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黄旗加身
这时候忽然接到了兖州的奏表,谁上的奏表呢,就是刚跑回去的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他抓住了逃到他那去的那个飞龙使後匡赞,把他押送到了汴梁。
郭威等後匡赞被送到,就下令把他押送到司法部门,和刘铢、李洪建两个人一起审讯判刑。司法机关经过审讯,把结案材料呈上,说後匡赞、刘铢、李洪建已经都认了罪。後匡赞和苏逢吉、李业、阎晋卿、聂文进、郭允明等人同谋,让散员都虞侯奔德等人下手,杀害了杨邠、史弘肇、王章。刘铢、李洪建投靠李业等人,杀害将相们的家属,供据确凿,按罪当诛,并且要夷灭九族。现在只有李业还在逃,没有被抓获,因此应该给陕州下达文书,勒令陕州节度使李洪信立刻抓捕李业,把他押送进京,然后把这伙人并案正法,到时候一块执行死刑。这就是成者王侯败者寇,现在就到了大清算的时候了。郭威立刻派使者前往陕州,让李洪信把李业叫出来。
李业先前逃往陕州,就是因为陕州节度使李洪信是他哥哥,肯定能帮助他,当时李洪信知道李业闯了大祸,根本就没敢留他,让他赶快去其他地方。这时候谁敢收留他,包庇重犯也是大罪,李洪信把他放走那都是担着相当风险的。
李业没办法,只好离开陕州,逃往晋阳,结果他走到绛州,就是现在的山西新绛、侯马那一带,就被一伙盗贼给盯上了,人家看他身边带着很多钱财,就把他杀了,把钱财全都抢走了。
现在李洪信听说郭威进了京城,他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于是又派人去抓李业,最后派去的人回来报告,说李业已经被杀了,李洪信只好派人去京师,把情况奏明了朝廷,使者在路上正好和朝廷派来的使臣遇上了,于是两个人一起回到京城,报告了郭威。郭威把全案的处置意见奏明了李太后,太后当然也只能批准。
前边刘铢被捕的时候,曾经跟自己的妻子说:“我死以后,你免不了要去做别人的奴婢了。”所以我说这个刘铢脑子有问题,他都没意识到他犯的是灭族的大事,他还觉得最多就是他一个人掉脑袋呢,刘铢的妻子都比他懂法,一听刘铢的话,当时就哭了,说:“你干的这些事,肯定是活不了啦,我也会因为你而获罪,恐怕不只是给人家做奴婢的问题,估计还得一起掉脑袋呢。”刘铢听了,默然无语,跟着来抓他的差人就走了。结果,刘铢妻子说的那几句话被郭威知道了,郭威觉得刘铢的媳妇挺可怜,于是就派人去狱中责备刘铢,说:“我和你一起为汉室效力,难道没有一点故人情谊吗?我的家属被杀,虽然是奉皇帝的命令,可是你为什么就不肯刀下留情,忍心让我全家被害呢?请问你家有没有妻子儿女,你今日是否会顾念他们?”
刘铢听了,无可推脱,只好强辩说:“我当时只知道为了汉室朝廷,无暇他顾,今日但凭郭公处分吧,我无话可说!”
郭威派去的人回去以后,就把刘铢的话说给了郭威。他说他当时只想着国家,没想别的。郭威就下令,杀了刘铢和他儿子,但是终究还是手下留情,把他的妻子给放了。所以说郭威这个人还是挺有同情心的,这对于一个上阵统兵的赳赳武夫来说很难得。尤其是,他同情的对象居然是杀死自己全家的刽子手的家属。
王殷的家属以前被李洪建保护,所以都平安无事,王殷就屡次去向郭威求情,请他放过李洪建,不要杀他,郭威没答应,不过倒是赦免了李洪建的家属。刘铢、李洪建、後匡赞同一天被斩,并且还砍了苏逢吉、阎晋卿、郭允明、聂文进的脑袋,悬挂于市曹,这些人虽然都已经死了,但是枭首示众这个待遇还是不能免。这个跟现在的法律思想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你犯得是死罪,但是不能让你自杀,你得享受杀头或者枪毙的待遇,也就是说,要由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剥夺你的生命,你自己自杀不行,比如现在有一个人犯了死罪,服毒自尽,那不行,我得把你送到医院抢救,抢救活了,再拉出去枪毙这一点,跟过去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如果没抢救过来,人死了,过去呢,还是要砍这一刀,头还是要挂这么一下,现在呢,如果没抢救过来就算了,算你厉害,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不会再给他脑袋上来一枪。这个是现在和古代不同的地方,其实是法律向人情的一个妥协。再补一枪的话,人情上会显得你太冷酷,太没人情味。
郭允明弑杀皇帝,罪行尤其恶劣,现在这些人罪行轻重不同,但是所受的刑罚却是一样的。苏逢吉在这件事情上参与的并不是特别多。他并不同意李业这么瞎胡闹。但是他在背后挑唆李业干掉史弘肇他们,所以这事可以说是因他而起,也没冤枉他。
就在这时候,朝中突然又接到了镇州、邢州两地的急报,说辽国皇帝耶律阮,也就是耶律兀欲,发兵深入中原,在封邱屠城,还攻陷了饶阳,请求朝廷派兵支援。郭威就进宫禀告了李太后。太后当即下令,让郭威率领部队北征,将国事暂时交给窦贞固、苏禹珪、王峻处理,军事方面委托给王殷,又任命翰林学士范质为枢密副使,参赞机要。
公元950年十二月朔日,也就是腊月初一,郭威率领大军出发,离开了都城,部队走到滑州,遇到了徐州来的使者,说是奉刘贇之命,前来慰劳众将。大伙看郭威的脸色,微微有些不高兴,大家一个个的面面相觑,也都不肯向使者下拜,而且还互相议论说:“咱们在京城又是杀人,又是放火,又是抢劫,这可都是犯法的事啊,如果以后刘家继续当皇帝,咱们还能有活路吗?”郭威听见大家议论,似乎很惊讶,他送走了徐州的使者,立刻率领部队赶往澶州。
路上天气晴好,虽然是冬天,但是阳光暖和,众将就乘机开始给郭威造势,说郭威马前有紫气缠绕。这紫气可是圣人之气啊,当年函谷关的守将尹喜看见紫气东来,就知道有圣人要来过关,不久果然见到老子骑着青牛来了。所以很明显,这帮人是打算把郭威说成是圣人下凡了。
郭威呢,假装什么也没听到,继续率兵渡河,当天部队来到澶州过夜,到了第二天早晨,郭威起床吃完了早餐,就下令部队出发。就在这时候,忽然听到外面军士们大声鼓噪,喊声如雷,郭威不慌不忙,返身回去,把门从里边关住。那些军士们已经有人跳墙进来,这帮人来到郭威面前,说:“天子应该由侍中您来做,大家现在都已经成了刘家的仇人,所以我们不愿再立刘氏子弟做皇帝了!”
郭威还没来得及回答呢,军士们已经把郭威围住,前扶后拥,有人过去把一面黄旗扯下来,直接披在了郭威身上,于是大家山呼万岁。郭威无法禁止,形色仓皇,却又毫无办法。
郭威这两天应该已经感觉到了,士卒们已经打算拥立他夺位当皇帝了,但是我估计他可能内心很矛盾,毕竟这事要是成了,那自己就君临天下,万一失败了,那就是身首异处,能不能成功,他也没有十足把握。
郭威等大家叫喊声渐渐安静下来以后,这才说道:“你们不要再嚷嚷了,你们要是想让我回京,那也要奉汉室宗庙,谨慎侍奉太后,而且不准骚扰人民!你们答应,我就回去,要是不答应,我宁可死在这。”
大伙都说:“我们愿意听从您的命令!”郭威于是马上率军回京,一路上他禁止士卒们喧闹骚扰百姓。
部队走到了黄河边上,河上的冰刚刚化开,须要修筑浮桥,然后才能渡河。郭威就让军士们在这驻扎一夜,等到第二天再筑桥渡河,结果到了半夜,忽然朔风大起,气温骤降,等到天亮以后再一看,河面上的冰又冻结实了,于是全军拥着郭威南渡,等到全军渡完以后,风也停了,河上的冰又渐渐融化了,郭威率军渡河的地方,后人称为淩桥。
.............
知识卡片:
我们前面讲了不少关于后汉权臣的事情,苏逢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到最后他也是死于非命。咱们给他简单做个总结。
苏逢吉出身于世家望族,隋唐时期着名的武功苏氏,这个家族发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他父亲叫苏悦,是后汉高祖刘知远身边的秘书,当时刘知远还是节度使。
苏逢吉从小就非常聪明,长得也很帅气,后来刘知远知道苏悦的很多文件都是他儿子苏逢吉写的,就把他叫来,然后给他下了个评语:精神爽秀,然后就让他当了节度判官。
刘知远不爱说话,喜欢清静,是个很严肃的人,苏逢吉非常会察言观色,跟刘知远在一起也是谨小慎微,经常就是站在旁边,当个背景。刘知远平时有很多公文要处理,很多人都害怕刘知远,就把文件交给苏逢吉,苏逢吉就随时注意刘知远的脸色,瞅准机会,看刘知远高兴了,心情不错,才把一些公文呈上去,所以刘知远非常看重他,当年的小苏很会把握时机,不招人烦。
但是苏逢吉这个人的性格却很分裂,他在领导面前是一副舔狗嘴脸,在下属、老百姓,甚至是亲戚跟前,都是一副凶神恶煞的嘴脸。他陷害同僚,把李崧一家全部杀光,陈尸于市。他同母异父的哥哥就因为到了京城之后没有先去看他,被他给活活打死了。
苏逢吉为政严苛,严刑酷法,杀伐无度。当时天下大乱,治安不好,到处都是盗贼,朝廷让他抓贼,他就制定了一条法律,一户人家出了强盗,邻居们要跟着连坐,有了这条法令撑腰,“郓州捕贼使者张令柔尽杀平阴县十七村民数百人”。有一次刘知远过生日,就派苏逢吉去清查一下监狱里的犯人,意思是有些人犯的罪很轻,能放就放了,算是给自己积德祈福,这有个名目,叫做“静狱”。苏逢吉可好,跑去把监狱里的犯人全给杀了,然后跟刘知远说,行了,我给你静好了。
苏逢吉这个人贪得无厌,他当了宰相以后,卖官鬻爵,暴敛钱财,史书上记载,说他“多违旧制,用舍升降,率意任情。”只要钱到位,普通人可以一夜之间平步青云,官居要职,被流放的官员能够官复原职,甚至被提拔重用。苏逢吉得知“家世王侯”的李永吉进京,估计他家里肯定有不少宝贝,就厚颜无耻派人明确告诉李永吉:只要献出你家珍藏的“先王玉带”,就让你去当刺史。李永吉说我家没有啊,苏逢吉竟然派人跑到古玩市场买了一条价值好几千贯的玉带,然后去找李永吉报销。你不是没有吗,我帮你找了一条。李永吉无可奈何,只能花钱免灾。俗话说:升官发财死老婆,是无耻男人的最爱,苏逢吉的老婆伍氏夫人去世,他借口需要制作大量的丧服,强迫官员们和老百姓给他送来绫罗绢帛,大赚了一笔。
苏逢吉因为和杨邠、史弘肇、郭威他们有矛盾,他正面刚刚不过,就给李业出谋划策,挑唆小皇帝和李业杀掉了这些大臣,可是他没想到,这些人毫无谋略,发动了政变,而始作俑者苏逢吉最后也死在了这场政变之中,这正应验了孟子那句话:“欺人者,人恒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