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殷商运动比赛组委会的积极而有效筹备下,第一届殷商运动会成功在朝歌城外的牧野平原上,开幕了。
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人数不等的参赛代表团。
百人以上的代表团就接近20个!
千人规模的代表团,也有三个!
代表团人数总计超过一万两千人!
其中,殷商代表团总计1400人,包括了教练辅助人员。
岐周代表团1126人。
鄂方代表团1024人。
这是三个人数最多的代表团。
飞廉的龙雀国和阿虎的有崇国分别以800人和666人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值得注意的是,东夷地区的傲来国,竟派来了超过五百人的代表团!
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不相干人员,而真正参加比赛的选手和他们的教练团队加起来也不到一百五十人。
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来蹭饭的。
这是要把大商吃穷吗?
据说,傲来国的人,个个都是大胃王……
如果傲来国真是故意来蹭饭,那他们可就完全想错了。
因为这场惠及全世界的运动会,仅仅是在殷商举办,而并非由殷商官方包办……
具体事由是以戴明月为首的殷商比赛组委会在负责。
而且,出资的,也不仅仅是殷商的财团,殷商境外的财团也贡献了超过七千万的资本。
傲来国,也是有资本注入的。
况且,殷商运动会的大部分业务都已经承包给了赞助商,真正需要殷商官方出力的,大概也就是运动会期间的安保事宜。
因此,傲来国代表团如此众多的人员前来,消费的也是他们自己的钱,除了能给殷商创收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其他蹭到的好处。
即使傲来国代表团能够占得一些便宜,那也是占了所有投资人的便宜。
这恐怕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投资人都不憨。
戴明月作为比赛组委会最高执行人,也不可能允许傲来国代表团胡来。
来者是客,客人来到主人的地盘,当然是要夹紧尾巴。
事实上,戴明月专门为此次运动会的资金流向设立了监管团队,目的是让每一笔钱收支清楚,让所有的投资人知晓他们的钱用到了什么地方。
这被戴明月称为财务透明化。
实际上,这是一种半透明。
细心的人就会发现,戴明月所公布的,仅仅是资本流向,而不是资本盈利情况。
也就是说,全世界都可以知道有多少钱用在了殷商运动会的哪些方面,但无法知道殷商运动会产生了多少盈利。
投资人是赚了,还是亏了?
赚了多少?亏了多少?
均无从得知。
就连投资人自己,也仅仅知道自己那一份投资的盈亏情况。
除非他们交头接耳,否则是不能直接知道的。
这,其实是为了保障每一位投资人的隐私。
每一笔投资,目的都是赚钱。
赚了,当然是好消息,公布出来很有面子。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公布出来,因为这会引发攀比,有对比就有伤害。
赚的多的投资者或许会更有面子,但同时也会担心遭人嫉恨。
如果亏了,那就是坏消息,公布出来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况且,投资失败,是不是就证明投资人眼光不行?能力不行?
因此,无论投资成功与失败,戴明月都不选择公布结果。
这就是所谓的,只问付出,不问收获。
殷商运动会,计划持续五天。
第一天,举行赛跑的四个比赛项目,通过淘汰赛的方式,决出每个项目的冠军,并排列出前十名。
第二天,举行赛车的两个比赛项目,同样是以淘汰赛的形式,优胜劣汰,产生最终的总冠军,得出最佳前十。
第三天,休赛一天,体验朝歌繁华。
第四天,举行游泳的所有比赛项目,还是以淘汰赛的形式,层层选拔,产生每个项目的世界冠军,并获取前十排名。
第五天,举行搏击比赛,根据晋级赛规则,产生世界冠军,颁发殷商搏击金腰带。
时间安排,比较紧凑,也有中途休整时间。
这样的时间安排,除了方便组织比赛之外,中间休赛的一天也是为了提振朝歌的旅游业。
朝歌城,是天下最繁华的大都市。
来到朝歌,一定想要在朝歌转一转。
另外,朝歌郊外的朝歌山、灵山、淇河,也是旅游胜地。
这么多的资源,不趁机变现就太亏了。
光是代表团人数有超过了一万两千人,再算上前来观赛的人群,就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据殷商有关部门估测,殷商运动会期间,牧野平原的客流量将突破二十万人次每天!
这将是有史以来,殷商地面上最大规模的群体性活动!
距今最早的十万人次每天以上的群体性活动,还要追溯到殷商建立之初,汤武大帝对夏作战时期。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和平的盛会,也能突破最大规模的战争!
殷商,真是了不起!
帝辛,真是了不起!
殷商运动会举办期间,帝辛派出了大约五千名朝歌禁卫军,维持运动会秩序。
另外,还有接近三千名志愿者被组织到这场盛会中。
朝歌城外,牧野平原。
出现在前所未有的盛况!
几乎所有人,都对殷商的大手笔赞不绝口。
殷商,不愧是世界第一强国!
这等恢弘的运动会,也只有殷商有能力举办!
换换家根本办不了!
帝辛,在各国首脑中的威望更高了。
需要指出的是,这场盛会的资本注入,不仅仅有戴明月方面拉来的赞助商,还包括了帝辛倡议的国家投资。
帝辛昭告世界各国。
要求每个国家都积极参与运动会的比赛,派出质量更优秀、数量更多的参赛者。另外,还要位运动会的成功举办贡献资金支持。
帝辛不是说空话,而是带头拿出了五千万的财政拨款,助力殷商运动会。
天下诸侯纷纷响应。
岐周,三千万。
鄂方,两千万。
龙雀国,一千万。
有崇国,一千万。
……
虽然有声音说,帝辛顺势从诸侯身上榨取价值,但这站不住脚。
因为帝辛是带头出资!
就算是榨取价值,帝辛也没有把殷商单独拎出来。
这就是公平。
这就是公正!
而且,帝辛的财政拨款,也是最多的。
作为世界第一大国,殷商承担起了自己的大国责任。
况且,殷商运动会,虽然冠以殷商之名,但在本质上,却是全世界的盛会。
体育没有国界。
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出钱出力。
这是造福所有人的良好事业。
不仅可以提升人类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世界文化的交融和沟通。
其所产生的效益是丰厚的,影响是深远的。
……
……
“请转告天子,岐周,一定会为殷商运动会竭尽所能!”
岐周国都,姬昌信誓旦旦地对信使说。
实际上,姬昌是忧虑的。
他不开心。
很不开心。
不是因为殷商运动会。
也不是因为他要付出三千万的赞助费。
这些虽然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但还不是他最难受的。
他最难受的,是九侯的灭亡。
大商的北方护法,能征惯战的颜值王,就这样死了?
姬昌看着信使迅速消失在视野中,眉头紧锁。
九侯,还很年轻啊!
长期以来,姬昌都把九侯视为最佳拍档。
虽然岐周与鬼方的往来不多,但关系相处得很不错。
或许,在外界看来,九侯与鄂侯才是走得最近。
但是,在紧要关头,只有西伯侯能够与九侯背靠背!
鄂侯,还差点火候。
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从绝对实力上来讲,天下诸侯,西伯侯排第一,九侯排第二。
鄂侯,充其量也就坐到第三把交椅。
鄂侯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是诸侯三巨头里最弱的一支。
鄂方,名副其实的弱旅。
自殷商建国以来,鄂方,包括鄂方周边地区,都没有真正地和殷商掰过手腕。
是不敢,也是不能。
鄂方,虽然景色秀丽,但并不富饶。
与殷商强大的正规军相比,鄂方的军团……算了吧。
鄂侯,也就欺负欺负离他近的小弟了。
姬昌,从来就没有把鄂侯往眼里作。
在姬昌看来,鄂侯,就那点能耐,没啥本事。
不仅如此,鄂侯还喜欢高调,不顾自家实力低微,还到处惹是生非!
姬昌始终认同为,鄂侯不能长久。
鄂侯目光短浅,只看得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想要扩张版图,却没有战略规划,成不了什么气候。
纵然鄂侯有南方天险,也依然是诸侯中间最容易被殷商压制的。
归根到底,是鄂方从君主到民族,都不行。
或许,姬昌对鄂侯带有偏见。
但是,姬昌参考的证据,全都是事实。
不仅是姬昌,就连一些比较明智的小诸侯,也能看出来,鄂侯成事不足。
与鄂侯相比,鬼侯、也就是九侯,就非常了得了!
鄂侯若是凡人,九侯便是英雄!
鄂侯若是蝼蚁,九侯便是巨象!
差距,就是这么大!
看看九侯的成绩。
平鬼方、败崇侯,北击胡羌、南抗殷商,不可一世!
再加上九侯本人颜值甚高,为人风流倜傥,更是收割无数名声。
总体来讲,鄂侯与九侯相比,就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
不可等量齐观。
九侯是这样强大!
鄂侯是这样弱小!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强者死,弱者活。
不可理喻。
至少,在姬昌的谋划里,鄂侯与九侯,九侯的生存能力要强,强得多。
但,打脸就是来得这么突然。
九侯,怎会这么轻易就灭亡了呢?
根据姬发传回的情报,姬昌仔细复原了这场诡异的征伐。
战争,是先从九侯出兵土方开始的。
九侯一路高歌,几乎就要把土方拿下!
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殷商的飞虎军,推到了九侯城下。
九侯的主力兵团,都深陷土方战场。
及至千里回师,也来不及了。
好厉害的战法!
殷商,正好打了个九侯一个措手不及!
姬昌浑身一颤。
他隐约看见了昔日与殷商进行联合军演的景象。
那个时候,殷商还是帝乙当家。
现在,帝辛是殷商的新当家。
啊!帝辛!
不简单!
帝乙这个老家伙,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对商鬼战争推演得愈发深入,姬昌就越是紧张!
可以断定,殷商的作战水平,已经达到了更高的水准!
这可真是不幸。
眼瞅着殷商越来越强大,天下诸侯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咯。
而且,帝辛这个虎狼之君,比帝乙还要狠!
帝乙,尚且停留在奴役诸侯的层次。
而帝辛,则是要把诸侯剁成渣,包成韭菜盒子,吃下去!
姬昌狠狠地咬了一口手中的韭菜盒子,真香!
什么时候,他岐周的韭菜盒子,才能成为天下的国宴啊。
他已经被帝乙赏赐了二十三年的殷商国宴。
还要被帝辛赏赐多少年?
上天,难道不给岐周一次机会吗?
殷商,已经火了五百年!
五百年,商人就这么好?
商人,就这么得到天道垂青?
岐周,也很好啊!
周人,一点也不比商人差!
嘴里的韭菜盒子,不知怎的突然变咸了。
是姬昌流泪了。
他多么想建立属于岐周的荣耀啊!
自姬太公开辟周原以来,岐周便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
到了他的父亲姬历,岐周人更是称霸西方!
眼看岐周快速崛起,却被殷商无情地摁下。
殷历496年,姬历惨死朝歌。
从此,岐周就跌进了一段相当长的低谷。
算起来,那一年,正是帝辛诞生的时间。
同一年,岐周失去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君主,殷商却诞生了一位未来强势的天子。
啊,岐周,太难了!
姬昌食不能咽。
姬昌眼泪滂沱。
他难过。
看到九侯的灭亡,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九侯是天下第二诸侯,已经被殷商吃下。
他西伯侯,作为天下第一诸侯,还会远吗?
倘若他是鄂侯那样胸无大志的庸人,或者是九侯那种资质中等的枭雄,他或许能接受这样的命运。
但是,他是伟大的姬昌,伟大的西伯侯啊!
伟大的西伯侯,不能接受这样的未来!
这不是他应该有的未来!
殷商,太可怕了。
突然,姬昌咬了咬牙。
狠狠地将手里的韭菜盒子嚼烂、咽下!
殷商,能够把握这样的战机,岐周,为何不能?!
难道他姬昌一世英名,还比不上乳臭未干的帝辛吗?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