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穆一年的八月,有两场盛事,让整个京城沉浸在一片欢腾与喜庆之中。
燕王妃萧氏,性情温婉贤淑,恪守孝道,遵循礼法,乃后宫典范,正式册封中宫。大皇子齐洛之,聪慧过人,勤奋好学,仁德宽厚,被立为太子。
皇后的册封是关乎国本的大事,每一个环节都严谨且庄重,彰显皇家威严与礼教秩序。册封前一个月,礼部上下便开始忙碌筹备。钦天监选定良辰吉日,皇帝派遣官员前往宗庙,祭告天地祖宗,祈愿册封顺遂、国祚昌隆。与此同时,精美的金册、金宝也在工匠们的精心雕琢下制作完成,金册铭刻着皇后的尊荣身份,金宝则是皇后权力的象征。
册封当日,湛蓝的天空像一块澄澈的蓝宝石,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给世间万物都镀上了一层金边。
此时的皇宫内,处处弥漫着一派庄严肃穆却又不失喜庆祥和的景象。端坐在奉天殿中的齐穆帝,身穿着华丽的冕服,头戴旒冠,面沉似水,不怒自威。他坐在龙椅之上,接受着满朝文武百官的朝拜祝贺,场面恢宏壮观,气势磅礴。
仪式结束之后,阳光洒落在宫廷的青石路上,映照出正、副两位使者庄重前行的身影。他们身穿着色彩鲜艳且绣工精致的朝服,手持那象征着无上皇权的节仗,朝着皇后所居宫殿走去。跟随着这两位使者的仪仗队伍更是整齐有序,浩浩荡荡如长龙一般蜿蜒而行,吸引了众多宫人的目光。
皇后早已在自己的寝宫中静候,她身着一袭华丽的祎衣,其上用金丝银线绣满了精美的图案;头顶的凤冠更是璀璨夺目,珍珠宝石镶嵌其中,熠熠生辉。她端坐在梳妆台前,美丽的容颜被精心装扮得越发娇艳动人。
使者踏入了宫门,他们恭敬地向皇后行礼,然后展开手中的册文,用洪亮而庄严的声音开始宣读起来。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回荡在整个宫殿之中。待宣读完册文,使者们小心翼翼地将那金光闪闪的金册以及雕刻精美的金宝双手捧起,郑重其事地交予皇后。
皇后见状,赶忙起身离座,缓缓走到使者面前,双膝跪地,恭敬地接过金册和金宝。接着,她面向皇帝所在的方向,行了标准的三跪九叩大礼,以示对这份恩赐的感恩以及对皇权的绝对尊崇。
随后,萧皇后在宫女和太监们的簇拥和侍卫的护卫下,登上了一辆装饰精美的凤舆。凤舆沿着宫廷内的大道徐徐前行,最终抵达了宗庙。在这里,萧皇后与齐穆帝一同走进宗庙,虔诚地上香叩拜,昭告身份。香烟袅袅升起,仿佛是祖先们对这位新皇后的祝福与庇佑。
完成谒庙仪式后,凤舆又继续向着坤宁宫行进。当凤舆稳稳停住时,坤宁宫外早已聚集了众多前来朝贺的妃嫔和命妇们。她们按照各自的品级依次排列好,待到皇后走出凤舆,便纷纷跪地参拜,并呈上一份份珍贵的贺礼。皇后赐坐、赐茶,在一片庄重的氛围中,宣告着后宫新主的诞生,至此,册封大典圆满完成。
在燕王妃被封为皇后十日之后,另一项重要的典礼——齐洛之的册封太子大典也已经紧锣密鼓地筹备完毕……
天还未亮,宫殿内便灯火通明,礼部尚书身着朝服,神色凝重,双手紧握着那份详细记载着仪式流程的卷轴,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核对着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对于任何一个可能出现差错的细节都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之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着吉时即将来临,奉天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激昂的鼓乐之声,如雷贯耳,震彻云霄。紧接着,只听得鸿胪寺官员那高亢嘹亮的嗓音高声传唱起来:“诸臣恭迎圣驾——”这声音仿佛具有某种魔力,瞬间传遍了整座宫殿内外。
此时,王公大臣们身着华服,手持笏板,按照各自的品级高低依次入场,他们个个神情肃穆,恭敬地站立在丹陛之下,整个大殿一片寂静。
齐穆帝身着龙袍,头戴冕旒,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缓缓登上了高高在上的御座,他那威严的目光扫视全场,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宣太子殿下!”太监尖锐的声音划破长空。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齐洛之一身锦绣华美的服饰,气宇轩昂地稳步走进了大殿之内。他身形挺拔如松,面容谦逊温和,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家风范与气度。
他来到御座前,跪地叩拜。
“吾儿,今册封你为太子,便是天下表率。朕希望你能克己奉公,每日研习治国之道,遇事沉着冷静,权衡利弊。将民生放在首位,使百姓安居乐业,让我大齐江山永固,国祚绵长。”齐穆帝声音洪亮有力,在大殿中久久回荡。
齐洛之听闻此言,赶忙向前一步,恭敬地向齐穆帝行了一个大礼,坚定有力的回道:“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与天下百姓的期望。”
礼部官员将象征太子身份的册宝恭敬呈上,齐穆帝亲手递予太子。册宝皆以黄金打造,册上刻满皇帝对太子的殷切期望与训诫,宝印则是权力的象征,齐洛之双手接过,置于案上,再次伏地谢恩。
仪式结束后,齐洛之在礼部官员的陪同下前往太庙祭告祖先。太庙内香烟袅袅,齐洛之神情庄重,宣读祭文,将自己被册立为太子之事告知列祖列宗,祈愿祖先庇佑大明江山,福泽绵长。
随着八月的繁华落幕,九月悄然来临。
齐穆帝对那些在潜邸便追随左右,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员进行论功行赏。
李百生有救驾之功,又作战勇毅,屡立奇功,被封永宁侯。
萧翌平定宁王有功,又是皇亲国戚,被封承恩公。
其余也都论功行赏,加官进爵,让众人感恩戴得,朝堂上下士气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