汤品,沈心颜就想到她曾经吃过的那道开水白菜,那是个念念不忘的味道,其鲜美临夏不吝承认,比自己当年国宴时候做过的开水白菜,更甚一筹。
而前几日篝火晚会上,喝到的一道汤品,也绝对堪称那一桌精心匠制的菜品中的魁首美味。
“你叫他庖长,是不是御膳房的汤品,都是出自他之手的?”她是为了确定,自己曾在宴会中的几道绝味汤品,是否出自莫正恒之手。
太监回道:“宫中大小盛宴,皆是莫庖长亲调汤水。娘娘们素日里用食,莫庖长不怎么动手,他只负责宴饮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