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姐,你在胡说什么?在我心里,你我姐弟才是世上最亲之人,我知道姐姐永远都不会背叛我,我也不会再做伤害姐姐的事。”皇上自幼就很护着长公主,也软了语气,“皇姐,我知道你一定不会同意此事,所以没和你商量,我也没想到会出岔子,闹成如今不可收拾的局面,皇姐,我错了。”
他甚至都不自称朕了。
长公主有些失望,平心而论,皇上算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上,登基十二年,风调雨顺,边境虽战乱不断,朝中也有人想要从中作梗,挑拨离间,想要将士们被困在边境,因有长公主在,氏族不敢太过冒进。
这些年来,边境要人给人,要钱给钱,长公主也扶持商户,鼓励农桑,算是风调雨顺,皇上从不耽于享乐,也不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
他登基后办了三个大案,血流成河,除了淮南冤案,有科举舞弊案和氏族抢占土地,后面两个大案都是利国利民的大案,百姓拍手称快,他在百姓心目中也是明君。
这十余年来,功大于过,也很勤勉。
可淮南旧案是压在他身上的枷锁,也是噩梦,皇上害怕被翻案,也不想承认自己一己私心,断送淮南一族的性命。
他登基十余年,积威甚重,不允许任何人挑衅他的权威,也不允许任何人败坏他的名声,他安排这一出戏,本来是有后招,能完美脱身,不会破坏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只是没想到,他的棋子叛变了。
“如今你该想的是怎么平息众怒,怎么平息你引起的民愤,军中将士们也要一个交代!”长公主考虑的已不是找出谁是幕后指使之人,而且该怎么去平息这件事带来的负面影响。
皇上沉默片刻,“这事推给皇叔。”
“你说什么?”
*
陆璟在殿外,站立如松,隐约能听到皇上与长公主的争吵,皇上与长公主争吵时的声音,这姐弟两人争吵时,旁人都是避之不及,连伺候皇上的大公公也避开,陆璟倒是颇受信任,在这样激烈争吵时,也仅有陆璟能在殿外候着。
争吵的声音渐渐平息,陆璟听着声音渐弱就知道他们都已收敛脾气,声音低下去后,陆璟便听不到他们在谈什么,他其实也不关心。
风雪渐渐大了,天也暗下来,寝殿外已积了一层厚厚的雪,陆璟忍不住想起苏轻宛,她今天在殿上受了刺激,也不知道回了驿馆后如何了。
殿内也没传晚膳,大公公怕长公主和皇上饿着,过来问陆璟,陆璟站立没动,他在殿外站了一下午,双腿被冻得有些麻痹,大公公途中送了几次姜茶,陆璟看着他担忧的神色,委婉地暗示他,长公主和皇上争吵已平息。
大公公也松口气,进了殿问皇上和长公主是否传膳。
皇上命人传了膳,长公主把陆璟叫进殿内。
殿内的炭火烧得正旺,极是暖和,陆璟冻僵的手脚恢复了知觉,他给长公主和皇上行礼后,规矩地站在一旁。
皇上递给陆璟一份名单,淡淡说,“名单上的人,朕要他们全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