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宇宙学提出了大爆炸理论。大爆炸的瞬间应该是能量最高的瞬间。”
“从理论上估计,大约在大爆炸后10-43秒时出现普朗克尺度。”
“在这个瞬间,四种相互作用都统一在一起,是超大统一的情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爆炸之后10-35秒,引力作用已经分离出去,是大统一的情形。随后强相互作用分离出去,大统一也解体了。”
“对于大爆炸理论,应该说有它的实验依据。比如现在看到的宇宙是在膨胀的。”
“另外,根据大爆炸理论预测,现在应该存在一个所谓的3K微波背景辐射,这已被观测证实。”
“由大爆炸理论计算出的各种化学元素的丰度分布,有一些也得到了天文观测结果的证实。”
“这个大爆炸理论基本上是一个物理学理论,故称之为宇宙的标准理论。”
“在粒子物理领域,也有一个标准理论。”
“基本粒子的夸克模型、电弱统一理论与热动力学理论结合起来,形成粒子的标准模型。”
“这个标准模型便是以杨·米尔斯理论为基础的规范场论提供的统一的数学形式化架构。”
大明时空节点。
紫禁城。
朱棣一群人也被对撞机的壮观震撼了。
“原来这个就是研究大一统理论的实验,为什么要将粒子撞碎来研究呢?”
朱瞻基不解的问了出来。
“是不是模拟宇宙大爆炸来研究世界的构成?所以从中观测各种变化?”
朱棣看到天幕上的大爆炸理论立刻想到了以往视频曾提到过这个说法。
“应该没错了,大爆炸出现后,四大力是统一的。所以后世用对撞机模拟大爆炸,试图通过观测这些东西来验证大一统理论。”
杨荣觉得这简直是绝妙的想法。
“他们是怎么做出的这些猜想。我记得宇宙诞生的时间是一百多亿年了吧。他们是以什么缘由推测到宇宙是爆炸产生的?”
朱高炽很不解的问道。
“怪不得之前天幕曾说能观测到100多亿光年之外的天体。也就是说他们看到了宇宙还在膨胀。”
朱棣脑子有些反应不过来,宇宙还在膨胀,意思就是后世也没有看到宇宙的边。那这个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之外又是什么?
“100多亿光年,按照那个光年的意思,是指他们观测到的东西是100多亿年前的光吧。所以他们就确定宇宙在100多亿年前发生爆炸,然后一直膨胀。”
“我记得大爆炸产生的时候有六维空间诞生了,但却是一直在坍塌,最终缩小到不可观测了。”
夏原吉突然记起了之前讲数学的视频中也提到过宇宙大爆炸,并说过一个六维空间。
“我也想起来了,六维空间就是微观世界。那么后用粒子加速器对撞是不是也能观测到这个微观世界?”
朱瞻基脑子里回忆了一番后,问了出了。
“不行,我记得之前说过没有设备能观测到这个微观世界。粒子加速器应该只是从微观的这个概念中去研究宏观宇宙的本质。”
“前面不是讲了两个方向的研究结果又是殊途同归吗。”
夏原吉记忆很清晰。不过即便他能说出这些话,但却也不懂这话的意义。
“大爆炸的理论证实还不单单是宇宙在膨胀这点,甚至还有化学方面的证明。这意思是化学元素在大爆炸以后也有一个先后的生成顺序。”
朱高炽猜想着大爆炸后,宇宙是生成了一些什么化学物质呢?
“会不会和元素周期表有什么关系?按这么说的话,元素周期表就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咯。”
朱棣的联想倒是很丰富。
“这么说也没错,反正所有元素都是在宇宙中存在的。”
杨荣觉得后世人不可能弄一些不存在的元素放在元素周期表中。
“难怪说数理化,这三科之间还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朱瞻基对三门学科的联系感兴趣了起来。
“这个粒子的标准模型就是验证宇宙标准模型的东西吧。看它是基于三大力的统一才有的模型,所以只要找到这个模型中的所有粒子,就能将三大力统一起来。”
朱棣觉得自己思路都被打开了,瞬间就清楚了粒子加速器对四大力统一的作用。
“目前后世还在统一强、弱力和电磁力。引力倒是没有在这个模型中。不过能将三种力统一起来,这个杨·米尔斯理论看起来又是一个相当牛逼的理论。”
夏原吉很是佩服这些人,太聪明了。
他认为以科学的观点来看,人类的未来靠的就是这些人的指引。
天幕继续播放。
“杨振宁作为世界物理学泰斗级人物,华夏科学界的顶尖科学家,对世界所起到的作用是用语言无法评说的。”
“诺贝尔奖象征着人类科学成就的最高峰。然而杨振宁最大的成就并不是让他获得诺奖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而是孵化了13个诺奖的杨米尔斯理论。杨振宁因此也被誉为了人类五大科学泰斗之一。也是现今唯一在世的最伟大的物理泰斗。”
“标准模型到现在为止仍然是无往而不利的,现在所有的实验事实都跟这一标准模型相吻合。”
“相信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成果基于标准模型而诞生。”
“不过,若进一步提高能量,实验结果或许可能会偏离这个标准模型。”
“物理学家希望对标准模型进行检验和改进,这就是粒子加速器越造越大的原因。”
“目前,粒子物理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能量上不去。”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建造高能加速器解决,也可利用宇宙射线中的高能粒子来解决,后者是近年来天体物理极为活跃的、极具挑战性的领域。”
“因此,现代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从最微小的基本粒子一直延伸到浩瀚的宇宙。”
“显而易见,在极小和极大这两个极端处存在大片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两者看上去南辕北辙,但是它们却辩证地汇合于早期的宇宙。”
“在物质结构的众多层次中,随着复杂性的增加,还会涌现无穷无尽的问题,向物理学家提出新的挑战。”
“例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超流、超导电性等,这些问题不仅在基础理论上有重要意义,也可能引发技术上的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