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宋青青和韩孝文已经在处对象了!
白夏夏想起平时除了吃饭,两人交流似乎也不多,但她最近发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每次宋青青说话,韩孝文都会主动接话,眼神里满是温柔;而韩孝文有什么好吃的,也会悄悄拿去给宋青青。这些细节白夏夏都看在眼里,只是没有点破。
直到前两天的早上,白夏夏被尿憋醒,迷迷糊糊地起身去后院上厕所。她揉了揉眼睛,隐约听到有人在说话,好奇心驱使她伸头一看,发现是韩孝文和宋青青牵着手在那说话。两人之间似乎冒着粉红色的泡泡,这让白夏夏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年代的人谈恋爱,感觉好害羞,又好含蓄啊!
两个人牵着手,互相对视一眼,又脸红红的一个看天,一个看地,就是不看对方。白夏夏看着看着,急得不行,情不自禁地喊出:“快抱她呀!亲一口呀!”
喊完她才反应过来,完了!被抓包了……
被偷看的两人立马分开了手,也都惊慌地看向声音来源的地方。
韩孝文假装咳嗽了两声,掩饰尴尬:“咳,咳,白知青,早啊!”
白夏夏尴尬地笑了笑,回道:“早啊,早啊!你们继续,我路过……”
说完她就闪了,连厕所都没上就跑回宿舍了。
过了大概五分钟,宋青青也进来了,看了一眼白夏夏那边,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回到自己的床上。
白夏夏躺在床上,心里直冒冷汗,尴尬得不行,内心土拨鼠叫个不停。
自从被白夏夏看到以后,宋青青和韩孝文好像也彻底放开了,开始光明正大地处对象。
王招娣平时跟宋青青走得最近,她居然没发现,忍不住问:“青青,你啥时候跟韩孝文处对象的?我们居然都不知道!”
宋青青脸红红的,低声说:“也没多久,就最近才说开的。”
“你们不准备回城了吗?她们说结了婚就回不了城了。”蒋玉珍好奇地问道,眼神里满是担忧。
宋青青叹了口气,说:“我知道,可是,我们已经下乡两年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城,也可能就回不去了。当初来下乡的那么多人,到现在也就回城了一个人而已。其他人,要么熬不住嫁人了,要么就娶了本地的姑娘,在这里扎根了。”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跟韩孝文这两年相互扶持着,鼓励着。但是现在,我们都看不到回城的希望了,所以当韩孝文问我要不要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就答应了。我想,反正我们俩都是从京市来的,能回城我们就一起回去,回不了我们就一起在这里相守着,也挺好的。”
说到最后,宋青青脸上露出一丝甜蜜的笑容。“而且,韩孝文一直都对我挺好的,跟他处对象,嫁给他,让我觉得我以后都不会害怕了,也不会特地去等待了。”
宋青青的这番话,像一颗炸弹一样炸翻了整个宿舍。除了白夏夏因为知道内情,其他人都以为过个一两年可能就能回城了,没想到现实是这么的残酷,原来回城……是看不到希望的。
这一晚,除了白夏夏,大家都没有睡好。
从这一天之后开始,知青宿舍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龚秀兰,她开始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哪怕出去上工,也很注意自己的形象。
白夏夏看着她,心里暗暗想:看来大家都开始为未来做打算了。
*
大队全员忙碌了半个多月,才把玉米全部收回来了。玉米晒干以后还得剥玉米粒,不过大队长说等把粮食全部收回来以后再统一安排。
因为上个月大家抢收玉米太忙了,大队就没给放假,现在玉米都收回来了,大队长就同意给一天假,让大家好好休息休息。
白夏夏想着自己上个月的货又存了不少,这次大队长好不容易给一天假,趁着休息得赶紧出手。
所以这次白夏夏不仅去了安市,也去了建安县,分批次把手头的东西处理了不少,赚了380块钱和一堆票。现在樟木箱里只剩下一匹布,5斤棉花,5斤白糖,32包卫生巾,10斤梨。
这个梨子是今天刚获得的,白夏夏尝了一个,特别甜!她不打算卖了,准备全部留下来给自己当零食吃。
她又盘点了一下剩下的钱和票。从家里带过来310块钱,买樟木箱、暖水瓶、蚊帐等花了八十多,偶尔出去打打牙祭,又是一笔开支,也就剩下二百多块钱了。
八月底去安市卖东西,赚了70元,这个月又赚了380元。这个月主要是因为卖了三匹布,赚了快两百,这是大头。
一个成年女人做一套衣服大概需要6尺布,男人则大约需要9尺布,一匹布也就大约能做四五套成人衣服而已。因为这个年代买布是需要布票的,所以像白夏夏这种不要布票的布那可是紧俏货!
接着就是稿费了。虽然九月份比较忙,但白夏夏的活轻松,所以她上个月一共投了7篇文章试水,有5篇过稿了,总共发了32元,赶上一个正式工的工资了!
白妈妈上个月寄信也给自己寄了10元,不过都被自己打牙祭、买日用品等花完了。
现在所有钱加起来,白夏夏已经有698元巨款了!在工人工资人均只有三四十的年代,这钱真不算少了!她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存钱小能手!
白夏夏把钱和票全部装进登山包里。看看天还早,又拿出4个梨子,用报纸包着,去了牛棚,准备送给胡老头的。
现在胡老头可以算是白夏夏的半个师傅了。
事情是这样的。
之前白夏夏不是在废品站淘到了两本《数理化自学丛书》里的两册嘛,作为从小理科渣的她,看着那两本代数和物理书就一个头两个大,脑袋疼。可又不能不看,毕竟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高考必考书,白夏夏只能死磕。
有一天,白夏夏正在跟一道物理题较劲,嘴里嘟囔着:“这道题到底怎么解啊?”
“这道题错了!它问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个,你肯定得一个一个排除啊,第一个……所以这题的答案是第二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胡老头突然站在白夏夏的背后,声音里透着一丝温和。
“哇!胡老师,你真厉害!”白夏夏眼睛一亮,满是星星地看着胡老头。大佬果然是大佬,牛棚里果然卧虎藏龙啊!
胡老头摆摆手,谦虚道:“这有什么难的,初中生都会做!”
白夏夏心里莫名被扎了一刀——连初中生都不如的某人……
她尴尬地笑了笑,说:“胡老师,您能不能教教我啊?”
胡老头一开始是不愿意教的,觉得题目太简单了,没有技术含量。之后耐不住白夏夏磨,就好奇地问她:“现在又不高考了,你学这些有什么用?!”
白夏夏坚定地回答说:“现在用不到,但是以后肯定会用到的!”
她想表达的是,再过几年高考就恢复了,这些都是必考题啊,怎么会用不到呢?肯定能用到啊!
而听到胡老头的耳朵里,就自动变成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胡老头没想到在这个乡下,还能碰到这么一个积极向上、热爱数理化学习的人。他感动得不行,觉得后继有人了,觉得不能辜负白夏夏对知识的渴求,哪怕这个学生有点笨,胡老头依然用自己一百二十分的热情利用休息时间给白夏夏讲课。
两个人虽然思想不在一个频道上,但殊途同归,白夏夏就这么收获了一个老师!
白夏夏到牛棚的时候,胡老头刚放完牛回来。最近农忙,胡老头消瘦得愈发厉害了,颧骨都突出来了。白夏夏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时不时送些吃食过来贴补贴补。
“胡老师,我给你带了点梨子,你尝尝。”白夏夏把梨子递给胡老头,脸上带着一丝关切。
胡老头接过梨子,微微一笑:“谢谢你,夏夏。有心了。”
白夏夏看着胡老头疲惫的神情,心里有些难过,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牛棚。
出了牛棚,白夏夏抬头看了看天,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她心里暗暗想道: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