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
她好想吃一碗热汤面啊。
老妈啊,你怎么还不来啊。
张彩英不断的在心里召唤白慧。
因为以前她受惩罚的时候往往都是白慧过来给她送吃的安慰她。
就在这时。
“咚咚~”
两声清脆的敲门声划破了夜的寂静。
而听到声音的张彩英亦是脸上一喜随后马上条件反射性的从沙发上爬了起来快速的跑到书房门口一把拧开了门把手。
呜呜呜~
老妈,你终于来了。
这次老爸动了真格,她本来都以为老妈不会来了,没想到老妈心里还是挂念着她。
“咔嚓~”
“老,,爸?”
幻想中端着热汤面的白慧形象并没有出现在她面前。
取而代之的是披着一件大衣一脸严肃站在门口的张大民。
“怎么?见到我很失望?”
张大民眼尖的观察到了闺女脸上的错愕和失望心里不禁一气。
哼,怪不得会给她惯坏了,看来自家婆娘的功劳也不小。
“没,没有,怎么会?”
张彩英察觉到了自家老爹语气中的不满马上就连连摆手表示没有并快速的让开了位置邀请张大民入内。
张大民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结,只是轻哼了一声便阔步走进了书房迈步绕到了书桌后面的椅子前大马金刀的坐了上去。
张彩英心里叫苦一声,随后关上书房门也跟了上去老老实实的站到书桌前低下头等待张大民发话。
张大民坐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说话,而是紧紧盯着张彩英一言不发。
张彩英自然也不敢有其他动作,连呼吸声都极力的控制轻了些许。
空间就这么静了下来,偌大的房间霎时间便只余下父女俩的呼吸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房的气氛愈发严肃,张彩英也开始有些不自在的无意识左右晃动身子。
张大民这才感觉到差不多了于是开口质问道:
“知道自己错哪儿了吗?”
“知道了。”张彩英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低着头看不清表情的脸上也不禁一热细声的回答道。
“讲讲。”张大民把腿抬到桌面上翘起二郎腿饶有兴趣的抬了个手势。
“爸,我真的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张彩英有些为难的抬头看向张大民。
她不是为难自己不知道哪错了,而是为难不知道怎么开口。
在书房的这几个小时她倒也不是光在流泪,而是真的有在认认真真的反思和思考自己的问题。
一开始她也没想通问题出在哪。
可是当她脑海中再度浮现出张凡歌那前后态度极度反差的脸色后,霎时间。
张彩英脑海中的某个关窍仿佛刹那间被打通了,一抹恍然的感悟瞬间浮上心头。
原来,她真的没有给到别人尊重。
当她意识到是一切都是源于自己的心态出现问题后脸色也瞬间烧了起来。
她都能想象到自己当时的形象了。
她之前老是听白慧说她古灵精怪,她对这个评价也颇为受用。
并且还一直有意识无意识的往“古灵精怪”的形象上努力靠拢。
因为她心里知道,这样的形象是讨喜的。
可是她却忽略了度。
一旦这个度过了,那么褒义惹人喜的古灵精怪瞬间就会变成惹人不适的狡黠。
而这个度,就是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高人一等”的感觉。
或许是张大民所在位置因素,又或许是身边那些人经常的吹捧的因素。
她在这种条件下,潜移默化的就不自觉掉进了一个名为“捧杀”的环境和陷阱当中去了。
当她想通这一点后脸都快烧成猴屁股了。
要知道她以前最讨厌和厌恶的就是那些整天盛气凌人处处显摆高人一等的二代子弟了。
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也变成了这种人。
这让她感觉到羞愧。
她羞于面对这样的自己,所以面对张大民的质问她更是为难的不知如何开口。
“怎么?很为难?自己都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了吧?”
张大民看出了张彩英脸上的羞愧,心中了然的点了点头,还好,没坏到根上,还有的救。
不过,这并不妨碍张大民想要臊臊她。
“是,,是。”张彩英先是红着脸结结巴巴的点了点头。
随后眼眶微红的非常诚恳抬起头看向张大民认真道:
“爸,我错了。”
见自己最宠爱的闺女眼眶发红张大民的心也软了一下,态度不自觉的缓和了一下。
“以后少干那些不着调的事。”
“知道了爸。”张彩英猛点着可爱的小脑袋目光炯炯的看着张大民。
“还有。。”张大民举起手还想要继续说些什么,可是看着闺女眼含热泪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最后还是无奈的把手缩了回来无奈的摆了摆手:
“唉~行了,记住这次教训,一会儿去洗洗脸然后去厨房吃饭去吧,吃完就回自己房间吧。”
“嗯?”
张彩英本来都准备好继续挨训了,可没想到自家老爸竟然收住了。
这让张彩英不禁有些高兴和激动:
“谢谢爸!”
张大民白了一眼张彩英装作嫌弃的摆了摆手。
“以后少气我就行。”
“嘿嘿。”
看着蹦蹦跳跳还跟个小孩子样的闺女背影张大民苦笑着摇了摇头。
“都是大人了整天还跟个小孩似的。”
嘟囔完这句话张大民脸色突然一怔。
他恍然发现,不知不觉中英子竟然都这么大了,也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
啧,玛德,不知道以后会便宜哪个王八蛋。
本来心情才刚刚有些起色的张大民心情瞬间又低落了下去,内心浮起一丝酸涩。
“唉~”
“儿女生下来就是来讨债的啊。”
.....................................................
★(应该有很多小伙伴经历过小时候犯了错受了罚之后的家长“语言教育”环节。
自己老老实实的蹲在小板凳上就听着家长对着你翻过来倒过去的来回叮嘱和嘱咐那么几条道理。
心里烦的的同时心里却又有一丝轻松,因为知道这个环节结束后也就意味着此事到此为止了。)
(小时候还不懂为啥就这么几句话就来来回回的说不完呢,可是当长大后某一个瞬间却突然悟了。)
(原来只有在乎你的人才会不放心的来回叮嘱一件事。)
(另外,不吃饭真的只有家里边父母关心,这招也只对父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