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内圈,每间隔五丈距离,摆放有竹藤软椅一张,圈中共置有软椅三十六张,在每张软椅两旁各侍站一名武当道童,左侧侍立道童全手扶一面红边缎带的黄色大旗,那旗高三丈,旗面用黑线绣织南宗三十六大道观与道长名号,旗随风展,猎猎作响,气派威严。
此时软椅人坐大半,月白径直带引明心道长与我,走到案桌左面第五把软椅前,等明心道长落座后,月白让我侍立道长右侧,他自己则侍立道长左边,扶举大旗迎风抖开,我抬头仰望,只见旗面双面刺绣:襄阳长春观明心道长九字,见此,我心中豪气暗生,人站立更是拔挺。
不多一会,随着道长们络绎前来,场内三十六张软椅全部坐满,什么苗疆青云观、江西龙虎观、茅山上清观、两广三元观之旌旗,一一招展,顿时会场气象森严。
这时,陶玄道长踏步由太和宫步出,整个广场围座道人立时全都安静下来,唯听旌旗招展哗哗作响。道长环视一圈黑压压全场,又转身返入太和宫,再过一会,只见一行人踏步而出左右两分,走在左侧,全是身着官服之人,而去往右侧,除有一位身着官服之外,其余五人全身黑衣、脸戴面罩,步伐划一,让人目见备感压力。
两列左右行完,一老宦官由两仆役相扶,从太和宫内缓步踱出,来到长条案前,左右两侧众人见之,同向他躬身施礼,口中齐唤:”朱公公,安好!”
朱公公面相白净和善,抱拳当胸,缓向左右回礼,随后肃然取过一旁仆役奉捧的圣旨,会场众人见状全俯身下跪,公公停运片刻,才尖细着声调对照圣旨慢慢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上召曰,圣上敬天尊道,恩准本次南北道庭武当论道,旨在联谊,如此中却有能者,道高一筹、法胜群芳,将尊为道盟新尊宣召入宫,授真武护国天师之职,行循天道,助朕仙修,炼长生金丹,参羽仙大法,尊道法长存。”
众人听旨屏息谨微,宣旨完毕,全场叩拜谢恩,朱公公示意众人起身,待全场立定,公公随即面色宽缓,和声续道:“圣上口谕,本次武当论道盛会由我、武当提督内官王佐大人与道录司主印余洪大人三人共同主持,道宗北盟之主始元真人出题三道,南宗应题参试,论道比试三局两胜,赢下两场者为胜,此次武当论道胜方即为道盟新尊,将辖管天下南北道庭;比试中如出现一胜一负一平之局面,则为和局,另如北方出现两平一胜之局面,因始元真人出题占先,两者唯以平局为论,其退归北方,不再南进半步;而若北方两败,始元真人将卸去北宗之主。”
朱公公说完全场一片肃穆,群道无人异见,全然士气大振,而师傅明心道长反是眉峰轻提数下,面色微变即复,随后,朱公公身旁那两名仆役撤去案桌上供牌、香火与祭品,又从太和宫内,搬抬出一张紫檀太师椅轻放案桌后,待朱公公居中落座,提督内官王佐、副手俞恒、武当道长陶玄这才左侧落座,而道录司主印余洪及两位黑衣面罩人则落座于右,见几人归座,朱公公随声引介,全场群道这才得知,随在余大人身后,紧挨其落座那名身材高大黑衣人便是始元真人,在始元右侧陪座者,为其副手高元。
七人坐定,众人知武当论道即要开始,全场围坐千人都端坐举目齐望主台,一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随后,太和宫内撞响三声沉厚悠鸣钟声,钟韵袅散,王佐大人起身上前洪声宣告:“巳时已到,南北道庭武当论道正式开试,第一场道藏答辩。武当复真观中,现收藏有前朝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的道藏经典,后经通妙真人邵以正校正增补,于明正统十年刊板事竣,共计五千三百零五卷,终定名为《正统道藏》,今晨,按始元真人请需,朱公公与陶玄道长主证,我与余洪大人陪同前往复真观,从中各随意抽选道典十卷,现再由我与余大人当众各蒙双眼,分别逐一打开各册书卷,于每册书卷中任选一页、指选一段,让道童在旁做好标记,按序按边交由朱公公处,待全部准备完毕,始元真人与陶玄道长需在朱公公近前猜执答题先后,猜先者先答对方搜选十题,可由一人作答,也能同宗道友助答,但每题只能作答一次,即主试人念出每册书卷中经挑选标记语句后,作答人需接对后一句,如与原文一样,判答题作对,反之为错,每方应试十题,最后以答对多者胜。”
当王佐大人宣布完第一场比试规则后,除了监考主试人与北宗五名黑衣人外,会场群道惊愕不敢言信,紧随议论喧杂,无人想到这第一场比试考题就如此怪异涩难,那《正统道藏》共计五千多卷,从中各类经典庞杂浩繁,广涉东汉以来道学涵盖之各个方面:不仅有老子、庄子为首诸子杂家,更涵盖周易、占卜、医学、风水、军事、建筑、天文、炼丹、斋醮与科仪等各个方向,其在明朝初集大成后,才得以全部编纂刊印完成。
此《正统道藏》全卷,仅分别珍藏京城白云观与武当复真观内,于卷册中任选一段文字,让人立时对接作答后句,其难度无人敢想,场中群道皆听闻色变。道人中有一胖者心思活泛,他提醒众人压稳阵角不要自乱,小声言议:“今日南宗到场道人近千,可谓人多识广,现场还齐聚南宗三十六大道观道长助阵,加之武当九子联卫,陶玄道长主阵,应有胜算,众人万勿惊扰自乱。”经那胖老道这么一说一传,现场众人这才心神归安,会场渐静下来。
这时,陶玄道长已猜执先手作答,朱公公起身而立,仆役捧过右侧书卷侍立一旁,朱公公取过右上第一册书卷,按着标记竹签打开,在一处记录指引下,尖声念道:“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念此四句随即收声,后平容目视陶玄道长,陶玄道长沉吟不语、蹙眉凝思,场内群道听闻,不时小声忆读复叙,一时之间,私议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