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宗师嘉宾,无论是哪位观众,对于诸葛一的信任都是极高的,在这之前,诸葛一也没有说出任何事关胜负的言论。
第一次,如此明显的出声,无疑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就是萧天顺山长也有若有所思地看向了暂时还没有任何变故的【商君】。
可仅仅片刻之后,无论是谁都已经开始明白诸葛一言语中的意思了。
在此时秦国后方,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宗室,由于嬴任好对于后方的治理,此时的大秦不再是诸葛羽时期那般萧索,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但【商君】超限之后所得的【布法】由于战线前压的缘故,已经随着诸葛羽版嬴驷的决定,全力东进。
故而,在原先大秦后方,已经开始实质上的放弃,偏偏就是这个放弃,再加上之前诸葛羽版嬴驷有意无意地夺兵行为,给了黄除羽抽丝剥茧的机会。
【商君】之命劫的触发点确实在嬴驷之上,所以只要诸葛羽死死控制嬴驷就可以维系其命劫的爆发。
但这里的前提是嬴驷可以代表整个大秦的宗室,正常情况下,在天弈世界中,又不是现实,君主本身就是宗室,这一点没啥问题之前也没出问题。
可现在不一样了,双方产生夺势,又因为各自的选择相辅相杀,在黄除羽的精心策划下,秦嬴宗室就这么诞生了。
这新诞生的宗室对于夺势并无法产生实质作用,可就是这宗室成为破坏命劫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
【商君】的命劫,就是他和大秦王室不可调和的矛盾,商君之法乃是秦法还是商君之法?
唯有商鞅死后,他的法才叫秦法,不然那就是商君之法,在这之前,嬴驷敢用,嬴任好处于敌对阵营无法撼动。
可这些宗室不同,他们虽然由嬴任好的经营衍生,但却处于半中立阶段,就和普通的老秦人一样,嬴驷可以用,嬴任好也可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利于秦势的一些行为,固然可以被君主否决,但如果这件事本身就符合秦势,甚至这位君王本身就做过类似的事情,那可就太顺理成章了。
特别在这种时候,黄除羽堂而皇之地落下了一枚明着的暗子。
紫阶英雄棋灵【秦公子嬴虔】!
当黄除羽用利用宗室的身份落下这枚暗子之后,他就没打算去自己启用,因为他很清楚,只要时机到了,这枚棋子就会自然而然地起爆。
这一点,纵然诸葛羽知道,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不敢杀嬴虔。
诸葛羽是勇者,但不是莽夫,他有勇气任用,可没有胆子胡作非为。
诸葛一正因为看清楚这个过程,他才会判定诸葛羽已经危险了,这种时候如果是【嬴祖宇】那种胆大包天之人,定然会格杀掉嬴虔,至于宗室之乱,嬴祖宇的性格是不会管的。
但诸葛羽不行,他勇则无双,情却真挚。
这一点,可以说是诸葛羽的弱点,但也是因为此,诸葛羽最终没有堕入真正的魔之代言人。
黄除羽就是算准了诸葛羽的这个性格,这个不会对亲人下手的性格,哪怕复生嬴驷也存在的下意识,亲手将【五马分尸】的命劫给快速重启。
这一刻,双君夺势的局面就变成了嬴任好在帮助嬴驷夺取真正的权柄。
两个原本处于争夺的秦势,在这一时短暂合一,其目的就是诛杀【商君】。
相对于诸葛一的判断,观众整整多看了数遍回放才恍然大悟,大多数人看懂之后全部对于黄除羽的计算能力佩服至极,当然也有例外:
“这黄院长真不是东西啊,我师傅重情重义,他却利用我师傅的感情,我呸,我要投诉他!”
“刘恒,不要胡说,没听诸葛宗师说了么,黄院长是精准计算判断了诸葛执教的性格,这算是一场谋胜。”
“呸,要是我,到这时候就掀了这棋盘,真不要脸。”
抛开诸葛羽弟子刘恒这样的存在,总体来说,观众的角度并没有觉得黄除羽如此布局有任何错误,他们从中看到甚至学到了很多。
就连萧天顺也在那五马开始快速往五个方向拉伸之时,补充了一句:
“有时候盘外招,并非那么简单,人心亦是。”
他的言语中没有任何贬低而是蕴含着深深的告诫,人心是优势但也是缺点。
天弈世界中的【商君】看着意气风发的【秦公子嬴虔】最终没有说任何话,他只是笑笑看向嬴驷所在的方向,随即五马奔腾,暴毙当场。
失去了【商君】从表面来看,嬴驷独揽他那部分的大权,可实际上,嬴驷最大的臂膀也就此而断。
双方夺势的平衡被彻底打破,特别是诸葛羽本身就不是靠着发展打后期的情况下,胜负几乎在这个时间点见了分晓。
之后区区两个回合,尽管控制着兵权,但没有后续补充的嬴驷,逐步失去了对于大秦大势的控制权,最终失去了秦王之位。
夺势之战,嬴任好胜!黄除羽胜!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感觉胜负已分之际,一道充斥着杀意和决绝的声音。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一刻,从以身入局状态回返的诸葛羽竟然再度出手,并且将自己和一位英雄棋灵直接绑定。
看到这一幕,一些观众脑子都是晕乎乎的,以身入局还能再失败之后再来一遍?
这不科学啊!
唯有观战席中几个项家弟子才面色古怪地相互对视,因为他们从诸葛羽这时候爆发的力量中看到了项家的绝学。
那可不是什么以身入局,而是以人为棋!
项家棋手,就是棋卫本身,这一点就是项家的魄力和绝学。
这一刻,诸葛羽竟然用出来了,金阶英雄棋灵【楚大将军项梁】。
他的起兵之地不是别的,就是之前被他诸葛羽的秦军彻底破灭的楚国都城。
说来也是有趣,双方对弈到这个时候,竟然真正做到互换领域,甚至连国家都互换了。
如果角色互换,矛和盾到底谁更强大呢?
秦楚再逢,攻守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