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公斤级别计算的话,欧洲美运载火箭成本大概为美元。”
“当然,这是官方的数据。”
“马斯克的底气就在于他们低廉的发射成本。”
“让胡所长和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我们成本的问题吧。”
在掌声中,胡永年稍微清了清嗓子,对着众人放出一组数据,“刚刚陈总说了,欧美官方的数据,每次发射的成本在1.65亿美元,每公斤在1万美元上下。”
“而马斯克的星舰,发射成本不超过1亿美元,每公斤的成本最低可达到23美元。”
“多少?23美元一公斤?!”
有一些技术人员,对商业化航天项目成本问题不怎么了解,在胡永年说出23美元一公斤的数字后,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这成本的差距怎么那么大?
官方的火箭要上万美元,到马斯克这里只用几十美元每公斤。
难道Spacex的技术真的断档的领先?
“咳咳,这个成本放眼全球,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组织能比得上,当然,这里我说的是星舰成本,而不是综合成本,大家不好搞混。”
“火箭方面的话,根据Spacex公示和我们分析的数据表明,猎鹰重型火箭重复利用的时候成本是在1500美元每公斤,一次性使用成本是在2300美金。”
“随着Spacex的回收技术不断成熟,加上复用率的提升,这个成本也很快可以降低到美元以下,也就是说猎鹰火箭加上星舰,每公斤的发射成本也仅为1000美元左右。”
会议室里再次小声议论起来,大家都知道马斯克的火箭成本低,可这些真实的数据出现在大家伙面前的时候,一个个的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不锈钢大呲花真的成本就那么低吗?
也怪不得马斯克敢宣称往太空发射颗卫星。
这流水线生产的卫星,低廉的发射成本,他还真有这个底气。
“至于我们的成本,鱼仔火箭大约每公斤的发射费用在8000美金,也就是6万人民币上下,低轨道的小型火箭便宜一点,能做到2.5万人民币左右,太阳同步轨道大约是在4万元左右。”
听到这个差距,不少人都开始沉思起来,过去都是由集中力量办的这些项目,对比国外大家的成本都差不多,欧美不也是要7万多人民币。
华夏的6万并不算贵。
可这要看和谁比,和马斯克比,这个成本还是太贵。
这也是很多小型国家,科技水平不高的大国,都不能自主研究发射火箭的原因。
也正在这时,陈尘在大屏幕上面放出了一张红星航天的部分火箭和卫星技术的蓝图,“繁星计划在提出以后,红星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对于火箭,我们的工程师已经设计了诸多先期方案,火箭燃料,材质,组装,运载能力等都有明确的安排,确保我们的红星一号能顺利的完成。”
“至于制造环节,红星也有莫大的优势,咱们的长征火箭公司,515所等都已经和咱们达成了合作。”
“除此之外,我们也在做相关的技术研发,核火箭电火箭,等离子火箭等都在研发项目中,并且咱们自己的火箭制造工厂也即将完成。”
“发射场地大家也都看到了,随时可以投入使用,海基平台也会在明年年初完成验收。”
此刻,陈尘将红星航天所有的进度都说了出来。
这里的人虽说都搞科研的,但大家都不傻,都知道火箭研发和发射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商业项目,并且这种还牵扯到送卫星去轨道的火箭。
和平时期红星的火箭工厂就是一个火箭工厂。
可要是到了战时……
上面居然能把这种权限给到红星。
足以见得对红星的重视。
“关于轨道,大家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就不做赘述了,但是这里我想强调一条,静止轨道这个稀缺的轨道资源,我们必须抢在马斯克前面占领!”
(按照距离可以分为低轨道,中轨道和高轨道,一般的载人和探测卫星是在低轨,像北斗这种一般是在中轨,还有一部分在高轨道。)
陈尘说的静止轨道,是位于赤道上空,并且轨道的倾角是0度,由于卫星在这一轨道运行的时候,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从地球看仿佛是静止的。
但是地球的赤道就只有一条,也就说明这种可以实现连续通讯和对地探测的卫星轨资源是很稀缺的。
“只要我们进入这条轨道,那么面临一些自杀式的撞击,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胡永年补充道,这十年来,华夏在静止轨道的卫星已经损失不下5颗,都是被某些“太空垃圾”给撞击坠毁的。
至于是谁撞的,那不言而喻,也足以见得这条轨道对各国来说有多么重要。
“嘿嘿。”
陈尘突然在这严肃的话题上面笑了一声,那声音就好像是偷到鸡的狐狸一般。
“说来也巧,我们红星扫地机器人部门有一款扫地机器人,搭载了我们的超级小星,哪怕是没有任何的指令,它也能根据预案和当前强控,自主进行行动。”
“在地面模拟中,我们的这个扫地机器人,可以做到90%以上的拦截率,而且上面搭载的机械手,嗯,就可以很轻松的对某些卫星实施远距离外科手术。”
这下子不光陈尘在“嘿嘿”的笑,整个会议室里大家都在嘿嘿笑,仿佛已经看到某些场景下,某国的卫星失去他们的太阳能板。
而且这个所谓的扫地机器人,陈尘就差明着说,这是红星的太空武器了。
“今天的项目介绍就这些,大家可以消化一下,总结起来其实就四个字。”
“加速。”
“反击。”
“我们第一台验证火箭和验证卫星,也会在本月进行发射任务,有足够的数据反馈后,大家再进行调整,我们的今年的第一次发射,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明白!”
“陈总,您就瞧好吧。”
从现有形势,到未来发展,再到技术蓝图,陈尘的这次会议给了所有人清晰的答案,华夏人的行动力和组织力自然不用多说。
在会议结束后,各项的工作开始进入到一个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