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又到了上朝的时间,赵元睁大了眼睛,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
他正在思考,是什么让自己这个赖床专业户,成了一个每天四点就睁眼的四好青年。
虽然,在没有手机,没有平板的年代,早睡是个好习惯,但是自从穿越回了大宋,自己竟然连青楼也没有去过几次。
现在自己倒是成了四好青年,常年忙于事业。
主要是自己这个事业,玩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他有点怀念前世上学的日子。
虽然苦了点,但是最起码性命无忧,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现在,自己倒是权势富贵,当朝的天子,但是这每天的奏章,比学校的作业还要让人苦恼。
实在不行自己当个昏君吧。
每天抢抢民女,为非作歹一下,找一下生活的乐趣。
“陛下,该起床了。”
寝宫外面传来一句,不太熟悉的汉话,带着浓厚的异域风情。
听到这句话,赵元突然觉得有时候当皇帝,还是不错的。
“我不起床!”
赵元随口应了一句。
过了一会,赵元觉得气氛有点不对劲。
他躺在床上,向大门的方向看去,一道柔弱的身影依然站在那里。
迟迟的不肯离开。
“古丽,你进来吧。”
听到赵元的召唤,古丽连忙走了进来。
手里还端着一盆水。
“陛下,该洗漱了。”
“不用,你过来坐。”
赵元没有穿外套,裹着毯子向她招手。
“陛下。。。。”
古丽有些迟疑的看着赵元,没有动。
今天的陛下有些让人看不懂,是不是,陛下,想要。。。。。
“叫你过来,你就过来,你站在门口是什么意思?”
赵元有些惊诧的看着她,大声的说道。
古丽小心翼翼的向前迈着步子,一步一步的向前挪动着。
走到距离赵元,十步的地方,就停住了脚步。
他没有在意,而是继续说道。
“关胜回信了,他们在那边进展的很顺利,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帮助你的父亲,赶跑那些叛军。”
赵元有些情绪低落的说道。
“陛下,这是真的吗?”
古丽有些兴奋的说道。
自从关胜与热扎进入到黑衣大食以后,姐妹两个人就断了联系。
反倒是关胜通过皇城司的情报网,每月不间断传回消息。
他在信中告诉赵元,那里的叛军的战斗力,还不如摩尼教的叛乱。
基本上是,宋金几百人直接击溃几千人的叛军。
而且大炮一响,基本对面已经跑了一半,他们压根不知道宋军手中的武器叫什么。
大食的百姓,称宋军为天军,称宋军的士兵为天兵。
从进入黑衣大食开始,宋军连战连捷,死伤的士兵屈指可数。
大食的大军,现在都不知道火药是什么玩意,而且中国的火药应用到战场上,最早就是蒙古的骑兵带到的欧洲。
那个时候,欧洲人才第一次见到什么是火枪。
赵元看了一眼兴奋的古丽,顿时有点意兴阑珊。
“是真的,你很快就能和你的妹妹团聚了。”
“啊,陛下是要赶我走?”
古丽这才反应过来,急忙问道。
在她的心目中,自己现在就是赵元的私人财产,现在他竟然要赶自己走。
难道是自己那里做的不够好吗?
难道是因为自己没有主动的示好,得罪了陛下。
“赶你走?你难道不想回到故乡吗?”
赵元有点哭笑不得,这个妞的思想很独特啊,怎么成了自己赶她走了。
“难道古丽不美吗?”
古丽有些委屈的说道。
赵元顿时有些愕然,上下打量了一下她。
鹅蛋脸,小嘴,丰胸翘臀,长睫毛,右脸上面有一个美人痣。
这应该是标准的阿拉伯美女,还有一条自己现在看不到。
就是古代阿拉伯美女的一条重要的标准,大腿匀称,肚脐深凹。
按照这个标准的话,古丽确实算是个美女。
“你很漂亮啊,难道你不想自由的生活吗?”
赵元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不得从内心承认,古丽长得确实很漂亮。
“额,我觉得呆在陛下的身边就很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古丽理直气壮的说道。
赵元有些无语了,算了,爱干嘛干嘛,反正自己也不缺她的一口饭。
这个时候,内侍黄经国走了进来。
“陛下,要上朝了,这是你的煎鸡蛋。”
他捧着一个小瓷盘,小心翼翼的对着赵元说道。
这是赵元为数不多的保留怀念重生以前的生活的一个习惯。
每当他吃到这个煎鸡蛋的时候,就是不停的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虽然皇宫里面的太监和宫女,都不能理解陛下的这个习惯,为什么非要每天早上吃一个煎鸡蛋。
赵元挥了挥手,示意古丽先出去。
“不吃了,先更衣吧,还是上班要紧。”
这个大宋,没有自己就要散啊。
文武百官入殿。
啪!
啪!
啪!
三声响鞭,赵元走上龙椅。
内侍黄经国高声喊道。
“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此时,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走出朝班,大声的喊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固我大宋的国本。”
赵元无语的挥了挥手,自己就是娶个老婆,看来朝廷上下对这个结果都很满意。
实际上,迎娶皇后对于朝政是十分的重要。
因为皇后的选择也关系到皇室的稳定和传承。
一位贤良淑德的皇后能够协助皇帝处理宫廷事务,维护皇室内部的和谐与团结。
当然皇后对于朝政影响并非总是积极的。
在某些情况下,皇后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干预朝政,导致政治混乱和腐败。
这种情况下,皇后的行为就可能对政治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皇后破坏政治,最明显的就是重用外戚。
吕后外戚乱政是西汉初期皇后乱政的典型事例。
当然现在李师师选的吴氏,就没有这个问题。
所以,朝廷上下的官员对这个人选还是十分的满意。
众位官员归位后,李纲又上前一步,大声的说道。
“陛下,还有一件喜事,金人已经决定在一个月后交还幽州,不日国书就将到达京城。”
此话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