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强,李三德,苏轼,三人的面试,基本上也就是走个过场,能通过前面几关测试的少年们,都比同龄人强上不少。
现在大宋的主流认知已经有唯有读书高的样子了,似乎有心走科举,文官之路的人,都不想走武官这条路。
而只有没有其他选择的人,才会走武官这条路。
贼配军,这么有侮辱性的词,就是这么称呼大宋军兵的,可见当兵的地位多低下。
跟曹小强来的那个世界,不可同日而语,就是跟汉唐之时比,也差的远。
三千余少年人,大多在十岁左右,就是第一届灵州讲武堂的学生。
曹小强成为灵州讲武堂的首任校长,似乎应该称之为山长,但是曹小强还是让这些学生称呼自己为校长。
曹小强自己不会承认,这是一种带有恶趣味的执念。
苏轼为文化课的主管,李三德为武课的主管。
抽调了军中有特长的佼佼者,为教官。
文化课,苏轼带着他的弟子负责,曹小强每周,也进行一次授课。
杨怀仁,慕容博,都成为了教官。两人中,杨怀仁是主动要求的,慕容博先想推辞的,他心思似乎不在此,还在惦记着他家的那点事业呢。
曹小强跟慕容晓芙亲热后,跟慕容晓芙吐槽他哥,“蠢得一塌糊涂,以后可能整个西北禁军,基础军官都会出自灵州讲武堂。在这里做个教官,以后西北禁军,谁敢不给他几分薄面?”
“这么露脸,这么积累人脉的事情,你哥居然拒绝?你哥以前怎么混江湖的?居然没被人坑死,也是够幸运的。”
慕容晓芙不依,在曹小强怀里好一阵撒娇,才让曹小强答应了再给她哥一次机会。
第二天,慕容博就屁颠屁颠跑过来,求着曹小强让他出任教官。
为了灵州路讲武堂的事,曹小强和李三德,苏轼,三人联合上书了宋神宗赵顼,恳请了许可,并求朝廷赐下基础功法。
曹小强好歹也身处高位了,一些分寸,还是要有的,尤其是掌握兵权的,在古代这种非常敏感的权力。
结党营私这种容易被御史弹劾的事情,放文官身上可能挨顿骂,一顿不轻不重的敲打就没事了。
放在手握兵权的武官身上,那可能就要身首异处,抄家灭门了。
曹小强这样在灵州路办讲武堂,如果不取得宋神宗赵顼和朝廷的首肯,那么结党营私这一条罪证,就跑不掉了。
这跟收徒弟,不是一回事了,虽然两者很相似,但是一公一私,公器私用那就不一样了。
虽然大宋到目前为止,不杀大臣,但是曹小强可是记得狄青的遭遇,记得后来的岳武穆的莫须有,所以一切非必要,还是小心谨慎点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好在宋神宗赵顼很给曹小强面子,也许是灵州路这次在顺州城和永乐城下,大涨了宋神宗赵顼的脸面,他愉快的批准了。
宋神宗赵顼也赐下了功法,还专门派了一批宫中供奉,过来做灵州讲武堂的武艺教官。
“好在没有派教兵法的人过来,或者教军阵的人过来。”曹小强背后跟自己的女人们,在被窝里偷偷吐槽道。
看来宋神宗赵顼和政事堂的大佬们,经过两年战争,也认清了一些东西。
永乐城下大破西夏人军阵的重装战车,悄悄的在宋军内部开始吃香起来。
曹小强前脚从永乐城回到灵州路,后脚没多久,宋神宗赵顼的人就到了,带走了几辆重装战车,连人带车打包带走了,一同带走的还有曹小强写的战车使用战术方法。
曹小强没有藏私,训练战车的过程,李三德都参与了,但是当时,他没有太在意,更多精力,放在了骑兵和长弓兵,弩兵的训练上面。
他下意识也是认为战车是过时的东西,战车冲锋也是过时的战术。私下里,委婉的劝过曹小强好多次,奈何曹小强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李三德怎么劝都不听,坚持要组建这样的轻重装战车部队。
也就是之前曹小强战绩比较逆天,又有山门弟子的光环,镇住了所有怀疑的目光。
之后在偷渡黄河后,出击打草谷的时候,出动的是轻型战车为主的钳型攻势。
一出击,一个准,直接将西夏人的村寨包围,一个西夏人都跑不掉。
那些村寨里的西夏人,骑马想突围或者想杀散宋军。
那些轻甲甚至无甲的西夏轻骑在灵州路的轻装战车为主组成的战阵面前,撞的头破血流,基本死光光。
在车弩,长弓手,强弩,最后的投矛打击,多重火力网打击下,没有西夏人能够冲到跟前。
甚至基本在车弩,长弓手的覆盖射击下,基本就崩溃了,强弩就是剩最后的捡漏,围杀最后的漏网之鱼。
也就在西夏境内如入无人之境的,疯狂扫荡的时候,李三德经历一次心理历练。从对战车的作用持有怀疑太多,心底里也就是就认为战车也就是携带车弩这样强力武器的载具。
曹小强重视战车,是因为战车可以拖着车弩到处跑,毕竟那车弩那么厉害,重视也算是正常。
结果,李三德亲自跟着去扫荡了几处大的西夏人的村寨后,发现,战车,居然是多面手,攻防一体,甚至比骑兵还要好使。
正面硬刚,比以前宋军的单纯的步军军阵强太多了,能打能追,能攻能守。
曹小强说的那种,需要苦战几日,甚至十几日的情况,有战车阵支持,就轻松许多。
正是亲眼见识过战车的厉害后,李三德开始了转变,不断将战场上战车的作战情况,详细记录,上书给宋神宗赵顼。
等到长途奔袭永乐城,在永乐城外,重装战车一字排开,如杀鸡屠狗一样平推西夏人军阵的时候,李三德这才真正意识到,曹小强为啥对重装战车那么重视。
为什么,即使自己以前一再委婉的劝曹小强,但是曹小强以前好似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倔汉一样,坚持大量装备战车,甚至弄出了重装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