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停止,纵使有着许多人们将痛苦深埋在心中,无论此时正在承受着怎样的困难,无论有多么想放手离开,但总会有很多来自于内心深处最为深刻的羁绊,将你牢牢的栓在那里。
穷日子苦日子丽萍为了两个儿子都努力的支撑下去,现在房子也盖上了,生活可能正在一步一步朝着好的地方发展,但不知为什么,家中就是无法存钱,因为每一年福臣干活所能攒下的钱,总会发生一些其他的事情,将这笔钱全部花光,丽萍甚至在想,会不会是他们两个人不合财呢?不然怎么解释一有点存款就遭一些事情呢?
那个时候两个儿子已经逐渐的长大,超男一直在和福臣干着瓦工活,而超群则是每天上学,这样就不需要在时时刻刻照顾他们了,所以丽萍便打算也出去找个什么工作,赚些零花钱贴补家用。
可是瘦小的丽萍又能干些什么呢?在家中思考了好长一段时间,她便绝对去废品收购站买一辆脚踏三轮车,然后走街串巷的卖一些酱油、米醋、鸡蛋和白酒。
这个行业在当时还是有很多人从事的,虽然辛苦但却也赚钱。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当中,一家人都在为了这个家默默的努力着。
东北的夏天,气候特别的热,可丽萍却依然顶着炎炎烈日骑着脚踏车,喊着叫卖的口号,一年四季很少有间断的时候,无论刮风下雨,或是酷暑严寒,都不曾让丽萍有退缩之意。
长时间进行着这样的生活,让丽萍拥有了一副与年龄完全不符的相貌,看上去就好像是六十多岁的人一样,黑黑的皮肤,瘦弱的身体。可对于这些她并没有任何的怨言,只要能够生活境况好一些,让两个儿子成长在好的环境中,这才是丽萍心中最为注重的。
可是只顾着赚钱的夫妻俩,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大儿子超男由于接触社会比较早,所以还相对省心一些,不过,老二超群就不是这样了。当时他14岁,正是处在一个容易吸收不好事情的时期,贪玩对于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来说是普遍存在的,可是却需要有人在这样的孩子身边时刻的提醒着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超群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丽萍夫妻俩疏于管教,导致超群迷恋上了当时县里所开的唯一一家游戏厅,甚至为了玩,根本就将书本弃之不理,当他意识到这是不对的时候,却也已经泥足深陷,无法控制。
于是超群就常常瞒着家里去游戏厅打电动游戏,但那是需要钱的,可家里给超群的零花钱只有一点,这怎么能够满足他既要玩,又要吃的心呢?
孩子的脑中并不会有过多的复杂想法,他只会选择眼前对自己最好的事情,即便事后会感到恐惧,可依然无法阻止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下相同的错误。
终于超群将手伸向了母亲丽萍的钱包中,那个时候,丽萍每天都会出去走街串巷卖鸡蛋什么的,所以她的钱包中一直都会有很多很多的零钱,用来找给买家。
那么,超群起初是想,拿一些零散的钱,这样可能丽萍就不会发现,事实还真是如此,丽萍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会从这里偷钱,所以她对少钱的事情并不知晓。
其实,这里面还有更为深层的事情,每天丽萍回家的时候,都会查一次钱,然后记在账本上,第二天出门的时候就不会再查一遍,这种种的事情都被超群看在眼中,所以他都会在早上的时候悄悄的拿走一些零钱,所以丽萍才会一无所知。
不过这样一来却助长了超群的气焰,从起初的一两块钱,到后来直接就变成五块甚至十块,那段时间丽萍感觉很奇怪,为什么每天货物卖出的数量都是有数的,可是钱却不对劲呢?于是她便对此起了疑心,终于在四天之后的早上,超群被她抓到了现行。
这让丽萍非常的气愤,当既就痛打了超群一顿,但她的内心却是挣扎无比的,因为她很爱自己的儿子,甚至为了他们宁愿承受不该去承受的痛苦,可如今儿子竟然偷自己的钱,并且是在家中生活如此困难的时候,这完全就是恨铁不成钢。
当然超群是不可能一个人跑去游戏厅玩的,这期间陪伴他的还有邻居滕家的孩子,他们两个出生仅仅相差了六个月,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所以他们之间的感情都是非常深的。那么所有的事情也都会由两个人一同完成。
另外不得不提,邻居滕家还是曾经丽萍住在乡下的时候那个邻居,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一切会这么的巧合,从自己结婚以后搬入刘家,不管最终将家搬去了哪里,邻居永远都是滕家,而滕家的女主人,就是称呼自己为三姨的小云,也就是当出会顶着大雨背着超男赶去镇上的医院的那个好人,不过,时间却改变了她,丽萍家房子在盖建的时候,小云就出面为了仅仅一米不到的地方处处刁难,甚至告到了土地局。
这一切都让丽萍万分的难过,后来小云也同丽萍一样卖起了鸡蛋什么的,于是两个孩子便互相从家中偷钱出去玩。
当超群这边东窗事发以后,滕家孩子自然是逃不过被抓到的命运。那个时候,两个小家伙真的被揍的很惨,还要受到严厉的教育。
可是对于超群来说,叛逆的性格已经养成,即使后来他再也没有偷过母亲丽萍的钱,可却依然陷入疯玩的地步而无法自我控制,当丽萍意识到事态严重的时候,却已经为时已晚了。一切都在超群上初中的时候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为此丽萍真的是操碎了心,也哭干了眼泪。但问题却依然还是会继续发展下去。
超群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终于荒废了学业,对书本产生了极大的厌倦之感,不顾任何人的劝说,毅然决然的永远的离开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