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谁也不看好的卫英睿不过半月的功夫就传来了胜利的喜讯,竟然策反了宁王帐下大半的人。
就连一直跟随宁王的卫英杰都被卫英睿给劝降了。
而一直认为已到时机的宁王却一点都不知道,只等一个契机出兵了。
十二月底下了京城的第一场雪,可整个京城却死气沉沉,一点没有快过年的气氛。
只因为萧凌病了,缠绵病榻不能早朝,给整个京城蒙上了一层纱。
百姓之间都在传,皇上要不行了。
听闻皇上的养心殿整日整日的传来哭声,都是皇后娘娘还有皇上的几个稚儿的哭声。
据说还有些小太监宫女看见皇上了,脸白的像鬼,喝的汤药黑的吓人,光味就闻着苦,肯定是下了极重的药量。
太医院的大人们也轮班值守。
不管是从哪个方面看,皇上都是要不行的样子。
而一直待在阐西的宁王也坐不住了。
真是天助我也。
苦于一直没有机会发兵,如今皇上病重,不正是好时候。
宁王看着窗外的飞雪,瑞雪兆丰年,明年说不定大夏就要改国号。
宁王打着探望皇帝的理由,连夜直奔京城。
萧凌打开安国司传来的信,不由嘲讽一笑,某些人终于等不及了,露出了马脚。
进京探望?
去往封地的王爷无召不得归京,宁王想要谈事的折子还放在台子上根本没批呢,他就主动出发了。
打的什么主意人人都知道,简直就是要把谋逆写在脸上了。
要是他真的病入膏肓,都不敢想象京中该是一片怎么样的场景。
养心殿内虽然药香环伺,但帝王面色红润,与外面穿的那些形销骨立,面如白纸,简直大相径庭,完全看不出来是个重病之人。
萧凌拥着林双双,心里说不出的感激。
要不是双双给的那颗药丸,他如今的身体虽不像外面传的那么差,但绝不是长寿之象。
现在他身体健壮,太医院那些太医给他诊脉的的时候都说他的身体仿佛一夜之间就回春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健康的脉象。
萧凌也感觉自己强的可怕,感觉可以连批上三天三夜的奏折。
要不是双双拦着,他此刻一定在处理公务。
“皇上不许想了,臣妾好不容易给你调养好的身体,你一定要好好珍惜。”
林双双夺过萧凌手里的密报收起来,娇声娇气的扶着萧凌去榻上休息。
要是别人这样做萧凌肯定是要发脾气了,但谁叫面前是自己的小心肝呢。
萧凌没办法,宠溺的笑着,任由林双双摆布。
“朕什么都听爱妃的。”
林双双嗔怪一眼,“我还不是为了你的身体,说的好像你是昏君一般。”
萧凌轻轻一扯,林双双身子轻柔,像是不受力一般跌倒在萧凌的怀里。
萧凌的声音靠近,就在林双双的耳边,“朕可不就昏君嘛,整日都想和皇后在一块。”
气氛升温,林双双的脸颊微红,“皇上~”
眼见就要亲上,大门突然被打开了,安乐带着自己最喜欢的糖人进来了。
“父皇,安乐带了自己最喜欢吃的糖人来!吃好吃的病就会好了!”
看清来人,原本黏在一起的萧凌、林双双瞬间分开,尴尬的无地自容。
萧凌赶紧换上了自己泰山崩于前而不变的脸色,伸手抱过跑过来的安乐。
安乐把糖人递到萧凌面前。
“每次安乐生病的时候嬷嬷都说安乐乖乖喝药就奖励安乐吃糖人,父皇也要乖乖喝药,安乐把最喜欢的糖人给父皇,父皇赶紧好起来。”
外面的人都在传父皇病重了,用不了多久就要死了。
虽然安乐还不知道死是什么意思,但听见别人这么说,她总有一种害怕的感觉。
她不想父皇死,父皇要快快好。
安乐看着眼前的父皇,明明跟之前没什么两样,甚至看着更年轻了些,怎么就生病了呢?
安乐不解,但还是把糖人放在了萧凌的手里。
“父皇,吃!”
萧凌慈爱的摸了摸安乐的头,为了演的真一点,除了双双知道外,没告诉任何人。
倒是让女儿受惊了。
萧凌咬了一小口安乐递过来的糖人,温声道:“父皇吃了安乐的糖人一定会快点好起来的。”
父皇一向一言九鼎,既然说会好起来,就一定会好起来的。
这下安乐可放心了,终于有闲心去观察别的了。
转头看向林双双。
“母后,你的脸怎么红红的?是也生病了吗?”
林双双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颊,神情有些不自然,连忙矢口否认,“没有,没有,是你父皇这屋子的地龙烧的太旺了,母后有些热而已,过一会就好了。”
安乐摸了摸自己的小脸,她也没感觉父皇的屋子有多暖和啊,罢了,母后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母后是不会骗她的。
见女儿相信了,林双双舒了一口气,朝着萧凌的方向剜了一眼。
这人是怎么做到面不改色的。
……
宁王一直注意着宫里的动向,见一连半月,皇上都没有上过早朝,汤药像饭一样的一日三顿的往养心殿送,皇后也是贴身照顾,他坚信皇上这次一定是病重了。
当即联系了梁国,要求他们支援。
梁国皇帝也从探子那里拿到情报,情报上说大夏的皇帝不行了。
梁国皇帝还有些纳闷,他们国家有那么一位神通广大的皇后娘娘,大夏皇帝还那么年轻,怎么会说不行就突然不行的。
明明上次去的时候还好的不得了。
对于大夏皇帝病重这件事,梁国皇帝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但想着大夏皇帝答应的他的事情,梁国皇帝还是按照之前的盟约来办。
毕竟再多的江山如果没有后人继承,他打下来给谁呢?
宁王信心满满出征,以为一切胜券在握。
按照他的想法,他带少两人去皇宫看望皇上,剩下的人守在外面等他信号。
只要信号一放,他们里应外合,明天大夏就要变天了。
可从他踏入养心殿的第一刻就感觉不对劲。
虽然养心殿药味极重,但伺候的每个奴才却没有惶恐的表情。
在看见萧凌的脸的那一瞬间,宁王终于明白不对劲在哪了。
因为萧凌他根本没病。
谁病了还面色红润,身强体壮,说话声音如洪钟一般啊。
“皇上啊,为兄来——”
这让宁王的哭嚎声卡在了一半。
皇上看起来没事,这怎么回事。
“皇兄?!”
萧凌像儿时看见宁王一般,喊了声皇兄。
“皇兄为何这般?我只是生了场小感冒,都是外面人太小题大做了。
皇兄不会还真信了他们的话,皇兄不必担心朕,朕现在好的很。”
为了证明自己好的很,萧凌还特意下来走了两步。
这下宁王的心彻底沉入了谷底,不是说皇上病入膏肓,马上就要不行了吗?
这样子哪里像是不行的样子,明明好的很,比去岁来贺岁的时候还要好的样子。
宁王尴尬的笑了笑,“关心则乱,关心则乱,听见外面那些传言,我还真以为——”
后面的话宁王没说完,暗自庆幸,还好他没有直接带兵打过来,不然完蛋了。
现在还有办法解释。
宁王刚打算就当做是寻常来探望,问候两句,只听头顶上威严的声音响起。
和刚刚温和的萧凌仿佛判若两人。
“以为什么?”
“以为朕就要死了?”
“皇兄就这么盼着朕死啊?”
一下被戳中了小心思的宁王惶恐的跪下,“没有没有,这都是外面的谗言,皇上切勿相信啊,我就是来看看皇上的病,关心一下,真没别的意思。”
宁王话音刚落,外面突然响起一阵响声。
是放烟花的声音。
宁王回头,心瞬间沉入了谷底。
这不是他的信号嘛,怎么会这个时候放出来,他明明还没发号施令呢。
这下完了,城外驻扎的军队一旦暴露,那他的野心不是公之于众啊。
上首的萧凌突然轻笑出声,瞬间吸引了宁王的全部注意力,小心翼翼的观察萧凌的神色。
萧凌阴沉的抬头,“没别的意思?想必此刻城外驻扎的五万人马就要进京了吧。”
“这就是皇兄说的没别的意思,看来宁王您精贵的很,出一趟门需要五万精兵护送啊。”
萧凌直接点破了宁王的阴谋,宁王不可置信的看向萧凌。
“你怎么会知道?”
“我怎么会知道,那你该问问你的好部下。不知道那个卫英杰抓住你儿子没有。”
“卫英杰?”
宁王听见这名字简直要喊破了声,他可是他身边最信任的人,是他为儿子培养的股肱之臣,也是他儿子从小一起玩到大的玩伴,竟然也被萧凌策反了?
“这不可能,你少诈我,卫英杰绝对不会背叛我的,他父母都在我手上。”
萧凌就是想用他儿子胁迫他投降,做梦。
他儿子根本不可能被卫英杰抓起来。
“诈你?你觉得现在这种情况我还用诈你吗?”
萧凌一个挥手,从四面八方出来的护卫将宁王团团围住。
“你单枪匹马来皇宫,看来就是算准了我病入膏肓,你来就是为了直接取代我的。”
“只可惜你识人不清,你手底下的那些人都已经归顺于我了,就连给你传消息的御膳房的公公,都已经不是你的人了。”
想从宫里获得消息,就必须要宫里的人。
这个计谋实施前,为了安全起见,林双双将技能收回,在能接触到萧凌的每个人身上都用了一遍,没想到有意外之喜,将宁王安插在皇宫中的几个内线都找了出来。
这下不光宁王的“手脚”被他们砍断,就连他的“耳目”都被遮盖了起来。
这下简直是事半功倍。
宁王被俘,城外驻扎的军队看见烟火进京了,只不过他们不是攻入京城,而是兵马司的人直接开放城门,放他们进来,因为他们早就说好,是来归降的。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一场皇室谋反就在百姓们压根不知道的时候巧妙化解了。
第二日天气放晴,宫里就传来了好消息,皇上病好了,一连半月笼罩在京城的阴霾瞬间就散了。
百姓们也欢呼雀跃了起来。
随之而来的是皇后娘娘生了的喜讯。
守在产房外的萧凌听见两声洪亮的哭声,心终于落地了,赶紧冲进去看望林双双。
林双双对于生孩子已经习以为常了,她慈爱的看着自己刚生下来的两个孩子。
因为服用了药丸的缘故,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都好看极了,只可惜是两个男孩。
萧凌进来的时候,看都没看孩子一眼,直冲冲的就来了林双双的面前,关怀林双双。
而林双双只是微笑着摇头,让皇上看看他们的孩子。
这两个孩子同前面十个孩子一样,各个生下来就比别人家的孩子好看,萧凌当即就赐下了名字,赶紧扶着林双双躺下,让她其余的什么都别操心,好好休息。
皇子出生,天下同庆。
外面都在传皇后娘娘就是大夏的福星,因为她的庇佑,皇上的病刚好,又诞下皇嗣。
林双双听着都要不好意思了。
偏这消息是萧凌专门来跟她讲的,一边传着外面的话还一边给予肯定。
“双双,你可千万不要着急否认,朕的江山稳固风调雨顺,都是你的功劳,你是大夏最大的功臣。”
林双双微笑着,柔声说道:“皇上,不管怎么样,大夏的繁荣昌盛是你励精图治的结果,是因为你是明君,才能造就这繁荣昌盛的大夏。”
听着双双的话,萧凌心里十分开怀,总觉得自己是得了老天的眷顾,才能遇到这样好的双双。
他抱着双双,满心满眼的都是这辈子都不要和双双分开。
……
新生儿出生不宜见血,萧凌没有立刻处死宁王父子俩。
而是等着俩皇子都好几个月的时候才行刑。
这时候百姓们才知道自己安心睡着的某个晚上京城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不免暗自庆幸。
还好当今圣上是明君,不然宁王谋反,京城又得死多少人,他们估计都要无家可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