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有一事不明,”
姚千仞的急性子,让他每每在别人不说话时,忍不住就会插一句:
“那气球上的人说的话,为何那么清楚?”
“这个其实也不难。”
尔爵笑着解释:
“我等和远处人说话,为何会把手拢在嘴边?就是可以让声音更加集中。
根据这个道理,三奇老弟让我们做了类似这样的铁皮筒,派人藏在山石后面一齐喊就是。”
众人不由得看向路远,像在看一个怪物,虽然他没了第三只眼。
“路大哥,不!路恩师,请受徒儿一拜。”永王忽然郑重挺身,然后深深施了个执弟子礼。
“殿下说笑了,给殿下延请老师,那是先皇下旨才能确定的。
如今先皇殡天,也当由你太子哥哥来为你定下,微臣这点奇巧淫技,都是难登高堂的。”
路远也很喜欢永王,但是不能不客气一下啊。
“路大哥,本宫觉得慈炤此举倒是在理。
路大哥虽不讲孔孟之道、王朱理学,却都是在这乱世最为有用的学问。
如果炤儿愿意,本宫作为他的姐姐,为他延聘老师,不知路大哥可嫌本宫不能为他做主呢?”
长平也知道路远喜欢自己这个弟弟,所以顺势为朱慈炤出面。
长平虽为女子,却贵为护国长公主。
在众人眼里,长平的话就是懿旨,路远一则喜欢聪颖而有担当的永王,二来也希望能将现代世界的知识和思想,留在大明,自然恭敬不如从命了。
自此,朱慈炤即称路远为路师,每日跟着路远。
难得他不似同龄少年一般贪恋玩耍。
崇祯为他找的伴读,在破城之日,已然失散。
这些日子,幸有徐尔爵从家中搬来的众多书籍。
徐家藏书也有儒家典籍,但朱慈炤不喜四书五经,反而偏好天文地理农学军事。
而今拜路远为师,更是遂了心愿,因为路远对儒学一窍不通,但除此之外的所有事理,则没有他不知道的。
此时的路远,看似每天带着慈炤在各处转悠,其实心里颇为焦急。等着南京方面的回复,同时心急新兵的训练。
军伍方面,姚千仞三人得了几千青壮,各自组建了一个超编千户营,自“神灵附身”之事后,新兵对路远所说的三条规矩遵守得不错,让训练变得容易很多。但仅凭这样的训练别说应对满清八旗,就是大顺正卒,也难言取胜。
时不我待啊,路远在心中长叹。
不过,除了军队之外,其它方面的进展还是不错的。
一应民事后勤,张三通和张仲和打理得井井有条。
张三通负责统筹,而张仲和长于实务,两人配合相得益彰。
柳塘村一役,几名张仲和的好友都惨死于闯军马蹄下。
为了寻找帮手,张仲和请小山去周边村镇贴告示,以每月十两银子延聘识文断字之人。
没一日,他的屋舍,就差点被蜂拥而来的人挤塌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被他挑中的人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在公务之中。
徐氏兄弟把众军山视为禁脔,除了路远和徐尔爵,旁人谁也不许进去。
只听得各种惊天动地的声音。
而那一带的山林再也没有野兽出没了。
路远把自己的仿真手枪交给了徐家兄弟,二人如获至宝,每日拆了装,装了拆,乐此不疲。
在二人看来,这玩意儿论重量,比之军器局生产的火铳,不知轻便了多少。但准度和击发方式,却不知先进了多少。
不一日,徐二刚兴冲冲地拿出两柄仿制品来请路远验货,恰巧长平和永王都在,二人也非要跟着。
对着十步外的目标,长平竟然五发四中,把一个稻草人的胸部都打穿了,这让五发只打中一发、本来还有些得意的慈炤气得非要和长平换枪。
然后,他决定赖在军火局不走了。
路远没想到,看来柔弱的长平竟然有这么好的天赋。
握着手铳的长平冲着路远嫣然一笑,路远顿觉天地失色。
长平拿走了两柄枪,一柄徐家兄弟的仿制品,一支仿真手枪。
等到路远回过魂,长平已施施然一手一支枪,走在了夕阳下。
徐家兄弟心道,再也不能炫耀了,这回连式样都得靠记忆了。
当然,这是他们的成名绝技,完全没有难度。
五月马上就要过去了,路远虽然着急,但自身实力有限,很难采取大的行动,只得抓紧督促姚孟段三人练兵,顺带下山抢粮。
至于徐家兄弟,主要目标是炸药和火铳的试验。
至于形如手枪的仿制品,实在是无法批量制造,做出了几柄后就搁置了。
------
这一日,路远正在和永王殿下讨论大明的最大敌人,到底是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造反农民,还是满清这样的异族入侵。
张小山来报,山下来了一行人,其中有朱季远和李四鹰!
南京那边有终于有消息了,路远大喜,急忙让人去通禀长平,自己则和永王先迎下山。
那一行人此时已从易水湖上了岸,由于有朱季远和李四鹰带路,自然不会触动机关。
见了永王和路远,一行人中闪出一个人,正是跟着太子的贴身小太监,王德福。
既是熟人,便没有什么拘谨。王德福告诉永王和路远,太子殿下一行南下有惊无险,于五月五日到达应天府。
南京六部阁老已从不愿附顺而南下的旧臣处得知崇祯自缢,今见太子无恙,便安排祭奠崇祯后,于五月十五日奉朱慈烺为皇帝,年号弘光!
同时,由于以马士英为首诸臣此前已迎立福王朱由崧监国,便依旧以朱慈烺年幼而朱由崧持重为由,继续由福王监国,辅理朝政。
听到这里,路远心中一惊,还是没躲过弘光这个短命的年号?还是没躲过福王这个昏聩无度的监国?
然后,他便听到了更令他崩溃的消息,以马士英、史可法为主的朝廷大员一致认为,北伐不可取,当整顿江南军务,待满清和大顺两败俱伤或至少实力大减后再兴兵北伐。
而且他们认为,攘外必先安内,所以应“联虏平寇”,所以加封投清的吴三桂为蓟国公!