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确立新君
郭威和冯道看到刘承勳已经重病在床了,他们就问王峻:“这可如何是好?”
王峻说:“看来只好迎立徐州节度使了。”他说的这个徐州节度使,就是刘知远的养子刘赟。
郭威沈吟了半晌,才慢慢地说:“咱们先去朝堂上,跟大家再商量商量吧。”他说这句话时候的口气,好像有点不高兴的意思。
郭威他们几个人一起出了宫,来到朝堂之上,询问诸位大臣的意见,大伙看看,立徐州节度使为皇帝,怎么样啊。结果大家都挺赞成立刘贇为帝,郭威也就不好反对了,于是就淡淡的说:“时候不早了,咱们不应该再入宫去打扰太后了,看来只好上表奏明了。”大家都说:“好啊好啊!那就请侍中派人起草表文吧。”于是大伙就散了。
郭威回去以后,就让他的书记官起草奏章,奏章写好以后,郭威不太满意,又让书记官去修改,改来改去,还是不能满意,没奈何只好凑合了。
第二天入朝,百官都已经排班完毕,郭威就取出表文,推冯道为首,他自己和百官陆续都署上名字,然后命内侍呈给太后。不久李太后召见冯道和郭威,同意立刘贇为帝。命冯道代太后起草教令,选个好日子去迎立刘赟。
冯道是个着名的圆滑人物,可以说是老奸巨滑,他已经猜到了,这次大伙主张迎立刘贇,不太符合郭威的心意,冯道不愿意得罪郭威,所以他也不想去写这个教令,他就跟太后说:“迎立新主,须要先酌定礼仪,麻烦着呢。还有,太后的教令也须要仔细斟酌,等我和郭威出去商量好了,再报给太后知道。”李太后点头答应了。
冯道和郭威告辞退出,他边走边对郭威说:“郭侍中幕府当中人才多,所有的教令、礼仪,就请侍中酌情确定吧。”
郭威笑着说:“太师何必过谦。”
冯道皱着眉头说:“我老了,前日的教令,太后命我起草,我搜索枯肠,才勉强写完,这次你就饶了我罢。”
郭威说:“我是个武夫,不通文墨,手下也没什么优秀人才,我回想起我去河中讨伐李守贞的时候,每次见到朝廷诏书,处分军事,都很合机宜,恰到好处。当时我问过朝廷使者,说是翰林学士范质的手笔,现在不知道他还在不在京中?”
冯道说,范质没有回老家,估计应该是还在京城。
郭威大喜,说:“待我前去访求他好了。”于是这二人分了手,各忙各的去了。
这时候已经是隆冬时节了,外边是风雪漫天,郭威冒雪外出,到处打听,这才打听到范质的住址。于是就登门造访,两个人见面一聊,真是相见恨晚,互相都挺钦佩。郭威就脱下身上所穿的紫袍披在范质身上,紫那是最高等级官员的官服,往下是红袍,过去说某某人本来就已经是大官了,现在还升官,就说他红得发紫。
范质赶紧拜谢,郭威就请他入朝,去替太后起草教令。范质说,按照过去的规矩,太上皇发布的命令,称为诰,皇太后的称为令,现在是不是还继续遵守这一古制呢?郭威说:“目下,国家无主,凡事都要靠太后裁断,不妨直接就称为诰吧。”范质答应了,提笔起草诰文,果然不愧是翰林,三下五除二,一挥而就。其中的内容是说:
高祖皇帝去世,继任者年纪太小,被坏人所迷惑,所以很多将相大臣,都无辜被杀,幸好大臣郭威等人,怀着忠义之心,拯救国家社稷,现在,既有大臣们的意见,也参考上天的一些征兆,考察了一番,发现徐州节度使刘贇既有才干,德行又好,先皇对他就像对亲儿子一样,特别的疼爱,所以他完全有资格即皇帝位,有关部门应该选择吉日,备好法驾,迎立刘赟继位。
刘知远只有三个亲生儿子,分别是刘承训、刘承佑、刘承勋。老大刘承训二十六岁的时候突然去世了,老二刘承佑被他宠信的那个茶酒使郭允明给杀了,老三刘承勋病重在床,都起不来了。看来只能是立他那个养子刘贇了。
刘赟的亲生父亲是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刘崇,也就是说,刘贇本来是刘知远的侄子,刘知远特别喜欢刘贇,就把他收养了。这次李太后和大臣们决定奉迎刘赟继位,有关的礼节都是范质援古证今,仓促间讨论确定的,郭威向大臣们一宣布,大家都同声赞美,说这简直是太完美了。于是郭威上奏太后,请求派太师冯道、枢密直学士王度和秘书监赵上交一起前往徐州,迎刘贇入朝,太后当即就批准了,把诰令也颁布了,让他们赶快去,别耽误时间了。
冯道看到太后的诰令,有些吃惊,他沉思良久,然后他去见郭威,说:“我已经很老了,怎么还让我去徐州呢。”
郭威微笑着说:“太师的功勋威望,别人可比不了,此次去迎立新君,如果不是由太师来作为领袖,何人能够胜任?别人资格声望都不够。”
冯道说:“侍中此举,真的是出自真心么?”你真的是发自内心,要迎立刘赟继位吗,你给我说句实话?
郭威一听,不高兴了,说:“太师不必怀疑,天日在上,我郭威没有异心。”
冯道这才和王度、赵上交离了京城南下。路上冯道还对这俩人说:“我生平不作妄言之人,这次却是妄言了。”他其实是想说:我认为郭威这次绝对要自己当皇帝,万万没想到,人家郭威还真的没这么干,实在是太意外了。
郭威送冯道等人离开京城,又率领群臣去禀告太后,大意是说,新君到京还有些日子呢,所以请太后临朝听政。李太后答应了,立刻颁下诰命,说:
先前奸臣当道,乱我国家,功臣们效忠社稷,翦除了这些坏人。而且还顺应大家的意见,给国家确立了新的继承人。现在宗庙社稷都已经转危为安,国家的法纪纲常也已经重振。皇帝的法驾没到之前,各种政务颇多,百官奏请,希望我来处理,我就只好答应大臣们的意见,暂时来处理一下,时间为期十天,然后就交给新君了。
这位李太后既然答应了先暂时替未来的新皇帝处理国政,当然首先一件事就是要赏赐功臣,于是升王峻为枢密使,兼右神武统军,这顶的是刘玢的位子。任命王殷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过去史弘肇担任过这个职务,任命郭崇威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曹威为步军都指挥使。三司事宜就让陈州刺史李谷充任,这顶的是王章的位子,这些人全都是郭威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