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说的极是,正该如此!”
三人听到吕布的话后,皆是认可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叫伯符他们整顿大军,咱们明天就出发,尽早拿下宋国。”
随即,吕布也是没有在犹豫,当即对着三人说道。
“如此甚好!”
……
十日之后,襄阳城破,宋国大将军种师道,以及诸多江湖武者身死的消息,传遍了宋国剩余的地方。
一时间,那些派出武者,参加过抵抗汉军的江湖势力,皆是变得人心惶惶起来。
而宋国朝堂之中,也是被一股压抑的气氛所笼罩。
随着种师道和五十万大军的覆灭,此时的赵煦,已经没有多少可用之兵了。
现在,他手中就剩下驻守皇城的十万大军。
而这些军队,是为了保卫皇都的,这些军队,是万万不能动用的。
“该死的种师道,他罔顾了朕的信任!”
“大宋五十万儿郎,就这么被他给葬送了!”
“来人,朕要诛杀种师道九族!”
“他是大宋的罪人!”
此时,大宋朝堂之中,赵煦早就没有了先前的淡定之色。
此时的他,起身指着下方的一众文武百官,怒声大骂不已。
“臣等无能,请陛下恕罪!”
一众百官闻言,皆是神色惶恐的拜倒在地。
此时的他们,心中也是充满了惧意,连种师道带领五十万大军,都败在了汉军的手中。
他们想不出,大宋还有谁,才能抵挡住汉军的进攻。
而若是抵挡不住汉军的进攻,那大宋可就危险了。
“哼!”
“你们一个个的,平时主意不都挺多的吗?”
“怎么现在需要你们的时候,就一个个的都哑巴了!”
此时的赵煦,看到麾下百官的表现,心中的怒火更盛了。
这些人,平时攻击政敌的时候,一个个的都聪明的不行,各种手段那是层出不穷。
真到了关键时刻,没有一个能顶用。
“陛下,此时单凭我大宋,已经不是汉军的对手了。”
“现在,咱们只能找外援了!”
就在这时,作为左相的吕公着,突然对着赵煦说道。
听到吕公着的话,所有人都是抬起了头,直直的看着他。
“陛下,如今单靠咱们自己,已经不足以和汉军抗衡,咱们为何不向辽国求援。”
“以汉军的做法,若是他们攻下我大宋之后,是绝对会向辽国用兵的。”
“即使汉国不打算覆灭辽国,但是他们绝对会收复燕云十六州的。”
“而辽国,他们也不想就这样,放弃这燕云十六州吧!”
此时的吕公着,见到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不由得嘴角微扬,满脸自信的说道。
“吕相,就怕到时候击退了汉国,辽国不走了怎么办!”
“而且,辽国一直都是狼子野心之辈,这些年以来,一直在觊觎我大宋。”
此时,武将一列的一位中年武将出列,对着吕公着大声质问道。
听到了他的话,不少武将也是点了点头,这点也正是他们所担心的。
而高台之上的赵煦,也是不由得点了点头。
此时的赵煦,虽然年纪不大,而且又刚亲政不久,但是关键的问题他还是能看清的。
辽国,异族尔。
俗话说的好,这汉国再怎么样,那都是汉人自己的权力之争。
可是,若是他们真的和异族联合,那即使是击退了汉军,大宋也会失去民心。
而且,一旦辽国入境,想要送走可就难了。
俗话说的好,请神容易送神难。
而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杨将军,此言差矣!”
听到这话的吕公着,当即就对着这位杨将军大声反驳道:
“只要能击退汉军,那大宋就还在咱们的掌控之中。”
“若是不向辽国求援,谁去抵御汉军!”
“请问杨将军,你能抵挡住气势正盛的汉军吗?”
吕公着说完,静静的看着杨忠。
“这……”
杨忠闻言,顿时沉默了。
别说此时大宋没有足够的大军,就是有大军,若是没有百万大军,他也难以抵挡住汉军。
“陛下,向辽国求援,还能保全大宋。”
“最起码,大宋不会亡在我等的手中!”
“至于说辽国,咱们最多给他们一些好处,先打发了他们。”
“咱们只需要忍辱负重一段时间,到时候失去的,咱们在亲自拿回来!”
吕公着再次,对着赵煦拜道,满是臻至的说道。
“陛下,臣等同意吕相所言!”
“咱们先解决了眼前的汉军,然后再应对辽国。”
此时,作为右相的司马光,在听到吕公着的解释之后,也是对着赵煦说道。
“臣等附议!”
见到右相司马光,左相吕公着两人都如此说了,一众文臣皆是对着赵煦拜道。
而武将一列,大部分武将也是跟着这些文臣拜道。
只有杨忠,章惇等寥寥数人,没有表态。
不过,赵煦能作为宋朝,为数不多的铁血帝皇,还是有些原因的。
只见,他看着跪倒的一众百官,怒声呵斥道:
“此事,尔等休要再提!”
“朕,作为大宋皇帝,怎可和异族联合!”
“这是我们汉人自己的内部的争斗,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这江山始终都是由我汉人掌管。”
“若是真的向辽国求援,万一击退败了汉国之后,辽国反过来对付我们,咱们可没有实力,抵御住辽国的铁骑。”
“届时,我等将都是汉人的罪人,这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
听到赵煦如此强硬,义正言辞的说辞,章惇,杨忠等人皆是听的热血沸腾。
这,才是帝皇该有的气势!
这,才是帝皇该有的担当!
“末将,愿誓死效忠陛下,誓死效忠大宋,我等愿同大宋共存亡!”
看着满脸激动的章惇和杨忠等将,赵煦也是有些安慰。
大宋,还是有热血武将存在的。
“陛下!三思啊!”
而吕公着,司马光等人,则是满脸的焦急之色,对着赵煦声泪俱下的叩首道。
“请陛下三思啊!”
那些主张求援的官员,皆是神色惊慌的叩首道。
他们,可不想跟着赵煦一起,为大宋而死守。
对于他们来说,好死不如赖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