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他们公司组织了年后的第一次培训,主要就是收心训练。这个培训定在郊外的公司的企业大学,那里好久没有组织培训了。
公司配了大巴,但是要早上七点二十左右就要到公司楼下。林丽和同事前一天晚上还在聊几点起床比较合适。那个同事住在前海,已经算好了时间,说早上六点起来,二十分钟洗漱,然后去坐地铁。差不多到公司七点十分。
林丽本来还以为自己可以迟一点出门,听了同事的话后,她也定了个六点起床的闹钟。她看到通知里写标准职业装。可是这几天有强冷空气来袭。早上温度才五六度。她纠结很久穿什么衣服。开始还想穿大衣,但一想到郊外又是这么空旷的地方,估计风很大。于是还是斗胆决定像那个同事说的穿羽绒服。
同事说她要穿长款的羽绒服,里面穿卫衣。林丽却担心如果自己穿了卫衣,会不会穿不进去羽绒服了?她的卫衣都是比较宽的,羽绒服都是小个子的那种短款。
晚上她十点多就躺下了,可是在那里看了会手机,看一看时间也不早了,赶紧睡觉。次日她一早被闹钟惊醒。她还好象赖床,但是一想到昨天算好的时间,只能马上起来。
幸好昨天晚上,她让高兴把红薯、淮山、鸡蛋等作为早餐,放到电饭锅里预约煮上。一早起来,她就可以装起来了。 等她洗漱好就可以吃早餐了。
她化好妆后,就赶紧出门,这时候,天才蒙蒙亮,路上人不多,但是风有点大,那个风冷飕飕的。虽然她穿着羽绒服,但还是能感觉到冻人的风。
她急急往地铁站赶。早上小区里的人也不多,都还在睡梦中。她刚刚下电梯时候,已经有个邻居也在里面。估计也是赶早出门上班。
林丽看到地铁里人还是不少的,看来还是很多人为了避开交通高峰,早早出门。这么早的时间,地铁里可以有座位。她坐下在那里小憩一会。
等她坐了几个站后,看到昨天晚上的那个同事已经给她发来了一个照片,就是天蒙蒙亮他们家附近的楼盘的照片。她说已经出门,现在到公司了。林丽惊讶同事这么早,还不到七点呢。
同事说,她是临时坐了住附近的大姐的车过来公司的,原来那个大姐早上六点二十给同事发了信息,说她老公一早起来了,说送她到公司。她就赶紧邀请这个同事一起坐他们家的车。所以她们比较早就到公司了。
这时,林丽看了下自己还有四个站,估计要十来分钟。没想到这么早 ,大巴车就已经到了。这两个同事给林丽发了公司的大巴车已经到了。林丽很意外,第一次遇到这么早就到的公司大巴。以往公司培训配的大巴车都没有这么早到。
这两个同事已经早早上车了。林丽说估计自己还能赶上她们的这个一号车。共有四个车,都是坐满即开。
等到他们上车后,林丽还是有些困。她就坐在座位眯眼休息。半小时左右到了目的地,他们去得早,还可以挑选位置。林丽发现是在大礼堂培训,这里能坐下五百人。等到半小时后这里就很快坐满了。
扫码的系统今天不知道怎么定位不了。大家试了两次还是扫不了码,他们的培训以扫码和纸质签到结合。而且扫码还要一天扫四次,上午和下午开始结束分别都要扫码。
等了十来分钟,终于系统可以重新扫码,这时候试了下,林丽发现才能扫上。他们今天的培训请来的那家培训机构,其实在四年前公司就有过这个培训机构的养老规划师认证的课程。
现在的课程和之前的是一个系列的,只是把税优个人养老金保险加进去了,延伸了之前课程的内容。
林丽开始还觉得不以为然,不过等听了主讲人的开篇,她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开始认真听课。这个主讲人会把现在的一些热点问题、视频、热卖的书籍等结合起来讲课。
她饶有兴趣地听课。这个老师的课说了现在中国的养老形势比较严峻,老龄化、长寿化、少子化的趋势下,养老话题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延迟退休也让很多年轻人关注自己的养老规划。
这个老师提供了销售的逻辑给大家。他建议不要把税优险过多谈节税,而要结合客户的需求,而且要筛选中产客户比较合适。因为税点太低或者不需要交个人所得税的客户,本来收入就不高,他们不会接受这样的产品,认为买了不划算。
而一些还有几年就可以退休的人也会觉得这个买了不划算,到时候还要交3%递延税。这个老师是通过先分析现在的养老趋势和养老体系,来激发客户的紧迫感。让客户尽早给自己存养老钱。
他在课堂上给大家展示了日本现在中产的养老困局,其中一个视频是60多岁的儿子照顾90多岁的老年痴呆的母亲。虽然他们年轻时候过得很好,有一幢别墅,存了2000万日元。但是他母亲长寿,活了90多岁了,她自己当年做生意存下来的养老金已经花完了,现在在花儿子的养老钱。
儿子不敢出去工作,每天在家照顾她,担心已经不认得路的她出去乱跑。他们每周还会请护工过来帮忙母亲洗澡。
这个真实的纪录片放出来后,很多同事都潸然泪下。人老了后除了孤独,就是会把生活能力从“能”变为“不能”。很多人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身边那些能活得比较长寿,还能保持清晰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人不并不多。很多都是有慢病或者老年痴呆到老的。
随后这个老师还说了他自己的家庭的案例。他的母亲在90年代是北方纺织厂的女工,因为单位下岗,母亲当时失业了。而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脑梗去世了。
他的母亲一个人要带着两个儿子,还有她老年痴呆的妈妈。一家人相依为命。在那个时代,他的妈妈度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时期。一个人扛下了这个家庭的重担。
在90年代末,她母亲遇到了一个贵人,就是她后来在保险行业的师父。当年她花了没每年1000元的保费给她儿子配了一份少儿教育金。在当年这个保费也是比较高的金额。现在她已经是资深总监了。
这个讲师说到这,林丽和同事相视而笑,难怪这个讲师可以进入各个保险公司讲课。他的那个培训公司就是通过他母亲的关系,在保险行业很吃香。
不过这个讲师还是有两下子的。虽然他是88年的,但是讲课还是很老道。他是金融学的硕士,确实也是科班出身。
他在现场讲课座无虚席,后面两排还在加凳子。他的课程其实还是可以了解到很多新的信息,大家还是饶有兴趣的。
大家都在如饥似渴地学习。林丽虽然中途有些饿和困,还是坚持着撑开眼皮在那里做笔记。她从公司发的零食袋里拿出了小饼干吃了一包。又继续打起精神听课。
这个老师的课有很多平时早会上听不到的信息。他还拿了美国、日本等国的养老体制来对比。对比了社保和商保,而且还教大家算退休后的社保养老金怎么算。
林丽感觉这个内容很多人会感兴趣。可以和客户聊,有很多话题。她也希望自己下次可以在客户面前不只是谈税优保险而已,可以谈更多的内容,给客户家庭选择合适的方案。
到了中午,大家领了餐票后去餐厅吃饭。本来林丽已经很饿了,她跟着人流去排队。同事帮她找了另一个部门的同事,说下午散场后,可以坐那个同事的车回家。那个同事家也在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