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景淮俊脸满是憋屈。
温瓷忍着笑:“要不我现在去把她抱过来?”
“算了。”
傅景淮捞过她,揽进怀里:“你明天还要上班,她夜里又是吃饭,又是换尿布的,影响你休息。”
又道:“我明天再去试试。”
傅景淮还在心里打定了另一个主意。
就算女儿不让他抱。
贺川也休想抱他女儿!
第二天出门前,温瓷在傅景淮衬衣上喷了点儿东西,傅景淮没看出来是什么,闻着有丝很淡的甜。
问她。
她也不说。
他再去抱小岁宁时,小岁宁意外的没哭,还主动朝他伸出两只小短手。
傅景淮欣喜不已。
到了晚上,傅景淮又问温瓷。
温瓷这次跟他说了,是“妈妈”身上的味道。
傅景淮想到什么。
嘴上不太服气的说:“爸妈区别真大。”
温瓷笑:“我怀了她十个月,还每天喂她饭吃,能一样吗?”
傅景淮应着:“以后让她多孝顺你点。”
温瓷:“别,就你那小心眼,我怕你拿醋淹死我。”
她明摆着的嘲笑人。
傅景淮咬了咬牙,朝她压来:“没事儿,女儿少给的,我可以从你这儿讨回来。”
拉开温瓷睡衣。
挤了进去。
他又说:“一个孩子有点少,我们再要一个。”
还说:“要是一对就好了。”
温瓷听着他的话,问道:“你家亲戚,有生过双胞胎的吗?”
傅景淮说没有。
温瓷说:“那就只能一个一个来了,医学角度来看,生不生双胞胎,和家族基因有关。”
傅景淮:“我努努力,看能打破基因吗。”
温瓷刚想笑。
声音就被撞碎了。
在他的努力下凌乱了呼吸。
在二少帅的另一番努力下,小岁宁也终于认他了。
每次一看到他,就张着小手要抱,在他怀里贴贴,二少帅初为人父的心又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温瓷休息的时候,柴伊人来看她。
这次又是一个人。
温瓷问她:“你跟小白,不打算再继续了吗?”
柴伊人拿拨浪鼓逗着小岁宁,边道:“他现在在忙学业,等明年他学业完成之后再说吧。”
温瓷:“也好,反正你年纪也不大。”
柴伊人:“怎么不大?我娘都说,再这么拖下去,我要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
温瓷:“好饭不怕晚。”
转过年,小岁宁已经会爬了。
奶娘出屋打个水的功夫,她跟着爬了出去。
又没找到奶娘,一路爬到了前厅。
尹西峰从外面回来。
看到后,赶紧把她抱了起来。
奶娘打水回来找不到孩子,吓的魂都飞了,尹西峰抱着小岁宁送回来,她连声说谢谢。
还说就是去打了壶水。
尹西峰叮嘱她一定把孩子看好了,不要有下次。
她连连点头。
伸手要接小岁宁,小岁宁“咿咿呀呀”的不乐意,胖乎乎的小手一个劲儿往前面指。
她还要去前面玩儿。
尹西峰心软,抱着她过去了。
她一路指。
尹西峰抱着她,到了傅景淮的书房门口。
原来她要来找阿爸。
“啊…啊……”
她不会说话,指着门口喊个不停。
傅景淮正在开会骂人,听到门外“咿咿呀呀”的声音,止住了声音。
过来开了门。
看到女儿,惊讶道:“你怎么把她抱来了?”
还下意识的敛了脾气。
挂上笑容。
小岁宁朝他伸手,他也赶紧把女儿接到自己怀里。
尹西峰:“是她自己要来的。”
小岁宁到了阿爸怀里,就不喊了,小手搂着他脖颈,安安静静的贴着她。
傅景淮脾气瞬间就没了。
对刚刚挨骂的几人说话也轻了很多:“滚回去重干。”
几人正身行过礼。
赶紧溜了。
心里十分感激岁宁小公主。
四月份,天气暖了起来。
少帅府后面小花园的蔷薇花开了。
满园沁香。
温瓷带着小岁宁在后面玩儿。
小岁宁在草坪上爬了几步,忽然一屁股坐在地上。
两只小手撑着地,摇摇晃晃站了起来,一步一跌朝温瓷走过来,小嘴巴含糊不清的叫着:“妈……妈……”
月底,贺川和乐颐的孩子出生了。
也是女儿。
贺川给她起名贺爱颐。
这是贺家在她这一代的第一个小孩儿,也是张家的第一个外孙儿。
不止贺家父母喜欢她。
张家父母也宝贝她。
她一出生,就注定是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
尹西峰说:“看你就是当岳父的命。”
贺川看着女儿,满心欢喜:“那怎么了,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
乐颐说:“我们好歹有女儿了,你连个女朋友都没有。”
她的话说的尹西峰心头一动。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也不知道那个小丫头的医学院考上了没有。
他来找傅景淮。
傅景淮正哄着女儿吃饭。
小岁宁乖巧的坐在阿爸怀里,吃起饭来文文静静,一点都不像她这么大点的小孩儿。
奶妈在旁边看的提心吊胆。
怕小岁宁把饭弄到二少帅身上。
又怕二少帅饭喂的太快,呛着小岁宁。
听尹西峰说要出国,傅景淮很诧异:“你国外又没认识的人,出去做什么?”
尹西峰说:“有一个。”
傅景淮更为意外:“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过?”
尹西峰:“一个小丫头,在北平的时候帮过我,我想去看看她。”
这个“看”,就很有深意。
傅景淮答应了。
让他把手里的活交给另一个军官。
“半年。”傅景淮说:“给你半年时间,成不成,都给老子赶紧回来。”
尹西峰说:“足够了。”
军医院的医学院已经正式启动了。
阮殊开始在这边呆的多,步入正轨后,回来申城的次数就少了,大多时间还是在广城。
这边的事儿多是温瓷在负责。
她还负责外科的教学。
温瓷还主张开办义诊活动。
每月都会在城里设,帮百姓看病,送药。
这样做,一来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医学院,对医学院来说是个宣传。
二来,能帮到一些看不起病的人。
一举两得。
这次是她亲自带队,地点设在城隍庙不远处的空地上。
前来看病的人。
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队伍里,有个抱着小孩的老叫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