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白天时间延长,天黑的也晚,大约八点多钟,白菜的三个哥哥收工回来了。
白菜把洗脸的瓷盆装满干净的水放在院中的铁制脸盆架上,又忙里忙外的给哥哥们拿香皂和擦脸的毛巾。
大哥白建国二十四,二哥白建业二十二,三哥白建军二十,原主今年十八。兄妹几个都是相隔两年。
大哥白建国长的人高马大的,因为每天都得下地劳作,所以皮肤偏黑,是个典型的庄稼汉子。
他揉了揉小妹的脑袋,“个小管家婆,快别忙叨了,哥哥们自己拿就是了,小妹坐一边儿玩吧。”
三哥白建军上前,把自己晌午,午休时间用狗尾巴草给白菜编织了一个草环,他当个宝儿似的带回来,看到白菜后,就把草环扣在了她头上,扣完还特意瞅了瞅,自己倒是先笑了。
二哥三哥没有大哥长的壮,但是也不差,个头都在一米八几,原主长的不差,可以说很好看,可想而知,原主的三个哥哥能差到哪去。
白菜摸了摸头上的草环对着三哥甜甜一笑,“谢谢三哥。”
二哥白建业撇撇嘴,“一堆破草编的,又不是啥好东西,明个儿二哥下工去山上转转,给你打点儿好东西。瞧你瘦的,跟个小鸡崽儿似的。”
白菜也同样回二哥一个笑,“好哇,谢谢二哥。”
白母看孩子们都回来了,那就吃饭吧?
天气热,白家就没在屋里吃饭,而是把桌子放在了院中,桌面上点着蜡烛。
主食是玉米面饽饽,五花肉炖土豆,一大盘子咸菜疙瘩。
干了一天活了,白家三兄弟拿着巴掌大的玉米面饽饽,一口下去,就咬掉了一半,肥肉炖的软烂,一口下去,油滋滋的,香。
这年代,家家户户连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像白家还能偶尔买点肉,打打牙祭。
这要是放在其他户人家那儿,根本不可能。
一天人都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上哪儿吃肉去?用啥买啊?
白建军自己吃的同时还不忘给小妹碗里夹肉,但夹的都是瘦肉。
这丫头,打小儿就不爱吃肥的。
所以白母白天的时候让白父买一小块瘦肉回来,就是炖给闺女吃的。
一家人把饭桌上的一盆子菜都吃了,就连菜汤也没剩下。
家里三个小子能干是能干,但是也能吃啊。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他家这三个,长大了也能吃穷老子。
白家相亲相爱的吃饭,却不知,咱们的男女主站在门口已经半天了。
看着饭桌上的肉,看着白家人把那个小姑娘捧在手心里的姿态,她心里就跟被别人捅了一刀似的不得劲儿。
沈清灵不认为自己这是嫉妒。
只觉得这小姑娘作为一个村姑,长到十八岁,居然不帮家里干活,不想着怎么挣工分,这让她心里有些鄙夷。
除了趴在家里人身上吸血,什么也不会,养的那么娇气,比城里孩子都娇气,将来谁敢娶?
娶回去做什么?供祖宗吗?
本来苟东溪和沈清灵是想过来问问村长,明天谁带他们这群知青去地里干活的,顺便看看村长家的女孩是怎样的人,如果可以,她们两个倒是可以做朋友。
沈清灵没想到,刚到门口就看到一个少年在给那个女孩夹肉,她居然心安理得的吃了。
难道她不应该给她那对父母和三个哥哥吗?
毕竟他们是要出大力挣工分的。
看到这样的场景,沈清灵也没有了想和她成为朋友的想法。
只觉得这样的女孩儿除了吃和趴在家人身上吸血,什么也不会,她们不是一路人。
苟东溪想的就不同了。他看得出来,白家很是宝贝她。
他在想,怎么才能把人娶到手。
像是这样的家庭,肯定不会多要彩礼的,反而可能还会陪送一些嫁妆。
苟东溪站在暗处,思索着。
等白家都收拾完了,俩人才走进大门,“村长。。。”
白父起身,走到门口,恍惚能辨认好像是哪个知青吧?
“同志,你这么晚来是???”
沈清灵清了清嗓子,“我来是想问问村长,明天带我们去上工,我们还不知道地方在哪儿。”
白父了然,“这个你们不用操心,明早大队长就找人带你们了。这么晚了,你们两个人回去也不安全,建国啊,建国,你过来,给这两位同志送回知青站点。”
白建国起身,白菜也跟着挎着大哥的胳膊,“大哥,我陪你去,要不,你一个大小伙子送知青,让村里人看到了,对人家女同志名声不好。”
苟东溪:那我走???
白建国觉得小妹说得对,于是点点头,“那走吧,你挎好大哥,慢点儿走,不着急。”
兄妹俩跟新来的知青也不熟,所以也就没什么话题可聊,倒是白菜,娇软的声音在这寂静的村里颇为有些突兀,“大哥,明日我去山脚下挖点马齿苋,你不是稀罕吃吗?妈这几天不上工,明天我挖回来让妈给你做个凉拌。”
白建国高兴的牙花子都呲出来了,“那感情好,明天小妹就近挖点就行,别跑太远了,太阳大就早些回,仔细给你晒中暑。”
白菜嘴里答应,“我知道呢大哥。”
娇娇软软的小妹为他去挖野菜,只因为他爱吃,白建国光想想,心里就跟吃了糖块似的,甜滋滋的。
其实按理说,像白建国这个年纪都应该结婚了。
结果他们哥仨儿耍单儿耍到现在。
不是没有媒婆上门,整个村子里的姑娘,想嫁白家兄弟的不要太多。
白天是村长,白母也每天上工挣工分,这几天,姨妈到访,白父不让她去,这才闲在家里。
家里的三个小子有一把子力气,挣的工分比旁人多些,日子自然也比其他人家好过。
虽说家里有个娇生惯养的妹妹,那也不碍事儿,没啥可担心的,毕竟姑娘大了也是要嫁出去的。
奈何这哥仨没长那根筋,白父白母一张罗要给他们相亲,他们仨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这还能行?啥事儿都依着孩子,那完了。
所以,最近,白母一直在找媒婆帮忙张罗大哥白建国的亲事。
...
兄妹俩走在前面,说着家常。
苟东溪和沈清灵在身后跟着,也插不上嘴。
她觉得白建国人挺好,就是年纪大了些,她才十八岁,俩人有点不匹配,而且,她也不是特别想嫁给泥腿子,整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
她都决定再也不回那个冷冰冰的家了,那找婆家这事儿还得自己上心,再看看吧,不急。
白家兄妹把人送到知青站点后,俩人又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去。
幸运的是,白菜平安到家了。
可惜的是,她没看到气运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