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晃多年悄然流逝。
在甄嬛、王清晏等一众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下,女学在各地生根发芽,成果斐然。
曾经局限于闺阁之中的女子,如今纷纷走出家门,走进学堂,汲取知识的养分。
越来越多的女子凭借着自身的才学与智慧,在科举考场上崭露头角,成功考取功名,踏入仕途,为朝堂注入了一股清新而蓬勃的力量。
在各行各业中,女子的身影也日益常见。医馆里,女医们妙手仁心,为患者排忧解难。商贾间,女商人精明干练,纵横捭阖。
她们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女子的能力与价值,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让世人清楚地认识到,男子能做到的事情,女子同样可以做到,甚至能够做得更好。
静姝也下令,允许女子自立女户,嫁人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而王清晏,这位第一位考取功名的奇女子,凭借着自己在兴办女学的功绩,一路扶摇直上,坐到了吏部尚书的高位。
她掌管着官员的选拔与考核,让更多的女子有机会与男子公平竞争。在她的努力下,朝堂上风气焕然一新,人才辈出,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这日,养心殿中,静谧得只能听见静姝批阅奏章的沙沙声。
突然,她猛地捂住胸口,一阵剧烈咳嗽如汹涌潮水般袭来,咳得整个人都微微颤抖。
紧接着,一口鲜血从他指缝间喷射而出,溅落在面前的奏章上,殷红的血迹在明黄色的纸张上肆意蔓延。
还没等身旁的太监宫女反应过来,静姝便双眼一黑,重重地栽倒在御案之上,随后缓缓滑落,摔落在地。
“皇上!”一旁侍奉的太监惊恐地尖叫起来,声音尖锐而颤抖。整个御书房瞬间乱作一团,太监们慌慌张张地四处奔走,呼喊着传太医,宫女们则吓得脸色惨白,不知所措。
不知过了多久,静姝缓缓恢复了意识,只觉浑身绵软无力,仿佛被抽去了所有力气。
她缓缓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皇后那焦急又憔悴的面容。
皇后守在床边,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静姝,见他醒来,眼眶瞬间红了,声音带着哭腔说道:“皇上,您可算醒了,可把臣妾吓坏了。”
算算时间,是自己这是大限将至了。
想到此处,静姝扯出一抹虚弱的微笑,气息微弱地说:“朕这身子,自己心里有数,怕是时日无多了。”
皇后听后,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急忙伸手捂住静姝的嘴,带着哭腔说道:“皇上,您千万别这么说,您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好起来的。”
静姝轻轻拿开皇后的手,目光中满是坚定与决然,他缓缓说道:“皇后,储君之事,朕曾答应过你,四皇子登基,你便是这后宫唯一的太后。”
皇后却不想听这些,她急切地打断静姝的话:“皇上,您一定会好起来的,这储君之事,以后再说,以后再说。”说着,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
静姝看着皇后,他抬起手,轻轻为皇后拭去泪水,说道:“皇后,朕知道你的心意,可这储君之事,以免引起朝堂不稳,必须提前安排妥当。”
皇后泣不成声,终是缓缓点头。
静姝看向一旁同样满脸担忧的苏培盛声音微弱却不失威严地吩咐道:“去将张廷玉,王清晏召进宫。”
“是,奴才告退。”苏培盛领命而退,脚步匆匆。
“皇后莫再哭了,你先回去吧。”静姝看向皇后。
皇后微微福身,声音带着哭腔:“臣妾告退。”随后,她一步三回头,缓缓退了出去,每一步都仿佛有千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